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夏目。 夏目。 的推荐 soulylee.lofter.com
寻常
2013.10 感谢LOFTE...

2013.10 感谢LOFTER


我好像很少感谢,因为这个世界上,擅长感谢的通常有两种人,一是获奖的人,他们感谢天,感谢地;二是装13的人,他们好像自己获奖了,也学着感谢天,感谢地,但却忘了感谢身边的人。


2011年的十月,我记不清是哪一天,网易北京的朋友打电话,说他们上线了一个新网站,专注做轻博客,图片分享,高质量,云云,当时我正发愁博客的模版不好看,想换一个窝。


我打开当时简陋的Lofter,用邮箱账号登陆,然后考察了一番功能,发现它走的是极简路线,简到不能再简了,但还算和我的胃口,于是上传了我在Lofter的第一张照片--小胡夫妇冒着再次高反的危险在纳木错夕阳下跃起(http...

2013.10 感谢LOFTER


我好像很少感谢,因为这个世界上,擅长感谢的通常有两种人,一是获奖的人,他们感谢天,感谢地;二是装13的人,他们好像自己获奖了,也学着感谢天,感谢地,但却忘了感谢身边的人。


2011年的十月,我记不清是哪一天,网易北京的朋友打电话,说他们上线了一个新网站,专注做轻博客,图片分享,高质量,云云,当时我正发愁博客的模版不好看,想换一个窝。


我打开当时简陋的Lofter,用邮箱账号登陆,然后考察了一番功能,发现它走的是极简路线,简到不能再简了,但还算和我的胃口,于是上传了我在Lofter的第一张照片--小胡夫妇冒着再次高反的危险在纳木错夕阳下跃起(http://wesleyzhang.lofter.com/post/26166_2b3cf)。


那时候Lofter里的人少的可怜,就几个人的帖子转来转去,兴奋了一周,尼泊尔和西藏的照片,那些我看得上眼的照片传完之后,暂别了Lofter。


接下来第二个月,2011年12月,是我有生以来最难熬的一个月,因为自己犯的错误,把我和家人带入冰冷的深渊,每一天,我都感觉自己如履薄冰,每一天,都像是一年。


那时候,夜里躺在床上,听北五环路上的汽车呼啸而过,失眠,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又在梦中惊醒,那似曾溺水的一幕,似乎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人,要走多少路才能了解自己?


在北京的那几年,一到冬天我就去望京,我习惯在望京的雪地里转悠、拍照,那里曾经是大片农村,如今已被拆迁被踏平,有时一逛就是一天,跟钉子户聊,跟拆迁民工聊,照片却拍的很少。雪地里,享受一个人的自由,一个人的自在,会让人暂时忘记寒冷。


第二次上Lofter是转年的夏天,我已经来到杭州半年,炙热的杭州,北京用不上的空调,在这里时时刻刻都要开着,否则蚊子会在我流汗的后背、大腿、胳膊上,留下一串串小包,又疼又痒。


我为自己和老婆的亚洲之旅做准备,想着把之前的片子都处理完,PS又被翻出来,下班后,没完没了的P图,没完没了的借用朋友的MAC比对颜色,然后期待他们狠狠夸上我几句。


八月份的片子,也是西藏秋天的片子,安静、平和,没有激动人心的藏族小伙儿,没有刀刻斧砍的老人面庞,看上眼的片子处理完后,又陷入婶婶的孤独中,因为没有片子可P了,也没有地方可去--夫人病了。


那时我已经读完了印度教的书籍,正在研究伊斯兰,为自己踏上巴基斯坦或伊朗做宗教上的努力,夫人生病打破了这一切,尽管我也经常打点滴,但没有想到夫人生病会来的这么突然,旅行被无限期搁置,再来的是夫人治病的消息。


时间过得真快,不是嘛?


2013年来了,夫人病愈,送我一台X100,最接近胶片机的数码相机,把玩了一个月,发了些不痛不痒的片子便束之高阁,并非我不喜欢,而是自己从热血沸腾的期待旅行到放弃旅行,到平静,再到逐渐思考拍照的意义,特别是四月份广州之行,和夫人在大雨中游历羊城,端着台老胶片去寻找这座城市的犄角旮旯,拍了很少的照片,得到了很多的思考。


重拾胶片,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好比你已经有了各色高科技玩意儿,却突然开始复古念旧,把子弹似的胶卷上膛,咔嚓一声,过片的快感,不明其理的人以为你在装13,你自己也觉得是在装13,但变化,我指实实在在的变化,一点一滴的开始了。


Lofter里有一帮不爱言语,只发默片的人,他们隐藏的很深,偶尔Relofter将他们回炉,偶尔Kevin或Evan将他们拉出水面,有幸我也被回炉了几次,准确说我的三猫被回炉了几次。三猫的走红,让我觉得我拍的再好,也不如它偶尔卖卖萌,因为大家都喜欢萌物,就像“非死不可”做过调查,萌猫比光屁股美女更受欢迎,可我的年龄一点也不萌,甚至我有点讨厌萌,萌抢了我的本意。


寻常。


有个朋友私信问我是不是路泞,我说不是,又不是所有叫寻常的人都得是路泞,何况我不大喜欢他的片子。寻常是件挺无聊的事儿,我微信的大多数朋友都这么觉得,那些个我们平时都会忽略的场景,在双反的倒影下,又有了价值,拍照这几年,我没赢过谁,却屡屡被自己打败了,打败自己的是胆小、无聊、孤独、默然,还有无助。


出现在我镜头的里人少有笑容,他们陌生、谨慎甚至有些忧郁,就像我们伟大的天朝,除了那些拆迁的既得利益者,大多数人是默默的存在,默默的观看,无言的反抗。我假定了一个期限,十年,十年的寻常记录,但愿十年后Lofter还在,Lofter精神还在,不会变成像太平洋在线、POCO、图虫那些无聊的图片分享社区。


时间过得不慢,不是嘛?


两年多过去了,Lofter逐渐繁荣起来,像个菜市场,从前我只能看到几样菜,现在天南海北的同学,各路好手都能看见,从上海的 @徐一恩 到游荡着的 @鹰婕Jane,再到 @貓力molly 这样的美女作家,华丽丽的图片每周都有邮件推送,我偶尔手痒,想发挥一下写需求的特长,发封邮件告诉Lofter管理员,其实我更需要的是在线影展、个人影集、相册分享等等功能,但想着杭州的另一端,一定有个倒霉蛋儿跟我想的差不多,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诶,我还是不给你们的KPI添砖加瓦了。


最后。


我要很俗气的谢谢网易韩MM、@Evan 兄、 @Kevin2.0™ 兄,在这个下雨的夜晚,素未谋面的兄弟姐妹,因为有你们,这个极简的网站变得有意义,在我吃饭和蹲坑的时间里,可以翻翻照片,耗尽每月那点儿流量。


谢谢你们:)


(雅西卡 124G,Fuji 160NS)

(杭州 西湖边上半裸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