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我热恋的故乡(2013歌剧版)
铁血子孙 2019-02-28

          2005年,英国歌坛老将乔治迈克尔宣布他要告别音乐世界,他表示,“媒体工业和名人生活从来就不适合于我,现在我觉得无法忍受了”,迈克尔说,曾给他带来巨大名望的流行音乐已经死亡,因为“没有人再想在流行歌曲里听到政+治,或者任何种类的强有力的思想了”。

        读着这则消息以及那些醒目的文字,我为什么又想到了范琳琳?这些话难道不是在说范琳琳!

        自本世纪以来,从《同一首歌》开始,范琳琳的几首经典名曲得到主旋律媒体的反复推广,然而歌唱家范琳琳更宏伟的音乐梦想却始终缺少机会展现,因为中国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娱乐媒体制造业的附属品,真正的歌唱艺术竟因此缺少了可茁壮成长的土壤;还有,世风日下,靡-靡之声与亡+国之音充斥公众视野,方兴未艾。但我相信,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依然有很多人愿意在流行歌曲里听到“政-治,以及强有力的思想”。

        范琳琳从来不曾告别歌坛,她辛勤耕耘在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结出丰硕的成果;她坚持自我,从不与媚俗妥协,所以在花花绿绿的娱乐节目中,你很难见到她。只有在那种相对纯粹的音乐会上才会看到她挺拔的身影,听到她令人振奋的歌声,比如《2013光荣绽放 十大作曲家声乐作品选》演唱会现场。

       《2013光荣绽放 十大作曲家声乐作品选》是继30年、60年、90年之后央视的又一档经典音乐节目,范琳琳参加的是作曲家徐沛东作品演出部分,正如所有人预料的那样,这次又唱《我热恋的故乡》,历史发展到今天,这首歌已经与徐沛东与范琳琳与中国新音乐建立了深刻的联系,因此《徐沛东》篇章开启,首先要这样说: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流行乐坛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西北风”,内地的原创音乐似乎找到了一种更加痛快的表达方式。而在这股旋风当中,有一首歌绝对称得上是代表作,那就是《我热恋的故乡》。直白的忘情的呼喊让人为之一振,一夜之间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首歌的曲作者似乎始终在酣畅淋漓的表达,他总是能够在各种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音乐作品当中游刃有余。

        另外,演唱会制作方用这样的语言介绍了歌曲和演唱者:

        歌曲《我热恋的故乡》是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的代表作品之一。质朴的歌词,高昂的旋律使这首饱含赤子深深情的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广为传唱,在祖国大江南北刮起了“西北风”。时隔多年,经典的歌曲依然广受欢迎,成为跨世纪的经典之作。——还应该加上这样一句话:这是一首真正实践了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流行歌曲!

        范琳琳,著名歌唱家,代表作品有《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苦乐年华》、《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和《边塞风》等一大批作品,广受欢迎。她科学地将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结合在一起,对中国歌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前有报道称本次演出全部是现场真唱,并且大部分歌曲都进行了全新的编曲配器,但我对《我热恋的故乡》并没有给予太大的期望,因为自1987年这首歌首问世以来,范琳琳已经录制过多个经典版本,并有不同音乐人参与过编曲配器,堪称丰富多彩,很难想象还能怎样创新这首歌。不过我倒是一直期待,范琳琳去尝试一次由大乐队伴奏管弦乐版的《我热恋的故乡》。

        话说我们这一代人,曾经非常期待在央视的节目中看到流行歌手演唱,但多年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最讨厌在各种电视舞台上看到各类职业明星们秀歌,如果不是为了看范琳琳这次演出,这个演唱会也许会被我毫不留情地在换频道时迅速跳过的。不客气的说,现在的电视歌会中没有歌手,只有耍把戏的。比如,在这次演出中,吕远作品部分有两个小女子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时,我老妈就不客气地评价道,“这也算是两个唱歌的,还不够浪费那点电了”,哈哈。

        终于等到徐沛东篇了,终于等到范琳琳《我热恋的故乡》了:平静的画面上,唢呐声悠扬地响起,仿佛辽阔大地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范琳琳深情专注地轻唱起来,“哦故乡,哦故乡”,管弦乐缓缓奏出麦浪滚滚般壮丽画面,和着春天奏鸣曲一个美丽新世界展现在眼前。这个开场使我瞬间想起晋剧《大脚皇后》的那段启唱,“二十年多少往事早已随波东流去“,即梆子戏中青衣演员叙事性经典演唱常用的板式腔调,那独特的韵味,紧紧地,抓人心脾。

        主歌部分的演唱既熟悉又新颖,”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中板式深情唱诉宛若置身歌剧舞台场景,范琳琳似乎不是一位流行歌手,而是一位艺术家,她正在用她动情的歌唱娓娓道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副歌部分,恰似风云雷动般,“故乡,故乡,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江潮澎湃豪情满怀,西北风女王雄风再现。

        最后的转调复唱把满腔炽热豪情推向更高,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地也肥呀水也美”,一种把革-命进行到底的雄心壮志极具煽动力,非常鼓舞人心。这个演唱把我惊呆了,这是继1987年首听范琳琳《我热恋的故乡》之后的又一次震撼。

        范琳琳的歌声有一种催人上进的力量,这是一个社会共识;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应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编曲刘路,一个不熟悉的名字。其实新编曲依然是徐沛东的路子,即1988大木仓版和1988中唱版《我热恋的故乡》原编曲程式,在此基础上适当改良,并加上全新的配器,很真诚很有新意。除了架子鼓的陪衬,几乎听不到其它电声乐器,华丽的管弦乐伴奏把人带入一种瑰丽意境。新编配与原编配最大的区别在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原版是苍凉悲壮,新版是春潮在望。 

        刘路的新编配极好地烘托了范琳琳的演唱,原版是西北风、迪斯科、激情宣泄,而新版是华夏情、艺术、壮志豪情。范琳琳当年的原唱有机结合欧美流行音乐的形态与中国民歌的神韵,是民族与流行的完美融合,而这次的演绎,则是歌剧艺术、中国戏曲、流行艺术之集大成者,一个全新演唱理念。从深情唱诉到激越高亢,歌剧艺术的震撼与流行音乐的激荡,发生了奇妙碰撞,迸发出璀璨的光芒,这是又一次声-腔革-命,一次完美的歌唱艺术实践。

        从2008年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潇洒奔放了20多年的范琳琳金嗓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在演唱西北风歌曲时似有力不从心之感,这种情形促使范琳琳在演唱方式上做更多新的尝试,并科学地赋演唱予艺术化手法,这种积极探索在新版《父老乡亲》、《香港别来无恙》等现场演出中不断取得理想效果,到本次《我热恋的故乡》出炉之日,新范琳琳声腔艺术已趋于完善。相信今后范琳琳在艺术&流行这个课题上,会有更多尝试和更加完美的表现,并带给我们更多优秀作品。 

        如果说1987年首版《我热恋的故乡》的横空出世,使人们从此记住了流行歌手范琳琳,而2013歌剧版《我热恋的故乡》之成功转型跨越,歌唱家范琳琳的艺术形象更加立体。不仅在于她的演唱,还有那当仁不让的王者气势,以及卓尔不群的大师风采——徐沛东曾经说过:范琳琳,一枝独秀!

        自《我热恋的故乡》首唱二十多年来,范琳琳不仅为这首歌多次录音,而且还有过多次相对应的现场演出,堪称经典。在1988年9月首都体育馆举行的,由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九周年文艺晚会》上,刚刚加入海政文工团的范琳琳现场演唱了《我热恋的故乡》,使用的就是1987首版的伴奏;1989年7月1日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举办的《庆七一文艺晚会》上,范琳琳再次演唱《我热恋的故乡》这首歌,使用的是1988大木仓版的伴奏;而1988青歌赛范琳琳《我热恋的故乡》则属于中唱版的现场演绎。这三场演出当年都由CCTV录播,迄今仍记忆犹新,深切期待可以再次重温。

        本世纪初,随着《同一首歌》全国巡演,范琳琳多次现场演唱《我热恋的故乡》,伴奏音乐使用最多的是1992版,但给我印象最时刻的是2000年第一期《同一首歌》的那次现场演出,虽然只唱了一段,但非常新颖,光彩夺目震撼人心。2013歌剧版的问世,将开启范琳琳现场演唱《我热恋的故乡》新里程。

        多年来,范琳琳演唱的很多歌曲,一直影响我的人生,如影相随,更不用说像《我热恋的故乡》这样被主流媒体长期推广的经典。

        2001年初,去太原参加领取律师执业证培训课,其中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谈本次培训感受以及对今后律师执业的展望。因在培训期间讲了许多当前律师执业面临的困难等课题,所以在选择文章主题时我竟想到了《我热恋的故乡》这首歌,于是我按照《我热恋的故乡》歌词构造形式及思想意识,先谈执业律师的困难,再讲自己如何满怀信心,将尽己所能推进我国的法-制进-程,并直接将文章标题定为《我热恋的律师职业》。想起当年,踌躇满志的我欲与天公试比高,而现在,吾只愿,乐天知命自求多福。

        记得前几年,曾经听到有位大妈在阳泉广播电台点歌,想听范琳琳演唱的《我热恋的故乡》,两个年轻的主持人都说知道这首歌,是歌颂家乡的歌曲小时候听过的,但找了半天手头就是没有,于是给那位大妈道歉,说下次节目一定满足她的要求等等。那年好像是阳泉成立60年,很多宣传节目,而那时候网络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网络上范琳琳的歌曲还不是很多,可能一时找不到吧?也就是在听过那次节目之后,我开始在网络上大量上传范琳琳演唱的歌曲,到如今已花开遍地欣欣向荣。

          然而,今天的公开媒体确实已经很难听到类似《我热恋的故乡》这样带有政-治或者任何种类的强有力思想的流行歌曲经常播放了,这种现象看来不是欧美国家的特例,它是世界性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从兴起、兴盛到衰落这样一个过程。冷静地想,或许有一天,流行音乐也会像交响乐、歌剧艺术、戏曲音乐那般退出社会主流,回归小众欣赏范畴?当然,这里说的是真正意义的流行音乐,一切纯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而制造的各种娱乐表演品不在此限。


 

                                 孟广征 作词

                                 徐沛东 作曲

                                 范琳琳 演唱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

              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

              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忙不完的黄土地,喝不干的苦井水,

              男人为你累弯了腰,女人也要为你锁愁眉,

              离不了的矮草房,养活了人的苦井水,

              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哦…哦…故乡,故乡,

              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

              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

              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地肥水美。


《我热恋的故乡》现场A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jwkYZjLiIwk/

《我热恋的故乡》录影B 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zArZo4IGwDc/

《我热恋的故乡》现场C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v8a_1yd_cXo/

《我热恋的故乡》KTV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qu-BHPCDOek/

《我热恋的故乡》录影D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e8hQLaQapHU/

《我热恋的故乡》现场E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jvtn0Xc0wfI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