那位“幸运儿”兄弟又升官了!
算起来,这是他3年内第二次升官了。3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幸运儿”时,是在参加全省一项青年员工奖项评选的现场,大家都是机关普通科员。半年后,再见时,他已被提拔为下级单位的监事长(副科级高管)。前几天,去下级单位调研时,得知他已被调往省纪委驻总部纪检组担任科室负责人(副科长主持),估计一段时间后就会升任正科级。
而据听到的各方面信息梳理,这位“幸运儿”的两连跳分别是这样的:
第一次,他是B地区的审计中心科员,业务骨干,连年拿奖。我所在A地区的负责人临危受命去“救火”,兼任下级困难单位的一把手,省里总部给了尚方宝剑:允许他带2个自己人去困难单位担任班子成员。他和B地区的负责人私交很好,就让B地区负责人推荐一个审计方面的骨干作为监事长人选。借着这个机会,“幸运儿”就被推荐上位了。
第二次,他在担任监事长期间被省纪委抽调参与金融重大案件的查办。具体情况不知道,只知道去北京办案。可能因为期间表现出色,这次被省纪委驻总部纪检组直接上调,事先没有任何风声,连地区负责人都不知道。
从这个案例来看,“幸运儿”确实是靠着过硬的专业能力的职场表现实现了“二级跳”。
那么,职场上是否就是“越努力越幸运呢”?
答案是不一定。
业务素质过硬,工作完成出色只是职场晋升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在体制或类体制环境,除非一个人具有爱因斯坦之于原子弹那样的不可替代作用,否则能否晋升主要取决于上位者的取舍,能力和业绩不要太拉垮就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很土的大白话,却是真实职场生态的写照。
毕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此种现象从古至今都存在。如果诸葛亮没遇到刘备的三顾茅庐,结局多半也是以一介隐士的身份终老南阳。
既然职场越努力不一定越幸运,那么还需要努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职场之道,基础也是“忠”“恕”二字。
“忠”就是忠于本职,做好份内的事,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好的标准就是让人没法挑出毛病。
剩下的是否晋升之类,就积极努力,顺其自然,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而且职场是量力而行,留有余量,为工作而拼命从来不是智者所为。王凤仪曾总结过“圣人有十分力只表现出八分”。
职场上越努力不一定会越幸运,但越努力守本份一定会越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