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知道这个IP的原因非常真实,是b站上它的同名曲占满了我的首页推荐。有好几个熟知的唱见都唱了同一首歌,于是可以说是怀着好奇的心,我打开了撒野的主题曲。
是一首不能称之为欢快的歌,以至于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这部作品是个很令人难过的高冷故事。
后来,它总是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也许是某个同人手书视频,也许是某处的好文推荐,又或者是坐地铁的时候旁边的妹子们兴致勃勃地探讨的时候漏进我耳朵里的只言片语。
于是终于有一天,我打开了小说。
节奏是超级慢的。要不是我有足够的耐心,我可能会选择关掉它。如果氛围有颜色的话,最前面的那部分就是钢厂天空的蒙蒙的灰色。因为养母的弃养而回到了出生地的蒋丞,就像一只无差别向人示威的刺猬一样浑身戾气。在孤身一人从大城市来到这个破败钢厂的时候,蒋丞是不知所措的,不知前途,也看不清未来。但他的骄傲和他的暴脾气依然让他向前来挑衅的人呲牙。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蒋丞认识了一个他看不懂的顾飞。他的名字足够让社会混混动手之前三思,却总在口袋里装一堆水果糖;他从不参加集体活动,却明明篮球吉他作曲样样都行;坊间明明盛传是他杀了自己的父亲,这样的人却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他神智发育看起来并不正常的妹妹。顾飞就像一道蒋丞书上解不开的难题,从一开始就分散了他的注意。
如果故事仅仅是顾飞给了没了家的蒋丞温暖,那撒野恐怕就不是撒野了。从我被作者牵引着看见那个躺在水底下闭眼装睡的顾飞的时候开始,我就知道,这会是一部厉害的小说。
“所以呢?”
“你想让我知道什么?知道我有多好,我有多优秀,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多聪明多有才?然后呢?”顾飞声音放低了,“丞哥,跟这里格格不入是什么感觉你是知道的,对么?”
……
“我睡着了,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叫醒我?你可以走,你也必须走,我呢?”
……
“我呢?丞哥,”顾飞轻声说,“我就在这里,我身上有镣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掉,也许永远都拿不掉,然后我就这么醒着,睁眼看着,我会不甘心,我会痛苦,你懂吗?”
——第88章
如果说蒋丞的痛苦是不受理解,没了家人,跟环境格格不入,那顾飞的困难则更是他们当时阶段解不开的死结。妹妹遥遥无期的康复治疗让顾飞看不到希望,金钱的压力更是让顾飞不得不一边上学一边接私活儿。他的生命轨迹像是已经被脱不开卸不掉的责任框死,他必须要照顾妹妹,维持生计。
紧接着高考就来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部耽美小说可以成为如此成功的高考动员大会。他们说“学不下去想蒋丞,活不下去想顾飞”,这句话的前半句便是因为蒋丞高考前过于真实和令人动容的拼劲。
即使是蒋丞这种活在小说里的刺儿头非典型学霸,好成绩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夜以继日地自我复习、刷题、背书,困得说话说了上半句就没了下文睡死过去,时间紧得没有时间外出吃饭,甚至放弃了他们喜爱的某项运动以至于引起了伴侣的“怨言”。
因为要离开钢厂,要创造新的生活,要找到他俩一切难题的解法,所以高考必须要有一个好成绩。“看着吧,你丞哥还能更拼。”蒋丞这么跟顾飞说。
高考之后便是他们绕不开的分道扬镳。从很早开始就能看出顾飞是一个习惯于奉献但不习惯让别人为了他而牺牲的人,所以大学里当顾飞发现蒋丞为了研究顾淼的病,为了赚钱已经超出身体负荷的时候,他想放弃了。
“不对,”蒋丞想了想,“你不会再生病了,这次发烧也是因为我。”
“我最后说一次,”顾飞摸了摸他的手,“你再说这种话,我……”
“你什么?”蒋丞问。
“我……先想想吧,没想好,”顾飞笑笑,“我就是不喜欢你这么说。”
——第105章
顾飞说的“丞哥算了吧”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是他们俩需要克服的最后一个大问题,也是全作的高潮部分。
“所以我就得拖死一个挺好的人?”顾飞说。
——第123章
“我为他做了多少,如果有一天要被抹掉了,那就抹掉了,我无所谓,我做那些并不要他记着我,念我个好,我有多好我自己知道,我都不需要他知道我干了什么,我要做什么,是因为我愿意。”
——第124章
“他的整个成长环境和家庭结构,让他觉得‘付出’是他的常态,也是他习惯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反过来,‘接受’却会让他害怕,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里,这样的状态是反常的,在他概念里,‘我’排在很多东西之后……我这么说你能听懂吗?”
——第127章
这便是顾飞和蒋丞在性格上的本质差异。在遇到大问题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蒋丞会先往前走再说,而顾飞会瞻前顾后。如果事情涉及他一个人还好,如果牵扯了麻烦了别人尤其是蒋丞,他会宁可选择放弃,放弃希望,放弃自己。这一切蒋丞都懂,他不会怪罪顾飞,甚至心疼顾飞。此处蒋丞的做法我觉得太可圈可点了,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追求解法,他将希望摆在顾飞面前,让顾飞这只从小被拴在木桩上的小象意识到他会有自由的可能,他等着顾飞主动来找他和好。
“我不想给他任何外力,我就要他,”蒋丞点了根烟,“自己走过来,一步一步,不管他用多长时间,他得自己走过来。”
——第130章
蒋丞选择了一种困难、煎熬却一劳永逸的方式,把自己当成饵,把躺在水底闭着眼的顾飞一步步钓了起来。潘智说,蒋丞以后一定是个干大事的人,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撒野就像纪实文学,细腻地描写了顾飞蒋丞的每一根心弦波动。同时我也很庆幸它是一部耽美小说,主角是两个帅哥,因为很多扛起压力的决心,很多的勇往直前都是女生很难做到的。我喜欢丞哥明明跟自己说着蒋丞你个娘炮不能再哭了再哭泪腺该割了一边还是抑制不住地嘤嘤嘤哭,喜欢他俩互相吐槽能不能不那么矫情一边依旧肉麻兮兮。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有说服力的,仿佛就在我们身边的。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读者在心里留下了念想,他们专门坐着火车去鞍钢去人大看了看,去人大的表白墙留下了痕迹,学着顾飞淡然看生活,学着丞哥好好学习。
我也不想从书里出来。我少有的出现了想把篇幅省着看的冲动,因为故事一共就那么多,看完了就结束没有了。我也并不想立即就去看第二遍,因为初看时留下的触动同样让我觉得珍惜。
广播剧应该是在我看完没多久就出了的,说实话我是特别忐忑的。这么放在心尖上的一部小说要被改编成剧本做成广播剧,我生怕它被敷衍,被曲解,被做坏。推出第一季的时候可能是付费广播剧刚刚盛行起来的阶段,在撒野和魔道祖师之后各大IP才像雨后春笋一样推出了各路商业广播剧。
我觉得挺好的,因为广播剧终于不再是仅凭制作组的用爱发电做出来的东西了,它使得付出的人有了回报,而又因为回报会有多有少,这也推动了商业剧开始越发追求质量。
令我没想到的是撒野的广播剧做得太好了,超出了我的预期……也不多,也就103倍吧。花絮让我知道了原来录音棚里导演带着cv揣摩角色心理是这样的场景,每一个断句,声调起伏,气息都在意图精准地传达角色的意思。他们让我知道了,原来录广播剧可以这么较真,原来还有这样的一个神仙剧组。
离广播剧完结也就剩一个月多一周了,关于广播剧的彩虹屁我打算等它完结了再集中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