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书学随感 - 13 - 谈谈书法学习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环节 (

书学随感 - 13 - 谈谈书法学习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环节 (1)

           首先,来谈谈书法的“入门”。其实,学书法的整个过程最难、而且最容易产生偏差的阶段就是“入门”的阶段!也即所谓的“第一口奶”。”第一口奶”要是喂错了,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发育和成长”。

           怎样吃好这“第一口奶”,就成了学书之人要想在书法上“有所造诣”的先决条件。反观当今书坛这么多的“怪胎”,究其本也就是这“第一口的奶”吃错了!遗传基因出了偏差,发育会好吗?说白了就是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营养”不良的话,那就废了。

           纵观历代有成就的书法大家,他们的学书历程开始的第一口奶,值得我们后人深刻的去探究和反思···。不要看其后期已形成的个人风格,而是要看其骨子里的东西。个人的书风是后期诸多因素使然,但在个人书风形成之前,各家的“第一口奶”对其书风的影响之深刻,可以说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书法千变万化的是其形,唯一不变且不可变的是“用笔”,这里的“笔”即指“笔法”也即是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所言:“结字应时而变,用笔千古不易”,也就是说书法有它自身“本体”的东西,它是“源”,即“源头”。不要光顾着“流”,那将本末倒置,一事无成!而要“寻流朔源”才不至于步入邪道。

         “ 笔法”的丰富和完善以汉、魏晋时期为要,至唐“法”极。说到这,书法的承袭脉络想必大致比较清楚了。初入门的书法爱好者,具体学哪一“家”,我认为:要看每个人的个性喜好,然后选某“一家”的法帖,强化练习三、五年不等,达其精,然后可考虑比较宽泛的、有选择性、针对性的遍涉诸“家”之长,为往后的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提供本人选帖及学书的体会,不尽正确,交予同好及初学书法的朋友互相交流,不到之处望指正。

        专攻楷书的话首推:欧阳询的虞恭公碑。理由:法度具备而不会落入馆阁体一路。

        想在行书方面发展的话:得首先入行楷,推荐隋智永的真草千字文。理由:楷、行兼得,转行书较容易。

        草书首写小草,当推智永真草千字文草书部分。理由:草法直承二王,而且规范。

        隶书:首推乙瑛碑。理由:汉隶的规范和成熟之作。

        篆书:推荐峄山碑。理由:标准的秦篆,汉篆的前始。

        下一篇想和各位道友谈谈学书法的第二阶段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也希望同好踊跃提供更好的学书经验和方法,精益求精,共同提高。


推荐文章
评论(1)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