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俚人首领资料集一
guoanyin@126 2018-09-29

一、陈文彻      

《南史》称,陈文彻是西江俚帅,西江即今广东肇庆一带,陈文彻便是那里俚人的首领。梁大同年间(535~545年),文彻率众出攻高要(今广东肇庆),时左卫将军兰钦正率兵镇压桂阳(治今湖南郴州)、阳山(治今广东阳山)、始兴(治今广东韶关)叛蛮,因往击陈文彻,文彻兄弟二人被擒,遂降于广州刺史萧劢,官至南陵太守。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乱后,陈文彻引兵出援台城(在今江苏南京),(注:《梁书·侯景传》卷56,第844页。)他归顺于梁朝后,并为之出力参与平定侯景。

 

 二、谈殿

隋唐时期广东的粤西一带俚僚人酋帅,活跃区约为现广东的信宜市南部、高州市西北部、化州东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流容县东南部,是众溪垌中,俚族的土著人酋长。隋朝初期开皇十年(590年),陈龙树逃往泷州西山(广东信宜思贺一带)。谈殿闻讯,带领本垌垌丁接应陈龙树回怀德县(广东信宜池洞)避祸。后谈殿又护送他到安州(今钦州)投靠宁猛力。谈殿在泷州陈氏溃败后,联盟云雾、云开大山中的垌主酋长,潜代了陈氏的怀德山区的传统势力范围,并向南拓展至高州、罗州(化州、廉江),西南拓展至合州(北流)一带,成了俚酋的大渠帅。
      唐朝武德六年(623年),钦州总管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李渊以道远劳人为由不受。引至岭南众酋长的不满,认为朝廷拒收礼是将要出兵攻打岭南了,宁长真与谈殿、冯暄等人商议要反唐,南合州刺史宁纯因忠于唐而反对,宁长真与高州首领冯暄、谈殿及越州刺史宁道明联合附近各溪峒首领围攻。   
     后来,宁道明被州人杀死,宁长真相继阵亡。于是,冯暄、谈殿大乱,为抢夺罗州地盘朋友反目,相互攻掠。直到贞观元年十月,唐太宗派遣员外散骑常侍韦淑谐和员外散骑常侍郎李公淹到来招抚,冯暄、谈殿等一齐投降,这场叛乱方能结束。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①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謩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徵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疠,山川阻深,兵运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②,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③。”太宗从之,岭表悉定。侍臣奏言:“冯盎、谈殿往年恒相征伐,陛下发一单使,今岭外帖然。”太宗曰:“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徵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乃赐徵绢五百匹。

三、陈法念
    南北朝梁朝人,是萧衍皇帝的重臣,祖籍鄢陵,徙居开阳乡(今罗太盆地)。交州李贲反叛,陈法念率兵随陈霸先攻打李贲,得到梁武帝萧衍的赏识,封陈法念为新、石二州刺史,封宋平郡公。(新州即今之新兴县,石州今广东省郁南县广西苍梧县一带。宋平郡在今越南北部。)后为地方俚僚土著拥戴,推为大酋长。后陈氏家族成为珠江南江流域最大的望族。
     泷州僚人陈氏豪门势力控制在(罗定盆地)泷水的平原地区,云开云雾两大山山脉的高山山区,永熙县境内俚僚交杂难于羁糜。泷州西山山僚依然未被王化,各洞僚各自为政,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蛮之荒忽无常者也。
     陈法念常常亲自率众入山与当地土著的俚僚酋长议事,争取支持,从永熙县的里五大山东川源设立了梁德县,上奏朝廷,推举当地土著的俚僚酋长担任羁糜县令。羁糜县设立,使各部族分治得以结束,推进了历史进程,使中原先进农耕得以引进,改变了刀耕火种方式,续渐步进了先进的封建农耕社会。 四、李光度
     俚人首领,俚人首领李光仕的胞弟,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七月:桂州俚人首领李光仕聚众反隋。桂州俚人成了一方割据势力,隋仁寿二年(602年)侯莫陈颖任桂州总管二十七州军事,他团结少数民族首领,“民夷悦服”,李光仕、李光度等众多各溪垌首领归附。始后安定了十数年,619年,隋朝灭亡,唐军南下,各溪垌首领劫掠,李光度成为溪垌最大渠帅。武德四年(621年)唐将李靖占领桂州,派人四出招抚岭南各首领。古昭州豪杰周孝谏率先授受招抚,接着高州冯盎、桂州李光度、钦州宁长真先后归附。唐朝初期,泷州、(南)扶州獠作乱,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 ,泷州、南扶州獠进犯桂州,朝廷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出等击平之。

五、宁道明
      唐武德五年,分合浦郡地置越州、南合州、姜州。宁道明为越州刺史,掌管合浦、安昌、大廉、高城、大都5县,境域包括今北海市和浦北、博白2县南部。   
      唐武德六年(623年),钦州总管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昆明、融州、象州等刺史亦进贡筒布,高祖以“道远劳人,皆不受。”当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高祖拒不收受之后,岭表俚僚酋豪族深感时局对他们不利,钦州总管宁长真、越州刺史宁道明、高州首领冯暄、谈殿便一起商议举兵反唐,但因遭到南合州刺史宁纯的极力反对,于是他们便与宁纯反目。   
     后来,越州刺史宁道明、高州首领冯暄、谈殿一起,联络附近各溪峒的少数民族首领,首先举兵反唐,并攻打宁纯从前亲手开拓的姜州。宁纯也不示弱,立即从南合州起兵救援,把冯暄等部赶走。武德八年,宁长真正式参与反唐,并与冯暄等攻陷姜州驻地的封山县城。武德九年五月,宁道明被州人卢南杀死。

六、冯魂
     冼夫人孙。 公元589年,隋灭陈,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并力劝独立,以保境安民。隋大军到了岭南边境,因畏惧冼太夫人,逡巡遥望,不敢进犯,于是遣使者示以陈后主降书和她所赠陈后主信物“扶南犀杖”。冼太夫人在确知陈亡后,召集首领数千人“尽日恸哭”,然后才归顺了隋朝。冯魂帅众迎(韦)光 。光击斩徐磴 ,光入,至广州。说谕岭南诸州皆定冯仆封“平原郡公”属“乡侯”,四品。

七、冯仆(550~584)
     字纯贤,号独统,冯宝、冼夫人的儿子。
    冯仆自小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仆幼年是在战乱中长大的,又深受其生母冼夫人言传身教的熏陶,所以仆年纪轻轻便能抚众用兵,智勇双兼。陈永定二年(558),其父冯宝去世。时值陈朝初建,岭南各地酋长互相攻击,掠夺奴隶和地盘,战乱不断。冯仆在协助其母冼夫人怀抚百越各部落,使战乱有所平息后,受其母亲派遣,不顾父孝在身,竟以九岁之幼龄,率各族酋长于此年十二月长途跋涉到丹阳(今南京市)朝贺陈霸先,以示高凉人民归附陈朝的意旨。陈武帝非常高兴,即封冯仆为阳春郡太守,其他酋长也得到羁縻封赏,岭南各州郡遂告宴然。   
     广州刺史欧阳纥是长沙郡(今长沙市)的地方豪族,其父欧阳顾曾在广州任刺史多年,其叔欧阳盛任交州刺史,另一叔欧阳邃任东衡州刺史。欧阳纥倚恃其家族的势力,常有忤逆朝廷之意。太建元年(569),陈宣帝陈顼即位后,为了削弱欧阳纥的势力,降旨将纥调离广州。欧阳纥不服,遂于九月宣布反陈。
      为了借助冼夫人的势力,欧阳纥于次年(570)二月将阳春太守冯仆诱至广州,肋逼仆与他一齐反陈。仆遣使密告其母,冼夫人立即发兵守境,并亲率各州郡百越酋长配合陈朝派来讨纥的车骑将军章昭达,内外合攻,全歼欧阳纥,救出冯仆,平定叛乱。
陈朝除了嘉封冼夫人功勋外,还以冯仆不为欧阳纥所诱逼,不参与叛乱,又机智地将军情报告冼夫人,使欧阳纥的叛乱未能得逞,因而封仆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郡太守。冯仆在治理石龙期间,政通人和,多有政绩。   
     陈后主至德二年(584),冯仆故世,享年35年。冯仆的夫人也姓冼,他们生育3个儿子:冯魂、冯暄、冯盎。隋仁寿元年(601)末,仆以母功赠崖州总管、平原郡公。

 

 八、宁宣
     南朝梁武帝时任定州 (今属广西贵港市) 刺史、陈宣帝安州(今广西钦州)刺史宁逵次子,安州刺史宁猛力胞弟。
南朝陈宣帝祯明年间(587—589年),宁逵长子宁猛力承袭安州刺史。宁猛力为了拓展地盘和扩张势力,利用当时安州附近的山区人民尚未编户入籍的历史空隙,首先派遣胞弟宁宣,领兵进驻今合浦县东北的大廉峒,动员那里的峒民下山编户入籍,创立大廉县。后来,陈后主便任命宁宣为合浦郡太守,掌管今广西的合浦、北海、浦北、玉林、北流、陆川、博白一带的军政大权,把持安州的东北部和沿海地区。  
     隋灭陈后,开皇十七年(597年)宁宣与其兄宁猛力一起附隋朝,隋朝后期,梁武帝的后裔萧铣为梁王。隋义宁二年(618年)四月,萧铣派遣张绣南下掠夺岭南地区,合浦郡太守宁宣与宁越郡太守宁长真叔侄二人被迫以地附萧铣。   
    唐武德四年(621年)九月,高祖以赵郡王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为行军长史,统十二总管之兵讨伐萧铣。十月,兵困江陵城,萧铣被迫出城投降。次年五月,李靖度岭至桂州(今桂林市),遣人分头招抚。宁宣、宁长真等立即遣使谒见,并以宁越、郁林、合浦等郡归附唐朝。   
    宁宣遣使谒见李靖之后病逝,高祖任命他的儿子宁纯担任新设置的姜州刺史,掌管封山、蔡龙、东罗3县,境域包括今浦北县大部、灵山县东南部。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