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2025年春季学期第八次读书会
luozubing@126 2025-05-16

       2025年春季学期第八次读书会,于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晚6点在田家炳楼513B教室举行。本次参与读书会的成员有:罗祖兵教授的全体在读硕博研究生。本次读书会的内容为多尔的《后现代与复杂性教育学》剩余的第20-26章。本次读书会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领读汇报。由2022级学校课程与教学博士研究生向诚娜分享第二十章到第二十二章的内容:在第二十章中,作者认为,传统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的权威背替代,是由于医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许多医学教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项重大转变是认知由模式转向隐喻。然后作者提出了混沌理论,意在鼓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带着不同的透镜去看待现代主义存在方式,接着提出了复杂性与复杂性思维,能够帮助教师从关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从新视角来看待问题。在复杂思维中,需要放下自大的心态,用谦卑的心态来与他者共存,并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将其视为一种转变的工具。在第二十一章,作者认为传统的“教”是“给”,导致常规科学家的视野比较狭窄,思路比较守旧,并提出思考和学习是两回事,认为应该要再造知识,那么教师不仅需要了解所教知识的领域,还需要了解学习者;并且他必须知道如何帮助学习者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去操作。第二十二章,作者提出了非线性模式的培养,从中作者提到了自己在几个阶段的做法,并得到自己的教育信条是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而是要求学生暂停对那份权威的怀疑,和教师一起去探索将要经历的一切。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所给的建议的意义,而且欣然接受学生的质疑,和学生一起思考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并提出在基于非线性的课程设计,可以保持知识的活力,防止它变得呆滞。还比较了线性模式与非线性模式。作者在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中采用非线性模式,得到的启发是:使各个概念尽可能连贯,不仅对于任何深刻的、有意义的理解过程,而且对于超越接受性而达到参与性的意识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体验被上升为“一项经验”时,学科就具有了生命力。本章最后多尔教授的两名助教郑•克苏和王红宇分别写出了自己在参与非线性模式教学过程中的感想与认识。

       接下来,由2024级博士研究生郭俊楠分享第二十三至二十六章的内容。首先她介绍了第二十三章“课堂管理——制造‘适量的’干扰”。传统课堂管理受宗教改革和科学管理运动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主导控制”为特征的“集中控制”模式,这种模式压制学生主动性,使课堂沦为“单向灌输容器”。基于杜威的互动控制理论与混沌理论,后现代视角提出“耗散控制”理念,强调通过“适量干扰”激发师生、学生与情境的多元互动,形成自组织学习秩序。例如,小学阅读课引导学生从次要人物视角重构情节,触发认知图式更新;列队活动中通过多元阐释实现“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学习过程,印证了动态互动中自发涌现秩序的可能性。在第二十四章“从历史的角度看方法及其文化”中,郭俊楠梳理了教学方法从16世纪雷默斯“方法崇拜”到20世纪泰勒原理的标准化历程,批判了传统方法对个体创造性的束缚。她重点介绍了杜威的“方法革命”:杜威反对“固定步骤”,提出“方法的互动性”,主张通用方法提供经验框架,个人主动性结合具体情境创新。混沌理论进一步支持“方法的递归性”,强调教学目标应在师生互动中动态生成,而非机械执行预设程序。第二十五章“富有精神的教学理念”中,郭俊楠分享了教学的本质是“精神性的互动”,并介绍了后现代课程的“4R”与“5C”框架:4R标准:丰富性(跨学科议题)、关联性(知识与现实联结)、循环性(螺旋式反思)、严密性(批判性对话);5C框架:从“课程”动词化(currere)出发,融合复杂性、宇宙论、对话、共同体,构建动态课程观。她认为教学需注入生命活力,如怀特海批判“方法中心主义”时指出,文学课应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情感而非机械分析语法,体现知识的生命价值。最后,郭俊楠结合中美教学案例介绍了第二十六章“4R的运用”:丰富性:中国高中英语“句子传递”活动中,学生自发创造非线性路径,印证“干扰即创造力来源”;美国阅读课鼓励反派视角重写故事,深化叙事分析。关联性:排队教学将身体动作与数学规律结合,同时呼吁课程融入《西游记》混沌哲学等本土文化,构建“文化根系”。循环性与严密性:通过“每日排队模式回顾”培养反思能力,以“文化差异对幽默的影响”讨论示范质疑精神,体现逻辑严谨与批判性对话的平衡。汇报结尾,郭俊楠分享了书中金句,如“控制的结构从互动中出现,需‘适量干扰’激发活力”“教学的目的是探索学科观点并互联知识点”等,引发与会者共鸣。

       第二环节,读书分享。与会硕博研究生根据书中的内容,依次分享自己的理解,或提出需探讨的问题。读书分享主要围绕“隐喻”、“复杂性思维”、“非线性模式”、“在课堂管理中制造适量干扰”、“精神互动”等理论中的金句提出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同学们还推荐了自己本周阅读的论文,拓宽了大家的阅读视野,相互提供了新颖的思考视角。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