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心愿
铁血子孙 2020-12-26

         1999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发行了两张CD《西北风》,由原大木仓国际声像艺术公司老板刘伟仁任统筹,唱片中的音乐资源显然出自当年的大木仓。虽然整个专辑在捡歌、选择演唱版本以及文案制作方面等颇有遗憾与不妥,但令人惊喜的是大碟中出现了一首范琳琳演唱的《心愿》,而这个版本的《心愿》似乎并未在此前的音像市场出现过。

        这个《心愿》可以称之为迪斯科版《心愿》,其与范琳琳在1988年公开演唱的《心愿》有所不同,主要是编配的不同,据说这个编配人是曾经活跃在中国音像界后英年早逝的音乐人大宝,他的编配一向以激烈动感著称。与其编配意识相应,范琳琳的演唱也独特鲜明,激烈、奋进、朝气蓬勃。

        范琳琳当年在大木仓录制的歌曲大多是由朱一工制作的,后来大木仓解散后这些原音资料包括未及发行的歌曲都由刘伟仁保管,对这些资料的详情老刘或许不明其中就里,所以造成1999《西北风》双CD中的一些错误,比如非西北风歌曲被收入、非合适演唱版本的选择等。当然,托老刘的福,被雪藏十年后的迪斯科版《心愿》才得以面世。

        迪斯科版《心愿》的出现,使我对《心愿》首唱者的探佚出现过反复。音乐人伍嘉冀也曾经是当年大木仓音乐沙龙的常客,1987年朱一工曾经公开倡导要摒弃港台化抒情,开辟中国民族音乐流行风,不久便得到各音乐人积极响应,而伍嘉冀的作品《心愿》是否也曾提供给大木仓,然后就有了范琳琳最早的演唱版本?

        不过,对于《心愿》的首唱,范琳琳已经有过明确回答:《心愿》不是她首唱,是谁《首唱》她不知道,呵呵。更有意思的是,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声明,《心愿》是他或她的首唱。不过,据朱一工说,《心愿》的首唱者是张蝶,然而张蝶首唱版的《心愿》迄今未见承载资料。

        与其它西北风歌曲首先从音像市场开始流行不同,《心愿》似乎与电视更有缘分,比如范琳琳,曾经在1988年CCTV宁夏自治区成立三十年大型晚会《绿色的黄土地》演唱《心愿》,1995年CCTV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再次演唱《心愿》,2009年CCTV大型歌会《歌声飘过60年》,范琳琳再再次演唱《心愿》,2011年CCTV天天把歌唱专为范琳琳录制了一个华丽舞台版《心愿》。

         那么,当年是出于何种考虑,迪斯科版《心愿》被大木仓雪藏?也许它是为《绿色的黄土地》录制的,但因为节奏感太强不符合央视的和谐审美,所以后来重新制作,并成就了范琳琳经典版《心愿》,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如果大木仓能及时发行迪斯科版《心愿》,这首歌会首先风靡音像市场传遍大街小巷吗?出发时的风向决定了出发后的方向,《心愿》不是通过音像市场流行而是通过电视晚会发扬光大,后来伍嘉冀的作品更多地受到央视的青睐,这一切是否包含某种宿命呢。

        1988年青歌赛现场,付笛声和黎光先后演唱的《心愿》都给观众留下很好的印象,不过从公开的演唱顺序来看,排在前面演唱《心愿》的可能是韦唯,韦唯的《心愿》似乎准备在1988春晚演唱,但后来只收录在1988春晚歌曲磁带中,那时候的春晚制造者们还不敢贸然把西北风请进除夕之夜,而一向与电视晚会有缘的韦唯,却未能与很有电视缘的《心愿》汇合,还真是件不好理解的事。不过我感觉《心愿》也不一定是韦唯首唱,如果是的话,按她的性格,特别是她近几年的行事作风,她一定会毫不客气地说出来的,呵呵。

       《心愿》这首歌几经演唱后来成为范琳琳的重要代表作,这一切是否与时运有关?西北风女王驾到,诸神让路,没什么道理可讲,O(∩_∩)O~。曾经,各种版本的《心愿》都使我们精神振奋,后来,当西北风吹过,喧嚣归于平静,再听这首歌,最经典的演唱者就只有范琳琳,范琳琳的《心愿》是唱出来的,而别人的《心愿》是喊出来的———据说,搞声乐者,最忌讳喊。

          范琳琳的《心愿》不仅在电视晚会威风八面,在她的根据地流行音乐市场,同样保持着相当的人气,1988电视晚会《绿色的黄土地》之后发行了磁带《铺天盖地的西北风》,籍着西北风的声势这个磁带热卖一时;1991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发行的经典系列磁带《陕北1991》再次收录范琳琳经典版《心愿》;1999年,迪斯科版《心愿》假中唱上海《西北风》大碟首见天日;2010年,DMC唱片公司为范琳琳录制了世纪再生版《心愿》。

       《心愿》这首歌,对中国社会的持续影响是深刻而热烈的,特别是受过红色教育的一代人,那音乐,那演唱,特别是那歌词,绝对是,浩然正气满乾坤,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1987年,随着范琳琳《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热恋的故乡》大流行,标志着“中国新音乐—西北风”正式形成。自1978年以来,抒情歌曲、甜歌小调及其它“靡靡之音”在经过十年的繁荣之后,真正能够展现中华民族精神气节和改革开放时代风貌的流行歌曲终于出现了,生动励志又颇富哲理性的歌词,积极昂扬且不失亲切感的音乐,充满活力并鼓舞人心的演唱,它是民族的也是流行的,它使流行歌曲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巨变—流行歌曲不止于用来谈情说爱,它同样能够表达深刻的人文关怀,流行歌曲不再局限于年轻人,它应该也可以属于社会大众。

       当年我打起腰鼓诉说心愿,纯朴的人们翘首期盼,心灵在播种着富强的梦幻,翻身的土地争奇斗妍,虽然严冬太久,冷却了激动的笑颜,挺立的依然是泰山,永恒的依然是春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以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等为代表的世界知名科学家,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突破重重险阻战胜种种困难,从世界各地纷纷回国,誓以拳拳赤子之心报效国家。在苏-联老大哥背信弃义、美-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的核威胁的国际背景下,在国家经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们不计个人荣誉得失,豪情满怀,积极投身科研事业,经过艰苦卓绝的开拓与奋斗,终于自主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两弹一星,开创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丰功伟业,奏响震撼人寰的东方巨响,奏响蛟龙腾飞、飞天圆梦的中华民族壮歌。

        几辈人前赴后继探索明天,坎坷的道路汗浸血染,巨龙将要起飞的时刻,沉重的翅膀诉说艰难,重振万里河山,这是我中华的心愿,燃烧的永远是热血,不朽的永远是信念。

        是否可以这样说:从文化效应和历史影响来看,1987掀起的中国歌坛西北风大流行好比当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原子弹!

        最近,我经常收看漾泉电视台每晚黄金时间重播的重大革命史诗电视连续剧《东方红1949》、《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兴致盎然感慨良多,开国大典前夕代表们讨论国歌时主席说的那句话犹在耳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句话过时了吗”。在今天的社会,它依然使人,听之震耳欲聋,思之惊心动魄!

        有年轻一辈说,《心愿》中唱到的那些理想如今都已经实现了——真的,是这样吗?

                                     任志萍 作词 
                                     伍嘉冀 作曲
                                     范琳琳 演唱 

                          当年我打起腰鼓诉说心愿, 
                          纯朴的人们翘首期盼, 
                          心灵在播种着富强的梦幻, 
                          翻身的土地争奇斗妍, 
                          虽然严冬太久,冷却了激动的笑颜, 
                          挺立的依然是泰山,永恒的依然是春天。

                          几辈人前赴后继探索明天, 
                          坎坷的道路汗浸血染, 
                          巨龙将要起飞的时刻, 
                          沉重的翅膀诉说艰难, 
                          重振万里河山,这是我中华的心愿, 
                          燃烧的永远是热血,不朽的永远是信念。 

                          我们对着太阳说,向往不会改变, 
                          我们对着长江说,追求不会改变, 
                          我们对着大地说,贫穷总会改变, 
                          我们对着黄河说,生活总会改变。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