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论实干不如巧算
--警惕事业单位管理层在绩效工资中“公权自肥”
--建议绩效工资最好直接计入工资基数
作者:胡顺安
微信公号shunanhu
2011-03初稿
前不久,一位在当地某重点医院做副院长的好友与我闲聊,无意中谈及绩效工资时说他们那里绩效工资施行以来弄得大部分职工牢骚满腹,工作不积极,还真不如直接给职工涨工资呢。我纳闷说你是院级领导怎么也应该能拿够吧?她说制定的政策倒是自己能拿够,可是一线的多数人都经常加班加点地超量工作,到时候拿到的绩效工资却都不足财政按自己人头拨发摊进去的份子钱,意见都很大。
自2009年中国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率先实行绩效工资,次年开始,国内许多事业单位如医院、科研机构等陆续推行绩效工资。我当时一听相关精神即意识到糟糕,并告诫事业单位的朋友们说这是玩人。可许多人当时还傻呵呵地认为这是给大家涨工资,能调动基层积极性【即将被涮还此种认识,真是可悲可恨。绩效工资如真那么灵效,政府公务员咋不实行呢?好处先让着你?谁不知“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
果真,某医院到发绩效工资时一看,70-80%人傻眼。因为70-80%的人是一线职工,拼命在一线加班加点、超量工作,反而不如中层以上领导甚至普通科员拿得多。若同期环比,在工作量相同甚至超额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人均收入不仅没提高,反而还比以前拿得少【许多人这才惊呼上当:绩效工资实际是职工多干事,上级少发钱!】。于是,他们痛苦而无奈地虐称绩效工资为“讥笑工资”。
假如再和同级别公务员做比较,差距就显得更大。公务员涨工资是真涨,每人按职务逐月实际发到工资卡【而且退休时同步保留为工资基数】。事业单位涨工资,美其名曰“绩效工资【严格说不是工资,是奖金,等退休时随即消失,不计入工资总额。换言之,就是事业单位没真涨工资。这是绩效工资涮人的可恶之一】”。再者不直接发到职工手,而是给了单位大锅里打乱再分,自然就未必人人拿够,甚至你超量工作,拿到手里的也不足财政按人头拨发到单位的份子钱原额【这是玩弄事业单位不给涨工资的高超技巧,非常人所能悟透。此乃绩效工资涮人的可恶之二】。
不是说绩效工资分配必须向一线员工倾斜吗?
总量是倾斜了,但人均却低了。
这么多人足量、超量工作,却拿不回财政按你的人头拨发到单位的份子钱原额,说明什么问题呢?
笔者认为是绩效工资设计趋向偏误和分配方式存在严重问题!
首先是绩效设置本身的错误趋向。绩效工资根本就不适合医院学校这类不能量化考核的纯公益事业单位。古今中外,闻所未闻。医院学校等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是政府推责,只会导致医院学校不伦不类,混乱不堪,无法收拾。几年前的教育卫生产业化带给我们的硬伤,疼痛犹在;其次是将分配权授予基层,基层自己制定方案和参与分配,基层又大都没有民主空间,公平缺乏有力监督。分配机制严重失衡,所谓绩效工资就只能静中添乱,很难达到政府所谓调动积极性之良好初衷和目的。
绩效工资设立时的初衷是为了调动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权且这样认同聊以自慰,那咋不用于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呢】。但从近年各地事业单位执行的实际效果来看,绩效工资非但没有调动基层员工积极性,反而使积极性重度受挫。
因为绩效分配方案是基层单位自己制定和实施【上级不给你涨工资,还把矛盾和皮球踢给了基层。窝里斗吧,你就顾不得盯着公务员涨多少了】。绩效工资分配权一旦被授予基层,就等于基层领导主刀分割绩效工资这块蛋糕。自己主刀分割,自己参与分配。领导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样滑稽的游戏规则,蛋糕切分的结果在分配之前其实就已经“秃子头上的虱子---- 明摆着了”,绝对不会公平。尽管领导拿着刀宣称力求公平,一线职工渴望公平,不愿意承认不公平结果甚或还幼稚地抱有好的希望。
但各地绩效工资分配的结果是严重不公,而且令你无处诉说、不敢诉说【上级说这是基层制定的。基层一般又是无理可言的。谁敢吭?喊冤就给你小鞋穿,这是残酷现实】。
我们不妨稍作分析,主刀者也是常人,也有私心【很正常】,如果主刀者胆大武断,私心严重,明目张胆就把分配方案向自己倾斜,在蛋糕切分时就把大块儿留给领导集团,在现在的这种民主氛围和体制下,你看得见,不敢吭,又能如何?!
如果主刀者奸猾刁钻,手腕多多,他切割绩效工资这块蛋糕时或明或暗地稍微偏移点刀,即使不明目张胆,或稍微用点心机切割时故意多掉些碎渣【这是你看得见却拿不走或不好意思去拿的】,这些碎渣岂非很自然地留给主刀者了?倘若主刀者再故意略施小计或绞尽脑汁,分配结果就会让你更加感到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比如体现于工作分配时,把容易干的活儿给自己(人),难干的活儿留给你,不容易完成,你自然就所得甚少,还无法说出。再比如,制定的分配方案条块繁杂,详细苛刻,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模糊不明,执行时再严格点,那就无论你怎样努力多干,使尽浑身解数也不可能同时满足他设置的全部条件(你不可能干得十全十美吧,何况设置条件时本意就没想让你达到),换句话说,即使你足量甚或超量工作后也根本无法得到你应该得到的财政拨发给你的绩效工资全额。那么切割之后的蛋糕碎渣---即绩效工资分配之后的余额哪里去了?毋庸置疑,自然留在主刀者手中任其自己花了。
许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倾向于科室领导或科员,领导为了自己人在蛋糕分配时能多得或不吃亏,还可采取措施把自己人提成领导或安排进科室以达到目的。
你说人员超编?他找理由另设科室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领导分割绩效工资这块蛋糕时偏向自己(人)的办法总是很多,而且花样不断翻新,层出不穷,让你大开眼界,惊呼还是领导高明。如是这般,却让绩效工资蜕变成管理层的“官效工资”!
只要绩效工资继续实施,游戏规则不变,那么一线职工永远拿不够财政按你人头拨发而摊进去的原额,更甭说多拿了。因为制定规制和切分蛋糕的刀柄在管理层手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拿不够是自然,拿够是非常。各地绩效分配莫不如此,一线员工都对绩效工资颇多微词、怨声载道。主管部门对此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甚至到麻木不仁的地步。国家某部委一名主管人事的副司长站出来狡辩、大放厥词说这部分绩效款不是给职工个人的。大家对此颇难理解,一头雾水,一脸懵逼。
那么,有两点需要质问并请这位副司长大人解释清楚:
1,假如单位没有某职工“个人”名额,财政局会给其拨发这部分绩效款吗?
2,假如你这理由成立,那么全国公务员事业单位普遍涨薪的时候,该给事业单位员工涨的那部分薪资到哪里了?
估计这位副司长大人是无法回答全国事业单位员工质疑的。
而颇值重视的是,我们从近年各地绩效工资实施的结果不公和反映来看,绩效工资一直在严重挫伤一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绩效工资分配不公的事实,一点也不利于一线普通员工积极性的提高。它实施反而是一种巨大的挫伤和失败。
我们不断看到的事业单位员工加班加点多干活儿,却少得钱这样令人伤心的残酷事实,严重有悖于我国多劳多得的劳动报酬分配原则和绩效工资刚实施时所谓以此调动积极性的良好初衷。
如果非得实行绩效工资,而分配权还是归属基层领导的话,基层一线员工永远不会拿够,更不会多得,这将是长期不变的事实。因为无论你怎样一线实干,卖力甚至卖命,都不如主刀者巧妙算计,所以许多人感叹道“实干不如巧算”。
就目前而论,在绩效工资不适用于基层医院学校这些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没有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而“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缺乏有力监督,公正无法保障的实境下,维护制度公平和事业单位一线职工的合法权益以及积极性的最佳方法,就是果断先取消绩效工资,不妨等公务员实行绩效工资取得良好实验成果以后,事业单位再参照执行也不为迟。
当然,也可把绩效工资直接计入职工工资基数,与级别相当的公务员持平,另外拨付钱作为绩效工资奖励分配。
关注微信公号shunanhu,阅读更多文字灵魂
2011年孟春初稿,2025年孟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