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se it's a bitter sweet symphony this life. Trying to make ends meet, you're a slave to the money then you die.
<Bitter Sweet Symphony>
刚入摇滚这个大坑时,我就听过这个段子:
颓废时听英伦,Oasis会把你骂一顿再甩你俩耳光让你振作起来;Blur会告诉你来吧哥们儿,被生活强奸了也就是这样了,学会享受吧,就像我们一样;Suede会说别不开心呀我们来嗑个药跳个舞呗;Coldplay会说不开心呀那让我用爱与和平来治愈你吧,记得支持我们巡演门票哟亲;Radiohead则会劝你说不开心我们去自杀一下就好了……#神经病的不同姿势#
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概括了这些摇滚乐队不同的音乐题材和音乐风格,作为摇滚萌新,这样的段子也算是了解摇滚的一道小窗口了。
毕业半年多了,工作也逐步迈入了正轨,真正把自己转化为一个社会人了才会发现,大人的话诚不欺我。
遇到的烦心事会很多很多,有工作上的,有能力上的,有人为的,也有不可抗力的,有匪夷所思的,也有“这居然都可以发生”的,心态总是在“我可以”“不我不可以”“我好想死”“啊我又活了”“算了还是直接自杀吧”之间无限跳跃。
高考那段快崩溃的时候,我是拿Warning Sign治愈了自己,1200次的单曲循环拯救了我的高考。
工作以后,音乐与摇滚越来越像我的毒药,仿佛饮鸩止渴一般,工作心态越崩溃,越喜欢摇滚音乐安静的挣扎与压抑的怒吼。
Radiohead的冷,Mansun的妖,Blur和Oasis的躁,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艳,The Verve的韵……还有Coldplay的暖。
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循环的几首歌,有时会感觉自己的灵魂脱离了这个无趣的外壳,冷冷的看着疲惫又麻木的自己行走在流水线上,伴随着冷调的旁白。
1.Let Down - Radiohead
“伤心时听Radiohead会想自杀”
<OK Computer>想来也不用多加介绍,其中包含的实验性与前卫性直接把Radiohead捧上神坛。
自怨自艾的失望,搭配星星点点的理想,偶尔会在梦里放空自己,想象自己长出了翅膀,挣脱所有桎梏的枷锁,飞回那个才华喷涌而出的90年代,只是醒来之后几乎会被这沉甸甸的失望所压垮。
"One day, I'm gonna grow wings."
2.High Speed - Coldplay
2000年的Coldplay还很青涩,首张专辑<Parachutes>里有很重的模仿痕迹,他们极力为自己塑造了一个阴郁、痴恋、爱而不得、竖起风衣领子吹冷气的英伦小青年形象,这种感觉在High Speed里面达到了极致。
前奏一股子Radiohead的味道(也是排序放在Let down之后的原因),情绪随着降落伞慢慢下落到地平线上,再跟着泡泡缓缓上爬,平静的摇摆下掩盖着濒临崩溃的疯狂。
3.The Chad Who Loved Me - Mansun
Mansun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乐队,也是一个首专即巅峰的"one-album-wonder”(防杠:起码从主流意义上来讲是如此),首张专辑<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是一张堪称完美的概念专辑,运用了大量的电子音效,杂糅了大量的管弦乐,精致直追<OK Computer>;灰灯笼的开场曲既气势恢宏又优雅迷人,主唱Paul Draper慵懒的假音如同Suede的Brett Anderson一样妖媚,电子音效与管弦乐不断纠缠的音乐风格又很容易将他们与Radiohead相提并论。
我是很偶然认识到Mansun的,当时在听传说中的"第一首Britpop”,The Stone Roses的<Waterfall>,下一首私人FM中,某云音乐就给我推了<The Chad Who Loved Me>,瞬间我就被这华丽的颓废所吸引住了,不同于Travis那种“吉他上跳跃的优雅的绝望”,Mansun更像是歇斯底里的发泄、无声的呐喊。
4.Tender - Blur
好吧,其实前三首歌一直都压在Radiohead那种“听完想自杀”的阴影下,而Blur的Tender是一首难得带点温暖的歌。
接触Blur的第一首歌是<Fool's Day>,啊哦,又是一首躁动不安的英摇,所以在点开<Tender>的时候我会格外的惊喜,Damon懒洋洋的嗓音伴随着懒洋洋的制作,感觉就像在阳台上坐着,抱着猫,晒着下午四点钟的太阳,旁边晃悠悠地飞来一只吃得太胖差点飞不起来的鸽子。
末尾有重重叠叠的来自于福音唱诗班贡献的"Heal me",Blur一温柔治愈起来真是令人招架不住呢。
难怪有人说“中产阶级才听Blur,我们工人阶级就应该听Oasis”
5.Just Getting Older - Oasis
Blur的歌是那种“懒洋洋的中产阶级一时凉凉地批两句一时慵懒地晒太阳”,而Oasis的歌更像是“曼彻斯特小混混日日在街上躁的同时又骂骂咧咧地喊爱与和平”。
<Just Getting Older>也是在私人FM时被推荐的,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旋律神似<Let there be love>,与印象里Oasis惯有的风格都不太一样,或许是因为这首歌是有缸(Noel Gallagher)献声的?略沙哑的嗓音搭配忧伤的旋律,竟显得格外温柔,那拉长的高音就像是被拉长的、拒绝成长的青春。
P.S. 也得亏声音是大褶子的有缸,要是少年音的莉亚(Liam Gallagher)来唱,可就变成叛逆少年拒绝成长了。
6.Bitter Sweet Symphony - The Verve
The Verve与Mansun一样,在曲风上都属于迷离型,而<Bitter Sweet Symphony>与<The Chad Who Loved Me>一样,主唱Ashcroft悠远而捉摸不定的声音、天才吉他手Nick虚无缥缈的木吉他,再搭配迷幻优美的管弦乐,悠扬的旋律掩盖不住躁动的灵魂,整首歌既像狂乱不羁的宣泄,又是迷乱的絮语,弦乐与迷幻吉他矛盾的交织,形似这首甘苦交响曲,揭开了The Verve沉寂一段时间后惊艳了当年乐坛的、宏大的都市赞美诗(<Urban Hymns>,1997年夏天最火热的专辑)的序幕。
每次听完<Bitter Sweet Symphony>,总能给我一种“噢,这混蛋的人生还能再忍忍”的感觉。
毕竟,人生就是一首,甘苦交织的交响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