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学期第三次读书会,于2025年4月2日星期三晚六点至九点在513B教室举行。本次参与读书会的成员是罗祖兵教授和全体在读硕博研究生。本次读书会的内容为舒尔曼《实践智慧:论教学、学习与学会教学》第8—15章。本次读书会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领读汇报。先由2023级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刘美辰分享第8—10章的内容:第8章《实践智慧:如何处理医学和教学中的复杂性》,作者首先提出教学和医学中的复杂性如何得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作者描述了医生诊断疾病的过程,揭示了医学中的实践智慧。随后作者指出与医学相比,教学实践面对的任务环境更复杂。作者在此用三个教学案例证明教师在处理课堂生活的复杂性时体现了其实践智慧。再次作者认为我们要尊重实践智慧,明智的实践总是变化不定的,这些变化是对学生的多样性、学科内容的序列、信奉教育哲学的多样性和采用的教学风格的回应。最后作者指出教育研究者的使命是废除不假思索地对复杂困境给予的简单处方。通过对专业实践世界进行持续的研究,从而了解所有方面,让实践智慧丰富我们。第9章《教育中的探究原则:一种新的概述》,作者首先检视了当代教育研究的基本框架,认为其维度包括:问题、环境、研究者、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其次作者认为研究和人类其他探究世界的活动相比,它的真正区别在于,研究是“严谨的探究”,具有仔细检视过的论据和不断消除或控制错误的决心。通过这种探究得出的结论可以经受住其他研究者的严格检验。最后作者探讨了实验研究法和相关分析法之间,量化研究法和质性研究法之间的差异和分歧,探讨概化研究法、教师研究和设计实验,认为我们应该从大量现行方法中遴选出更为严谨的折中方法应用于研究项目。方法并不仅仅用于研究,还可以用来指人们的教育。第10章《孤独地教,共同地学:新改革的必要议程》,作者首先对1982年的改革中的关键性假设进行了说明,随后参考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关于人类思考和行动的原因的解释,认为教师是复合理性和集体理性的,教师学习和教学需要合作和共同体。接着作者用几个教师在经验中学习的案例指出个人是有局限性的,当个体单独工作又想清楚地明白复杂的世界时,从经验中学习是很困难的,一个解决的办法是变独立工作为集体合作。最后作者说明集体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管理委员会,它是许多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的组织,包括有形学院和隐性学院,两者都利于克服个人合理性方面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教师从经验中学习。
接下来,由2023级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黄之玥领读第11—15章的内容:第11章《教师评价的两难问题》,Shulman发表对教师表现性评价的看法:(1)各种测试只是教师能力的一些指标而已,但我们的时代视其为结论性的证据(2)建立一种过程性的教师评价,包含教室内外广泛的评价场景与方式(3)成长记录袋的好处。教师评价存在基本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首先讨论什么是好的教学。它常常与特定的内容相关联,并发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它不仅仅是教师行为,还是在特定场景下,考虑到学生、目标、内容等方面问题的思想与行动,各种评价方法要明智结合。Shulman在对通过成长记录袋形成的文本印象及对于教师评价新策略的目标进行仔细分析后,认为要将成长记录袋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结合课堂观察、辅之以一套新型笔试,能够给教师赋权增能,从而迈向更好的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和学习。第12章《缺陷的弥合:教育改革阶段的教师评价策略》与11章内容和结构大体相似,作者主要阐述产生于专业教育计划中的知识增长的教师知识概念,以及教师评价项目中正在出现的兼容策略;以学科教学法知识为例阐释:教师必须找到有效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其观念;并且介绍教师评价过程的一系列评价技术。第13章《教学研究:一种历史与个人的视角》,Shulman重新回顾了关于教学领域的研究,讨论了教学的认知、行为、道德方面是如何可以被理解为完全兼容的和相辅相成的。作者介绍的现代教学研究范式主要集中于过程一结果研究(process-product research)、教师思维研究和背景和文化研究三个方面,但在研究范式中存在着一种“缺失的范式”,即内容、本质、教授和学习的课程——学科内容丢失了。第14章《教师成长记录袋:一项理论性行动》,Shulman重点介绍教师评价项目的工作、形成一种有关教学实践性质的理论性主张、介绍成长记录袋策略应用以应对教师评价去情景化问题,同时Shulman也对之前该评价模式中有关教师造假的批评做出了回应。最后,作者对比了成长记录袋在应用中的优势与劣势。第15章《ARISTOTLE是对的:关于知识和教育学》作者回顾自主学习的亲身经历和他对新教师学习如何教学以及有经验教师的有效教学实践所作的研究、阐述主题知识对帮助教师找到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教学法的特性,以及描述其所期待的通识教育的前景。作者认为研究的问题并不仅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且应该包含个体本身内在的差异;不仅要对问题有广度和深度的理解,同时要有对问题种类、特征的理解;应该基于多重视角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理解教学的核心要素包括主动性和提供给学生可接受的解释;学科教学知识使得从事其中相关领域的教师能够和那些外行区别开来。Shulman呼吁教师要在Bloom教育目标分类的六层基础上达到第七层——一种关于教育性的理解,把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
第二环节,读书分享。在读硕博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阅读心得体会,与大家展开交流和分享,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教学智慧、实践学习、群体警觉、教师心理分析、教学等待、研究要以问题为起点、学习需要聚焦复合理性和集体理性等。与此同时,每为同学还分享了本周自己阅读的论文。
第三环节,梳理总结。由罗祖兵教授对本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罗老师首先指出本书作者写作时使用了叙事型的论证方式,由故事引出观点,可读性、理解性较强。其次罗老师结合书中内容围绕“教学与医学的差异”“保守性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等待时间”“关键时刻”“教学的复杂性和非预期性”“教师集体合作”等方面交流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罗老师提醒同学们撰写论文时要注意引用书中作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