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思念(1987剧场版)
铁血子孙 2019-03-21

        1987年,北京电视台录制了约四十五分钟的《谷建芬作品音乐会》北展剧场实况,后来这个节目在CCTV《百花园》节目中播放过几次,当时看这个节目的时候,范琳琳《思念》、刘欢《绿叶对根的情谊》给我印象最深刻,因为这两人1988年正当红极一时,其他就隐约记得朱逢博、郑绪岚、张也?李杰?最后的两个节目印象也很深,一个是刘欢领衔几位歌手演唱的《世界需要热心肠》,另一个是谷建芬亲自演唱的一首歌曲《歌声将伴你归去》。

       当时电视节目时间短,给予流行音乐的篇幅更有限,不可能把音乐会的全部实况都录制或播出,这个音乐会究竟还有多少内容,一直是个谜,后来偶然看到的几篇文字报道也很简洁。前一阵小迷同学在网络旧货市场淘到一张1987年6月《谷建芬作品音乐会》节目单,使得我们可以对当年的这场音乐会有更丰富的了解。

       音乐会由大木仓中国国际声像艺术公司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朱一工与(谷建芬的丈夫)邢波任音乐会导演,《音乐会》汇聚了当时名噪一时的“京城五大配”,李黎夫、温中甲、张小夫、徐沛东、史志有。能把这些流行精英汇聚并参与谷建芬音乐会,朱一工居功甚伟,也正是因为大木仓因素的有效参与,使谷建芬艺术因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节目单展示的演唱会内容全面反映了1987之前谷建芬的音乐艺术硕果,北京电视台的实况录像仅包含其中三分之一内容。朱逢博、施鸿鄂夫妇演唱四首歌曲,李谷一演唱三首歌曲,郑绪岚演唱两首歌,这四位被署名为著名歌唱家。这是一个分水岭,当一个艺术人被“著名”或被“歌唱家”之时,说明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或即将过去。

       万山红、张也都有两首歌的演唱份额,但没有被“著名或歌唱家”包含,如果放在二十年后的歌坛,这种发声方法者会一概被分类为“歌唱家”,哪怕她只是刚刚出道,而相对者,所谓的“通俗唱法”,则无论年龄多大,名气如何,一概被称为歌手或歌星,呵呵。

       属于前八十年代的谷建芬流行佳作在演唱会上集中展现,《兰花与蝴蝶》、《那就是我》、《校园的早晨》、《妈妈的吻》、《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清晨我们踏上小道》,等等。

       谷建芬班的优秀学生大都参与了演出,时延燕、毕人飞、段品章、丁小青均有独唱机会,这四人在当时的音像市场上都小有名气,但后来随着大歌时代的到来,他们都先后消失了。李杰、刘欢是两颗冉冉升起的红星,颇受朱一工、谷建芬的重视,在演唱会上风头出尽,独唱、合唱穿梭来往,忙的不亦乐乎。有创新才能发展,不然只能昙花一现。

       一批曾在电视节目中给人良好印象的歌曲也出现在节目单中:《世界需要热心肠》、《祖国你听我说》、《我多想唱》、《男孩》、《火锅姑娘》等,然这些歌曲在八十年代中期的音像市场上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流行歌曲。这种情况表明,谷建芬歌曲正与“流行”拉开距离,若不改革,可能被音乐潮流边缘化。

       可不可以这样说,正是与大木仓的合作,使谷建芬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在此前及其后大木仓发行的一系列畅销磁带中,李杰、时延燕、毕人飞、段品章、丁小青、以及李勇、刘欢等,粉墨登场,展现出勃勃生机。

      1987《谷建芬作品音乐会》是一次成功的强强联合: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提供“原料”,歌曲+演员,而大木仓仿佛就是一座加工厂,通过朱一工等人的精加工,为歌迷奉献了一场音乐盛宴,—— 对谷建芬声乐艺术以科学总结,并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大木仓与谷建芬的合作还体现在毛阿敏与胡月的合唱,《采蘑菇的小姑娘》、《什么也没有说》两首歌。胡月不是谷建芬的学生,其能够参加演出应该也是朱一工的举荐,胡月因在大木仓发行歌曲磁带,在1987年开启好运。

      《什么也没有说》是CCTV在1987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九州方圆特别节目—天府之梦》歌曲之一,如今在网络上还能看到毛阿敏在《天府之梦》中独唱《什么也没有说》的视频,当时的毛阿敏还只会抑着嗓子轻轻地唱,舞台动作也保守规范,整体感觉有点苏红味道,而《什么也没有说》这首歌其实与《思念》是同类型的歌,作为谷建芬得意弟子的毛阿敏面对新创作歌曲,没有更好的想法,谷建芬似乎也没有。

       通过客观比较,不难得出结论,后来1988春晚毛阿敏大气派的《思念》以及之后的演唱风格树建,显然得益于1987《谷建芬作品音乐会》的演出,她找到了榜样、学会了思考—— 那就是范琳琳、以及范琳琳的《思念》。

       初到北京不久的范琳琳,以大木仓歌手的身份参加演出,不仅演唱了新歌《思念》,还与王雪合唱了《我多想唱》,并参与合唱歌曲《我的小花》。后经大木仓的打造,范琳琳、刘欢成为首屈一指的红歌星,引领了中国歌坛的西北风。

      节目单中没有看到《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应该是在演出即将举行之际才决定加进去的,这也印证了后来范琳琳的说法:《思念》和《绿叶对根的情意》是被众多大腕扒拉来扒拉去最后才轮到她和刘欢两个无名小卒这里的。而正是这两首歌,为谷建芬声乐艺术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

      后来这些年经常在类似《歌声飘过几十年》这样的大型演唱会上,看到范琳琳与当年参加《谷建芬作品音乐会》的那些大腕同台演出,他们各自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回首往事心中有什么?呵呵!

       范琳琳的《思念》没有遵循谷建芬的要求,没有按照《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风格去唱,而是汲取现代流行歌曲的精髓,创造性地以赤子纯情都市曲风来演绎,不仅取得极好的剧场效果,并引起北京音乐界高度关注

      北京电视台录制播出《谷建芬作品音乐会》节目时,仅选取了其中三分之一内容,其中就包括范琳琳《思念》,可见范琳琳的这个现场演出如何深得专家及业内人士青睐。而后来流行的磁带版《思念》(收录在1987大木仓合辑《雪城》中),也证明范琳琳的演唱深得民心。这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吧。

       目前在网络上,范琳琳《思念》是1987《谷建芬作品音乐会》唯一可以看到的节目。作为一个生于七十年代,见证过八十年代流行音乐风起云涌蒸蒸日上的过来人,我很想看一下1987《谷建芬作品音乐会》全部现场,虽然这个愿望是不现实的。

        附加题:看到《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想起歌词,那句“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突然感觉好多年不提实现四化了,是不是早已经实现了,而我还不知道呢......


                                 乔   羽 作词

                                 谷建芬 作曲
                                 范琳琳 演唱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不知能作几日停留, 
                     我们已经分别太久太久,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你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 
                     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 
                     难道你又匆匆离去, 
                     又把聚会当作一次分手。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