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2025年春季学期第四次读书会
luozubing@126 2025-04-10

  

       2025年春季学期第四次读书会,于2025年4月9日星期三晚六点至九点在513B教室举行。本次参与读书会的成员是全体在读硕博研究生。本次读书会的内容为舒尔曼《实践智慧:论教学、学习与学会教学》第16—23章。本次读书会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领读汇报。先由2023级学校课程与教学博士研究生马超伦分享第16—19章的内容:第16章《JOSEPH JACKSON SCHWAB》,首先讲述了施瓦布作为一位卓越教师的影响力和教学方法,强调了他如何通过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和深度讨论策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深度学习,并阐述了他对通识教育的见解。为了应对课程结构挑战,Schwab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生物学课程视角:细胞视角(蓝本);有机体视角(黄本);生态系统视角(绿本)。Schwab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看法十分有启发性,特别是他对单一理论解决方法的质疑以及对教育要素的看法。Schwab在教育实践中强调不应依赖单一理论,他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会导致对教育领域的窄化和对重要元素的排除。他提出了教育的四个关键要素:课程、教师、学习者、环境。Schwab的教学概念强调共同体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一项共同的事业。第17章《宁静的海洋,幸运的飓风》,Shulman对教师教育现状的批判态度是他希望通过引入文学元素和哲学思考来推动教师教育向更具挑战性和反思性的方向发展。舒尔曼认同Buchmann布赫曼和Floden弗洛登对教学和教师教育讨论的批判,并强调教师在政策与实践间的张力角色。同时,舒尔曼提倡发展以案例为核心的全新教育学方法,并描绘了一种反补性的教学图像,强调希望和智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隐喻和比较,深入探讨了哲学家在教育和教师教育领域中的独特贡献,以及当前教师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少即多”理念的进一步指出“少即多”不仅强调少比多更有价值,而且强调少比多更复杂和难以学习。强调教师在这一理念下的角色转变,从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Zipf定律指出,在语言中,单词使用的频次与其音素复杂度成反比,越是中心或核心概念,其模糊性、复杂性和难以捉摸性越高。最后讨论了教育和医学领域中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处理,以及这对教师和医生工作的影响。第18章《教学即共同体财富:终结教育上的孤独》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孤立无援感,以及教学被视为共通性、技术性行为,而非学科共同体的核心组成部分。不同学科间教学评估的同质化,忽视了学科特性,未能充分体现教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针对此舒尔曼提出三项举措:重建教学与学科联系;显化教学丰富性:建立同行评议机制。第19章《教育中的案例: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当代取向》舒尔曼阐述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案例提供了反思教学经验的机会,并展示了教学的不确定性。他介绍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强调了案例应具备目的、机会、判断和反思四要素,以及教师从案例学习中需经历行动、反思、合作和共同体四个心理过程。

       接下来,由2023级学校课程与教学博士研究生肖越分享第20—23章的内容:首先,在“学习者共同体和教师共同体”章节中,文章详细阐述了学习者共同体的概念、背景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习者共同体强调通过协作、共同探索和知识共享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通过加州奥克兰的生物课单元学习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者共同体如何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基准点课程、分组研究、知识整合与展示等阶段,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技能的提升。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学习者共同体模式对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即从控制者转变为引导者,支持学生在不确定的学习路径中探索成长。接着,“专业发展,从经验中学习”章节强调了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教师学习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幽默故事和深入分析,指出教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专业活动,要求教师具备实践智慧并不断从经验中学习。文章提出了教师从实践中学习理论,再将理论用于实践的方法论,以及学生和教师有效且持续性学习的五项原则:主动、反思、协作、情感和共同体或文化。这些原则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理论、实践与专业人员的教育”章节中,文章回顾了Dewey关于专业及教师教育专业教育模式的观点,并批判性地提出了当代专业教育的综合视角。Dewey强调教师教育应包含理论性和实践工作,借鉴更成熟专业的教育模式。作者进一步指出,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张力,需要专业人员找到平衡。同时,专业共同体在维持实践标准、促进知识共享和批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最后,“推崇人文学科”章节强调了通识学习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作者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教学原则,包括行动、反思、合作、激情和共同体,并特别推崇案例教学法在沟通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通过服务学习和编写案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文学科,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这四个章节围绕教学、学习与专业发展,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共同体的全面框架。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理论,还为我们指明了实践的方向,强调了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以及学生深度学习和社会互动的必要性。

       第二环节,读书分享。在读硕博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阅读心得体会,与大家展开交流和分享,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教师教育、“少即多”、“zipf定律”、案例教学、学习者共同体和教师共同体、专业发展、推崇文科等。与此同时,每为同学还分享了本周自己阅读的论文。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