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人@系统——排毒——机理
美廊 2019-05-16

人@系统——排毒——机理

这一篇,探究人@系统——排毒——机理,找到净化的基本逻辑。

首先,毒是什么?

现在看来,有两种毒,一种是人@系统排异的外来毒,可以免疫系统排解。

另一种是人@系统自体沉积的内在毒,是免疫系统无法排解的,需要排毒。

 

其次,为什么免疫系统,有无法排解的毒,而且是自体沉积的?

通常的观念,人体是可以排毒的,尤其是肝和肾,是重要的脏器。

在脉管系统中,淋巴可以处理细胞间组织液的大分子,即超出静脉回收能力的部分。

但如果淋巴也无法处理的,尤其是死亡的细胞,或者更大分子,要怎么处理?

衰老理论中的生物分子交联反应,是否指向这一个部分?

起码可以确认,脉管系统,有无法处理的部分,就是自体沉积的毒。

 

再次,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否可以排自体沉积的毒?

应当是可以的,因为皮肤需要清洁,而且是不时地清洁。

但仍然不足以排所有的毒,因为人总是要不断地衰老,尤其运动机能。

人@系统,如果分离灵魂,只有肉体的话,基本就是一个生物机器。

这一个生物机器,和通常的机械是一样的,会磨损,会生锈,会坏掉。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即时保养?

 

最后,有一个边界,就是保持人@系统,处于一种良好的运作状态。

结论很简单,就是即时排毒,一是保持免疫排毒,二是自体沉积排毒。

基于一个边界,这两种排毒,都需要一个动力,那就是气机。

免疫排毒,基于脉管系统,同样需要血气,当然也包含脑髓系统的协调平衡。

而自体沉积的排毒,基于皮肤,更需要气,同样也包含脑髓系统的意念导引。

 

总结一下,排毒有一个界,需要气机,还需要脑髓系统,乃至意念导引。

分解一下,就是基于泡泡论,人@系统——排毒——机理。

第一,排毒有界,毒也有界,有内外之分,都需要由内而外排解。

第二,需要气机,既是人@系统的原动力,同样也是排毒的动力。

第三,脑髓系统的主导,包含自然节律,和自由意念引导的部分。

第四,排毒不仅于人体之身,还在于心、灵、意,乃至整个人@系统的协调运作。

 

以上,主要是人体即身层面的排毒机理,因为非专业,仅供参照。

以下,将探究相关身的心、灵、意层面的排毒机理,还需要确认。

 

心身一体,在医学上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就是生理和心理关联。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情绪,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理指标。

比如生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人@系统——气机。

但到了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局部影响,会导致人@系统失调。

尤其,当情绪性的心结,可能并不是一种比喻,而是一种器质性改变。

这一点,对于排毒来说,是可以即时处理的,或者治未病。

不过,心是无法自调理的,需要更深入的意,乃至灵气。

所以,在人体层面的排毒,可能心、灵、意的作用,都相关于气。

这也是人@系统——气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身心灵意一体的关键。

 

此外,还有一点,未经确认的原理,就是一念之气。

这在人@系统——正气一篇中,已经有所说明,就是一心正念,一身正气。

念,是来自于意的一个泡泡,意念相续的意识流,意味着不停泡泡。

这可能是一种元炁的本来,是可以基于I门的开启,以纯粹意识纯粹念。

I门,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打开皮肤毛孔,这一点也需要确认。

I门,对于意识来说,是进入一种纯粹的虚空状态,是一种意念的净化。

而对于物质来说,也是一种纯粹的出口,就是I门可以交换纯粹的物质和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纯粹的物质,对于人体来说,就是死亡的细胞,或者沉积的毒。

所以,毒是相对而言的,人体是一个活体,是意识和物质的中间体。

当然,这也意味着,纯粹的意识,对人体也会有伤害,因为出体。

正如佛的修性一样,如果不打坐,不注意修命,就会成为婆罗门式的苦修。

当然,苦修或者枯禅,对于修行来说,可以增益修性,但对修命无增益。

尤其,当意识及其灵魂的主体,长期出离人体,会导致加速衰老。

这有点象是一台车,长期停放,相比一直跑更容易报废。

反过来,超出人体的负荷,比如过度运动,也会产生更多的沉积。

所以,排毒并不只是一个排出体外的问题,而是一个更少地沉积的机理。

 

总之,人@系统——排毒——机理,还处于探索过程中。

所以,暂无具体练习,到人@系统的人体模型确立之后,会有系统的排毒方案。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