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书学随感 11 - 古代书论推介 6 -王僧虔 -《书赋》、《书

书学随感 11 - 古代书论推介 6 -王僧虔 -《书赋》、《书论》、《笔意赞》

          王僧虔,南北朝,山东临沂人。官至尚书令,侍中、丹阳尹。此人通文史,谙音律。工书法,其书享誉当时。瘐肩吾《书品》赞其书乃“雄发齐代”。具代表性的书论有《书赋》、《书论》、《笔意赞》等。书法创作方面的理论问题,在南北朝之前是没有提到或者是没有明确提到过的,到王僧虔处得以弘大,显得更加明确和成熟。今天要谈的,在以下推介的三篇书论中加以佐证。

          陆机《文赋》谈的是文学创作,而王僧虔的《书赋》讲的就是书法的创作,二者都是谈有关书作者在的形象思维活动中难以把握和难以表现的意象的思维活动,《书赋》一文开头就提出:“情凭虚而测有,思沿想而图空”。用语之贴切,描述之详尽,后来者无出其右。

          再看其所撰的《书论》,提出了“天然”与“功夫”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就是后来以“神品”和“能品”来评书乃至评画的滥觞。文中同时提出了“力”和“媚”这一概念。可见,这一概念的提出,丰富了书法的美学理论,开后世之先河。

          《笔意赞》提出书法艺术的“神彩”与“形质”。意在要求书作者要注重书法的“神彩”,否则,“形质”就成了没有生命的死了的线条。但注意,文中并无轻视“形质”之意,而提出二者“兼之”,这一观点的提出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唐张怀瓘《文字论》说:“深识书者,惟观神彩,不见字形。”这完全是王僧虔“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学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王僧虔的书法理论及书法美学新思潮,用文字作了精辟的论述,在六朝时期乃至今日,对书法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所作出的贡献是相当突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书法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同样,书法理论是整个书法理论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当尚书之人在习书遇到瓶颈难以突破之时,我建议暂时放下手中的笔,读读古人留下的经典理论,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