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彆讠兑、鮚踈 彆讠兑、鮚踈 的推荐 songshisuo.lofter.com
Mejiji0126
消瘦了 •̩̩̩́ ˑ̫ •̀...

消瘦了 •̩̩̩́ ˑ̫ •̩̩̩̀

消瘦了 •̩̩̩́ ˑ̫ •̩̩̩̀

Lvrenc
今天过的好充实啊,今天最爱自己...

今天过的好充实啊,今天最爱自己😁😁😁

但是有混蛋偷我浴巾!!简直不能忍😒

今天过的好充实啊,今天最爱自己😁😁😁

但是有混蛋偷我浴巾!!简直不能忍😒


Harpa
莫扎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第一乐章) - 群星

【同样是西方交响音乐鉴赏课的期末作业,起了个骚气十足的题目,尤其是听第一乐章时《不想长大》各种乱入啊妈蛋】

 穿越百年之后的光芒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欣赏

坦白来说,并不怎么听莫扎特这首第40号交响曲,因为太过阴郁。然而我又必须承认,这一阴郁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深深吸引着我。

第一次注意到这首曲子,倒不是因为自己本身接触古典乐器或是到处淘碟的习惯,而是因为初中时电视上一部热播的韩剧。当时虽不看剧,但却在经过电视时被其主题曲吸引,其中有一段以小提琴和中提琴联奏的旋律为配乐的Hip-hop,说唱本身具备的别样活力以及弦乐以其独特音色演奏出来的明快旋律完美地结合在一...

【同样是西方交响音乐鉴赏课的期末作业,起了个骚气十足的题目,尤其是听第一乐章时《不想长大》各种乱入啊妈蛋】

 穿越百年之后的光芒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欣赏

坦白来说,并不怎么听莫扎特这首第40号交响曲,因为太过阴郁。然而我又必须承认,这一阴郁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深深吸引着我。

第一次注意到这首曲子,倒不是因为自己本身接触古典乐器或是到处淘碟的习惯,而是因为初中时电视上一部热播的韩剧。当时虽不看剧,但却在经过电视时被其主题曲吸引,其中有一段以小提琴和中提琴联奏的旋律为配乐的Hip-hop,说唱本身具备的别样活力以及弦乐以其独特音色演奏出来的明快旋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出人意料地令人耳目一新。忍不住停下来听完后便马上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结果它的名字映入眼帘——《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以往对莫扎特作品的印象便是轻快而充满朝气的浪漫主义,也常常使用大气壮阔的大调,这让我感到疑惑:g小调的使用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是比较少见,小调虽然能够表现敏感的音质,但略带阴沉和忧郁,与我印象中莫扎特少年成名意气风发的经历不相符合。这种反差让我倍感好奇,当即决定听下去。

 第一乐章是极快的快板,一开始便没有引子地直接由稍显急促的中提琴和弦引出了小提琴哀伤抒情的音色,旋律动人却又让人觉得局促不安,好像身置战争来临之前乌云压城城欲摧的荒野,焦虑慌张,无法自拔。幸而接着在中提琴的震音和小提琴的歌唱式旋律带领下,双簧管和大管开始加入演奏,声音漂浮于弦乐之上,气氛稍稍由悲怆往行军般的坚定节奏转移了些,但紧张的乐感也随之加重,我不由正了正坐姿。有些戏剧性地,在小提琴轻微的叹息中,双簧管加入了一段安静的旋律,那个乐观明快的莫扎特在那一瞬间仿佛又再度回归,我稍稍松了一口气——然而在短暂的舒缓过后,木管乐器奏出了下降音,主题又再次响起,曲子又回到了悲愤而压抑的紧张节奏当中。还未当我回过神来,乐曲便进入了奏鸣式行板的第二乐章,这一段的旋律稍微变得婉转了些,甚至有些明亮,仿佛连续阴郁连绵数日的广州在某个早晨迎来难得的一丝晨曦,阳光在层层叠叠的乌云中费力地嵌出一道金边。两个小主题互相补充互相安慰,就像战后相依为命的亲人在尽力给予对方继续生活的动力与勇气,然而这样略微松弛的表象之下却总让我感觉隐藏着某种随时都会爆发的不安和紧张。果然,在短暂的舒缓过后乐曲马上进入了第三乐章,明明曲调酷似温文尔雅欢快明亮的小步舞曲,让人听到的却是纷乱而沉重的步伐,前半部用音调柔和的弦乐奏出,后半部却加入音调威严的合奏,强弱对比极为明显,乐曲再度迎来一个悲壮而急切的高潮,仿佛千万张扭曲的脸,质问的嘴一道向我涌来,问我生活的悲伤何以规避,问我生命的真相要往何处逡巡,问我如何才能挣脱开这无尽无止的困惑和痛苦!我当时瞠目结舌,手紧紧抓住座椅的扶手难以言语……正当我惶惶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乐曲又从悲壮的音律融入到弦乐奔流不息的乐潮中,就好像作者莫扎特在对生活真相步步紧逼后才明白,即便人生艰难如斯,也要不畏艰险地一直走下去。音符坚定而急促,乐章的结尾辉煌而雄壮,作者用自己的音乐告诉了我们答案,这音符仿佛莫扎特在向人生的困难进发,坚定而倔强。最后乐曲结束在略带阴沉的g小调中,听到这时我终于松弛下来,擦擦额头上的汗,松了一口气。

以前欣赏莫扎特的作品时,感受到的多半是巴洛克音乐风格的浪漫之感,多用大调为主,明亮壮阔,有教堂音乐的华丽和稍显萎靡,好听却不耐琢磨。而这首写于他生命最后几年的作品,却让我感觉到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身上闪耀着的真正大师光芒。在我看来,真正的大师并需要像帕格尼尼那样有着炫耀而不可一世的高超演奏技巧,而是能以自己的作品,引导并激励世人,不断逡巡生命的光芒,迎接生活的无数挫折与磨难,达到自己人生的完满。

后来听过这部作品的数个演绎版本,其中最为喜爱由DG公司为Karajan灌录的精选集版,精准而细致地重现了作品当中的起伏、忧郁与挣扎。相比之下Gunter Wand指挥演绎的版本虽然架构严谨,木管组和弦乐的搭配也无可挑剔,但仍有稍显严肃之嫌,这也与他本人出身于德奥传统严肃音乐体系有关。而由Bach Wordsworth指挥斯洛伐克爱乐团演奏的版本比起同曲其他片子,临场感要强得多,且没有太多残声,即使齐奏也非常清晰而不遗漏任何细节,真的是叫人赞叹的好,乐团的层次感受完美无瑕,木管、钢琴的声音尤佳,清楚地浮在弦乐之上,但不足之处是该乐团的弦乐稍弱,所以演奏起这首第40号交响曲起来反而稍违本意地显得过于轻快明亮,不符合这首曲子的整体风格。

在为完成这份作业而搜索资料的过程中,也意外地发现了不少改编了这部交响曲第一乐章,融入其他元素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如胭花四月乐团在第一乐章之前加入女声咏叹,之后将木管部分改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琵琶、阮、扬琴,又以二胡与小提琴相结合演绎弦乐部分,是中西结合的优秀典范,颇为喜欢。另外也有像开篇介绍的Hip-hop改编、台湾乐团S.H.E.对第一主题的借用以及贵族乐团融入电子音乐的变奏等,都是借由其他流派的音乐元素对古典音乐的推陈出新,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古典音乐沉闷乏味的刻板印象,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典魅力的不错途径。

大抵真正的经典,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能够借由重新编曲者的细心揣摩和精心编排后焕发不同魅力的作品——正如这部流芳两百多年被奉为杰作、一直到今天依旧散发无限光芒的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Summer
Alive - Bo Bruce

她的声音还是如此好听。

她的声音还是如此好听。

Emanuele
睡莲(すいれん)A Water Lily - 贾鹏芳

这是一首绝美的二胡曲,中文译名为《睡莲》,来自中国二胡演奏家贾鹏芳的第三张个人专辑——《遥》(Faraway)。

二胡是一种在情感表达上非常强烈且直观的乐器,常常能让人感到一股无形且强大到令人窒息的情感。这首曲子中贾鹏芳对二胡音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清冷的钢琴与主旋律的配合珠联璧合,更为本曲赋予理性的色彩。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这首曲子是作为演奏家的贾鹏芳自己编曲的作品。据他本人所说,那时他正孤身一人在北京上学,恋家的他每天早晨都会去学校附近的公园散步。公园中有个池塘,无数睡莲正在怒放。“一个是睡莲本身非常美丽,再一个是我自己的心情也比较寂寞。这两种感情交织在一块写的这首乐曲。”...

这是一首绝美的二胡曲,中文译名为《睡莲》,来自中国二胡演奏家贾鹏芳的第三张个人专辑——《遥》(Faraway)。

二胡是一种在情感表达上非常强烈且直观的乐器,常常能让人感到一股无形且强大到令人窒息的情感。这首曲子中贾鹏芳对二胡音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清冷的钢琴与主旋律的配合珠联璧合,更为本曲赋予理性的色彩。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这首曲子是作为演奏家的贾鹏芳自己编曲的作品。据他本人所说,那时他正孤身一人在北京上学,恋家的他每天早晨都会去学校附近的公园散步。公园中有个池塘,无数睡莲正在怒放。“一个是睡莲本身非常美丽,再一个是我自己的心情也比较寂寞。这两种感情交织在一块写的这首乐曲。”就如同李闰珉的<Kiss The Rain>一样,这首曲子同样有极强的画面感,化瞬间为永恒,是贾鹏芳的成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