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金凤浩的名字我们很早就熟知的,他创作的一些歌曲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为传唱,比如《美丽的心灵》、《金梭和银梭》。八十年代后期,金凤浩与张丕基、冯世全、马骏英等著名作曲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投身于民族流行音乐的创作,与当红流行歌手们合作出版了一批当代流行歌曲。广受好评。
在1988年出版的《傻冒捞外快》这个专辑中,范琳琳演唱了张藜作词、金凤浩作曲的两首歌《四季歌》、《马路歌迷》;在1991年发行的地方风光音乐专辑《松花江圆舞曲》中,张藜作词、金凤浩作曲、范琳琳演唱的《雪爬犁》曾经传唱一时;在1991年,金凤浩还为首届山东渔民节盛会创作了《荣成渔民节之歌》,同由张藜作词、范琳琳演唱。
在1992年中唱上海公司出版发行的《红太阳》大联唱专辑中,范琳琳选唱了金凤浩与韩允浩在1966年创作的经典名曲《红太阳照边疆》,风靡一时。其后在北京东方影业公司发行的《群星颂巨人》专辑中,范琳琳再次完整地演唱了《红太阳照边疆》这首歌。1993年,中国之星为范琳琳制作发行四首MV,其中包括金凤浩在1971年创作的经典名曲《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
金凤浩创作的这两首伟人颂歌,曾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家喻户晓,红极一时,但随着八十年代的来临,又一度被主媒淡化,从九十年代开始,它再次兴盛,备受欢迎,直传唱至今。而范琳琳则非常幸运地,成为这两首歌的新一代演唱者,她的演唱版本经典流传,并被广大听众交口称赞。
曾经有一段时间, 我把范琳琳演唱的这两首歌混同为一首歌,同是经典名曲,同是延边人民、同是颂伟人,同是金凤浩、范琳琳,同发生在九十年代初的红歌潮......也就是最近几年,某一天,突然发现这是完全不同的两首歌啊,天!
综以上事实可知,范琳琳对作曲家金凤浩充满敬意,无论新歌,还是名曲,范琳琳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参与热情。而她的演唱,显然也深得金凤浩前辈的欣赏。
成长在新中国的金凤浩,他的音乐有着朴实诚挚的人民情怀,感天动地,源远流长;成长于继续革命年代的范琳琳,她的演唱洋溢着浓郁的社会主义色彩,春风化雨,朝气蓬勃,这使得金凤浩与范琳琳的跨代合作,和谐完美,流光溢彩。另外,从听众对范琳琳演唱金凤浩两首红歌的评论来看,很多人不仅对范琳琳的演唱衷心赞美,同时赞赏她尊重原创,即没有改歌词。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
劈开高山,大地献宝藏,拦河筑坝,引水上山岗,哎咳~
延边人民斗志昂扬,军民团结建设边疆,毛主席领导我们,胜利向前方。
纵览一下自八十年代“走下神坛”以来的情况,会发现很多红歌都曾经被改过歌词,有一些修改甚至于是创作者或原唱者本人的积极表现,比如《赞歌》、比如《美丽草原我的家》,而《红太阳照边疆》歌词还被蒋大为在2008修改过,不一而足。
在八十年代,很多著名歌唱家纷纷把经典红歌中的"毛主席"去掉,到了九十年代初,顺沸腾民意,假红太阳歌潮,范琳琳这一批流行歌手们,运用新的音乐语言,恢复了经典红歌的原貌,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然矛盾是不会消失的,随着阶层分化的加强,出于立场的需要,总有那么一些人,念兹在兹,要把红歌中的“毛主席”再次去掉。
《佛与魔的一段对话》这个文章给我一些联想,联想到这些年被普通民众广泛评价的,真党员与假党员。
郭松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族”认同,高于56个民族各自的文化认同,而“国族”认同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象征,就是毛主席!.....
如果有一天毛主席像不见了,将意味着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最终解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族”认同象征的消失,意味着各民族各自的文化认同将转化为各自的政+治认同,意味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解体!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照得边疆一片红,长白千里歌声嘹亮,海兰江畔红旗飞扬。
千条江河归大海,万朵葵花向阳开,延边人民纵情歌唱,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天安门上红太阳,光芒万丈照四方,站在边疆望北京,心潮澎湃情意深长。
万支赞歌献给您,颗颗红心向着党,各族人民紧跟您,奔向胜利的前方。
啊,毛主席,我们无限热爱您,您的教导牢记心上, 延边人民热爱您,我们前程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