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Cape No.7):由此及彼;想当然的圆满 (文:火神纪)
比如风景,唯美如画;比如寂寞,暗淡如歌;比如文字,优雅如诗;比如爱情,寂静如水。所有的这些,不仅仅将永远不被淡忘;甚至,因为时间的发酵而历久弥新更加醇厚。
我喜欢回忆。正如我永远也不愿抛舍掉,那些仅仅只是一转瞬间的感悸,如暗泉涌动。
——火神纪。题记。
看香港电影,大部分时间总是很畅快;不管是什么样风格的电影,均如饮酒。酒虽分上中下品,可是不管香淳或陋劣,总让人有种微略的快意。咕咕噜一通快饮,呼呼噜一阵醉眼迷矇;之后,是否有更多的不良反应,也就看那酒的品性优劣与否了。
只是一水之隔的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说香港电影带给我的大部是一种饮酒的畅快,那么台湾电影更多时候带给我的,是一种品茶的悠闲。《红楼梦》里的妙玉说品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我想,说的就是台湾电影了。它在提醒我们,看台湾电影同样需要慢品而轻嚥,浅尝而辄止;切勿让自己堕落成蠢物或者牛骡。
喝酒与品茶的区别在哪呢?我想,喝酒可以激发浮躁;而品茶,更需要耐心以及细致,加一点想当然的期盼也许更好。这样说也许显得太抽象了,具体而言——最近我看了两部台湾电影,张作骥执导的《蝴蝶》(Soul of a Demon)以及这部《海角七号》(Cape No. 7);没有多少意外所以也不曾如何惊喜,一如既往的缓慢节奏,一如既往泛滥的文人情结,一如既往的浪漫主义情调。
七封情书,一个礼拜的海上颠簸,封存了一个甲子的时光之后,尘封的爱情被翻阅了出来。
两个想当然的圆满结局。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全部了。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一点也不。台湾文艺电影,也许确实不错;But——It is not the cup of my tea。
泛滥的文学味道,多少让我有点窒息般的窘迫。剧本,也许不错;如果有原著小说,也许不错;电影,不错也错。
2009-02-03;己丑年年丙寅正月己卯初九;立春,昊天皇帝诞。午12:59。---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海角七号》
■译名:《Cape No.7》
■导演/编剧:魏德圣(Te-Sheng Wei)
■主演:范逸臣(Van Fan)、中孝介(Atari Kosuke)、田中千绘(Chie Tanaka)
■类型:爱情、剧情、喜剧
■片长:133分钟
■产地: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台语、日语、英语
■色彩:彩色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摄影机:Arriflex Cameras、Cooke S4 Lenses
■制作成本:TWD 45,000,000
■发行公司:博伟电影
■首映日期:2008年6月20日(台北电影节)|2009年2月14日(中国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