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佛学》——C
美廊 2020-06-04

C

过了一个五一,有点生疏了。不过,因为〈高效思维〉的练习,“一念三步”,可以快速切换状态。尤其,这一篇,一表C,是一个感官区域,正好和唯识的前五识有关,所以进入状态,应该不是难事。

先前,已经说过,一表AA是第六意识,J是第七末那识,I是第八阿赖耶识。而前五识,统筹于A之下,其实是一个虚指。因为真正的前五识,是C,是感官这一个根,缘外境而起的识。或者,A最准确地理解,是作意,就是注意,是一个链接。C,是一个物区域,是真实存在的根。当然,这不是一种识,而是一种根,并不是眼、耳、鼻、舌、身五识。所以,这里要界定一下,前五识还是统筹于A,这一个作意的链接,并经由AA第六意识,形成前五识的分支。本质上,第六意识也有一个根,就是第七末那识。也就是说,第六意识AA,有六个分支,前五识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和第七末那识的第六根,即意根。这还不够,因为识的主体,并非AA,而是I。

I,作为第八阿赖耶识,在佛法中,是恒而不审的。相对应的前五识,是不恒不审;第六意识是审而不恒,第七末那识是既恒且审。这里面,是恒和审的各自2分,形成的一个4分法。恒,大概是指第七、八识的变易生死身,而前五识和第六识是分段生死身。审,大概是思心所的意思,可以调用ABCD,作出理性的模式对照。还有一个说法,是心意识的结构,第八识是心,第七识是意,第六识是识。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主体是什么,是什么在意识?其实,这是一个主体的问题,因为佛的空性,回避了不可见的主体,心就成了主体。所以,基于现代心理学的人格3我,可以很好地区分,I就是人格超我,而J是自我,AA是一个窗口,链接着A是本我。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本我是无意识的,因为它和意识的主体,在窗口两侧。因为灵魂,这一个主体的不可见性,或者空性,I就成为一个相对可见的主体,即超我。基于此,第八阿赖耶识不是不审,而是不审对象,要审第六、七识审的功能。或者说,第八识审的对象,是第六、七识,乃至前五识。这就是一表中,所有区域,都是I化身的因缘。

C,作为一个一表区域,也是I的化身,也是有审的对象的。只是,因为C不是一个念区域,I会将其审的功能,交由G审理。因为G,和I一样,也是一个超我区域,是物象限的I。同理,对应的质象限,F是超我;而象象限,H是超我。或者,FGHI是一体的,才是一个完整的超我人格。以此类推,ENMJ是一体的自我人格,ABCD是一体的本我人格。其中的C,就找到了一个和A同样的基准,就是前五识的根。

可以说,C就是物化的A,是一种形式上的作意。反过来,A是念化的感官,是一种意识上的观察。理解了这一点,注意A和观察C,就可以很好地界定了。

这一篇,基于一表C,这一个感官区域,巡游灵魂环,要仔细观察一下。

一图,感觉在4、6、10形成的这一个三角区域中,是一个从无到有观察的视窗。那有点象是雪后的平原,或者丘陵地带,可以看见任何一个小动物的形迹。当然,也因为雪的缘故,会有一种飞入花丛无处寻的感觉。

一表,可以确认,C就是一图4、6、10三角区域的聚焦处。或者,C这一个字母的轮廓,就来自于一图4、6、10围成的三角。这可能是一个字母的灵魂源头,还需要深入研究。

入I门,想起了我之前C的一个意象,就是月亮门。这一个门,不属于院子,通向别院。或者,I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别院,因为它可以超越一个院子,到无穷大的视野中。那有点象是四合院的天井,只能看见有限的天,但可以通向无限的天。进入I门,感官C同样是起作用的,但会更广,更深细。感觉,整个I门里面,就是一个脑洞,而感官所见,其实是有限的。因为脑洞,可以直通虚无,所以清空大脑,某种意义上就是虚无视角。

上光孔,反过来看I门里面,就是一束光,照射在一个黑屋子里面。上光孔之后,就象是上了屋顶,而且是有太阳的,晴空万里。小时候,特别喜欢跑到屋顶上玩,尤其是不同的院子因为房子连在了一起,活动范围超出了一个院子。最有意思的,还喜欢在屋顶上搭一个小房子,又躲进了太阳晒不到的黑屋子里面。所以,这是一种潜意识,是人有意识的脑结构,就是这样设计的。灵魂,既需要光明下的玩耍,也需要黑暗中的静思。人就是一个黑暗和光明的结合体,是阴阳,也是灵肉,还是生死一体。

虫洞回环,已经意识到一个节点,就是虫洞和I门,是一个沙漏结构的交互中心点。一图和一表,在沙漏的一端;而另一端,就是I门里面的虚空,和光孔和虫洞之间的光的存在。现在,我还看不清楚,虫洞和I门的交互点,在人体的哪一个位置?但有一种感觉,心的位置,不在人体中线上,和此有关。这是一个《生命学》的课题,等以后再系统性地研究。这里,可以C作为一个观察的标记点,索引备查。

一图13,意识到所有器官的一个末端结构,是从虫洞垂下来的。这就象是一图,11是一个末端,会垂到一表;而一表,也有一个I的末端,可以垂到I门。同理,I门里面,也有一个上端,是光孔;而光孔之上,也有一个末端,就是虫洞。这里面,只有一个光孔,感觉是上端,其它都是末端。其中的缘由,就是C的那一个缺口,是留给光的。这有点象是黑体辐射的模式,一图4、6、10的缺口,也是如此。

总结一下,一表C,看见了灵魂环的一些结构细节,可以让《佛学》通向《生命学》。这其中,有佛和道的合一可能,就是性命双修,而“内经图”可作蓝本。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