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红军走过的地方 四川古蔺太平镇

  太平镇,是这个夏天我所经历并体会何谓“酷暑难耐”最特殊的一天了。

  到达那里时刚好值正午,太阳的光茫仿佛切碎成一小截一小段、成了看不见的小分子似的,镶嵌到镇里的所有地方。树叶蔫哒哒的垂着,幽静的巷子里没有一丝风,青石板的小径被晒的明晃晃的耀眼,就连那老旧的木板门摸上去也是烫热的,更别说铁质的“门鼻”了。


  太平镇在历史上是因盐而兴的名镇之一,明末清初此地设定为水路驿站,商贾云集,物畅其流,是商贾聚散的古渡口。这儿的房屋因地势陡峭而依山兴建,层层叠叠挤挨在一起,家家户户的房屋几乎全是乌黑色木板的四壁,屋顶也几乎全是青瓦而成。走在古意悠悠的小巷里,脚下是青石小径被岁月打磨圆润、柔滑的路,高低不等的石阶两旁,是被日月吹拂散着橹声帆影的木屋。

  抬眼望,河对岸是贵州的习水,低垂首,赤水河横亘两岸之间,闪着幽幽的淡绿不事声张的缓流。这一瞬,好像时光倒流,我仿佛置身于老作家笔下恬淡的古镇日子,小巷沉寂,鹅鸭池畔,乡音哩语,余音拂岸。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前那尊尊红军战士的雕塑,那穿小街、走小巷无处不在的红军遗迹,那朱老总指挥战斗在半山腰上的吊脚楼,那开仓分粮的会场、红军医院、红军银行、中央领导的驻地、兵工厂……,又仿佛一下子把我从温婉拽回到到激越,置身于“四渡赤水”的难忘,八十多年前的“二渡”和“四渡”都发生在太平镇,因而太平镇又是赤水河畔最具悲壮色彩的地方。


  天奇热,坐在树荫下歇息,就见汗珠从颌下滴落在自己脚下。逼仄的小巷角落里,卧着条吐着舌头大口喘气的狗,而沿着山脊逐阶而上的“长征街”上.,阳光耀眼,空寂无人。曾经的战火早已荡然无存,可那支前的门板上,仿佛依然能嗅到战时的硝烟。曾经的长征队伍已远去,但在石板小径上,仿佛依然能听到战士们步伐铿锵。这一天,我们几乎看遍了镇中所有的红军遗址,太阳灼灼,照耀着我们踽踽的脚步。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