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行琮尚未出生就是个悲剧,或者说他是个不该存在的存在。宣行琮的母亲是海岘月丹帝的女儿,海岘是景朝的附属小国,月丹帝执政期间出现了巨大的政治动乱,以至于他不得不选择将女儿作为贡品进献给靖安帝。
被靖安帝宠幸后,琮母怀上了宣行琮,琮母当时无名无分,为了能生下这个孩子让他能在宫中立足,她先是私下找薛媚订娃娃亲,试图通过结亲花家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薛媚拒绝了。失去旧识花家的依靠,靖安帝又年老将死,皇子们也争权夺位,在这种环境下,琮母别无选择,只能孤掷一注,选择四皇子宣行彻,被他强上,让他以为这是他的孩子。
虽然生下孩子后琮母就不幸去世,但是她赌对了,宣行彻上位成了承永帝。靖安帝显然看透琮母的心思,于是在自己将死时,选择把宣行琮宫里的人全部杀死,以掩盖这个孩子的身世。至此,除了宣行琮自己,再无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
失去所有亲近之人后,宣行琮曾跑到南塘寻求薛媚庇护,但是当时花家已经经历灭门之灾,只剩对此事不知情的花忱和主控。在无处可去无家可归之际,主控抱住了路边的宣行琮,给了他一丝温暖,并让他回家。从此宣行琮灰暗的生命里照进一丝光芒,也正是这丝光芒,让宣行琮选择做君子而非彻头彻尾的皇室工具人。
之后的无数个日子,宣行琮都在为了这束光而活着,为了母亲之间失败的定亲,为了不会真正成为他的小君的小君。宣行琮从始至终都很清楚这件事,但他身边再也没有其他能给他温暖的存在,于是他越来越珍视这束光,这份虚幻的约定,这段妄想的爱恋,直至它变得比他的生命还重要,支撑他从暗无天日的海岘地牢逃出生天,只为能继续保护他的小君。
不知情的承永帝把宣行琮当成自己的孩子,即使名义上宣行琮是行字辈是自己的弟弟。但宫人们从未把宣行琮当成真正的皇子对待,只是将他当成住在宫里的人,苛待他,不让人亲近他,抹除所有对他好的存在。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宣行琮变得极其早慧寡言,且对于爱与被爱没有正确的认知,他的一切行动都为了自保和生存,对于接近他给他善意的人都感到排斥,因为幼年给他善意的奶娘、徐阿姆都因此而死,所以他认为谁对他好他就会害死谁。
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宣行琮,形成了独特的思维逻辑闭环:小君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光芒,是他渴望的自由的无邪的世间一切的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他愿意付出一切去守护;但小君如果接近他,他作为淤泥风雨的一部分,迟早会害得他的小君像奶娘、徐阿姆一样被无情杀死,他绝不允许这种局面出现,所以必须藏匿自己的爱意,推开小君,让小君远离漩涡,远离风雨,远离他。
这对于宣行琮来说是折磨而窒息的,多年累积的爱意根本无法控制,一碰到小君就化作藤蔓疯狂蔓延,可又要克制隐藏自己的爱意,让藤蔓勒紧自己直至无法呼吸。对于主控来说也是折磨困惑的,陌道初识却又倾盖如故,交情甚浅却又言深吐诚,保护自己却又矢口否认,忽冷忽热若即若离,令人捉摸不透。
宣行琮对于他棋盘上的棋子,态度是冷漠无情随时可牺牲的,不会顾及对方跟小君有什么关系;对于无辜百姓,态度是淡漠负责的,会用物质方式弥补百姓的损失;对于敌对的人,是隐忍疯批的,会不择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对于小君,是极尽温柔宠溺的,愿意了解小君的一切、陪伴左右、给予无条件支持,除非涉及危险。
宣行琮与宣行之的合作不会长久,海岘兵权、逸都私库、兵部实权,一步步随他的布局而实现,接下去他会继续他的棋盘博弈,换到更多的筹码,宣行之过不了多久会意识到宣行琮的威胁性对他下手,而宣行琮迟早会发现宣行之对小君的杀心,届时,宣行琮会和宣行之敌对,但敌对的前提是宣行琮已经布完局随时可以收网。
以宣行琮的悲剧属性,他很有可能将自己博来的势力全数交予小君,海岘方面则会想办法让黎焕成为小君的助力,自己则极有可能死在权力漩涡中,被宣行之的暗斋杀死。
待到主控从萧策、黎焕、哥哥、信封等处拼凑出真相时,宣行琮早已化为枯骨,只留他那份沉重而隐晦的爱,成为主控的遗憾与伤怀,渐渐被时间抚平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