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冬天里的胡杨

时间:乙亥年正月初五

地点:木垒县胡杨林

游客:我和他


  南方已是花枝招展,北方依旧冰雪隆冬,城里,人们热闹地在“破五”仪式,城郊的荒原上,我和他伴着初升的太阳,驰骋在通向景区的道路上。木垒县的胡杨林距我家约390公里,有谁冒着寒冷大过年的去光顾?何况在护林站,那儿的护林员告诉我们“林里有狼”。我们的确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犯“勺”(土话,傻)了。

  但我们喜欢胡杨,见过它春夏的洒脱,见过它秋天的壮丽,独独没有见过它冬日里的英姿,于是,不管不顾的。


  木垒的胡杨,以其沧桑和古老而闻名。这里为典型的大陆干旱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酷热,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度,最低气温达零下37.3度,年降水区区200毫米。然而,在这片约30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上,却生长着约有6500万年历史的胡杨。

  这些胡杨,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相逼,酷暑严寒捶打,铁干虬树,虎踞龙盘,仍保持着高贵的原始风貌,以不屈的形象,彰显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勇士精神,让人心潮澎湃,感受到一种生命顽强的律动。按照护林员的告诫,我们只在木栈道上两下里观望,虽不能顾及林中全貌,但身旁胡杨那奇特诡异的形态,出神入化的变幻夸张,枝蔓线条的缠绕虬曲,树干嶙峋百孔千疮的造型已是足以让我们惊愕和惊叹了。


  荒寂的旷野白雪茫茫,这儿的风大,不时见风撩起裸露起的的沙包,那胡杨或立或卧,静伫于远近的影影绰绰中。没有脚印踏踩的栈道在树丛中逶迤,离栈道不远的雪地上,时见野兔和其它动物们的足迹,胡杨的干枝散乱其间,如雪地上歇息和仍爬行着的动物。干草在雪原上抖动,云朵从远处中渐来,四下里寂静无声,教人通体沁凉,仿佛走进了时间的深处。


  依惯例想,这该是个多愁善感的诗人,捻着胡须作吟咏;这一个呢,怕是熬出头的婆婆在数落儿媳妇吧;还有这一个,一脸斑驳皱纹的老叟向天作着天问;这一个呢,又像机灵慧黠做赶考的书生;这一个,像精变的白蛇;那一个,像雕花镂兽的拱门;这一株,长得心思慎密诗情画意;那一株,生的拙朴自然借景生情;这一棵,于转折处柔婉若曲桥;那一棵,于方直处粗率如椽木;这一个像害相思病的恹恹小姐;那一个像挽弓搭箭急驰的猎人;这个像鲲鹏展翅高飞;那个像猛虎下山……。我俩凭着生活中的所见,想象这所见一路胡杨的今生往事。天地静谧空旷,繁华敛尽,再看胡杨的残树枯枝却羁傲不屈,不觉得,从万千感慨中有着万千惆怅,又从万千的惆怅凭添一份雄壮的悲情了。

  冬天里的胡杨,在大地上飘荡着渺远的诗意,在时光的流逝中闪动着喜悦和哀伤,这是生活从容的另一番优雅,是成长节奏另一番的生动韵致。我们不虚此行。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