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墙头们和真爱们
Francesssssss 2017-12-29

今年大概读了80多本,年初到是没有立下破百的flag,下半年读的比较多,也不强求,能把《哲学史》读完我觉得今年已经很不错了。到了年末习惯性总结一下,表扬一下新收的墙头,再再再提一下真爱们。

fiction:

  • 《寻羊冒险记》

这应该算我读的第一本村上君的中长篇小说,从《跑步》入的坑,自此之后散文游记杂文短篇读的不亦乐乎,唯独忘记了长篇小说。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的界限把握非常漂亮,深得我心。猝不及防的打破虚拟和真实的屏障,像是《金色梦乡》里大多烟花绽放在逃亡犯头顶夜空之上般。

重复使用的意象总有一种和读者无声的默契,“哦,开酒吧的这位先生嘛,又见面啦”。虽然批评家们对他指责颇多,我倒是很喜欢看到胸无大志的青年偶尔涉及的跑鞋术语以及喵喵喵们。

  • 《1Q84》

提到没读过这本的时候,被妹子毫不留情的嘲讽了。

三本是一口气读完的,尽管不是很喜欢第三部的结局(没办法 我对怀孕生子的话题有天生的厌恶感),依旧是很棒的作品。尖锐的女杀手温柔的补习班老师,通过小说串联起来的世界。青豆通过高速公路的紧急通道进出世界本身就带着一种不现实感,普通的日常中突然出现的两个月亮,把这种不现实感延续的恰到好处。

村上君致敬作家的方式都非常好玩,暗搓搓的改个名字,像是某种秘而不宣的共鸣。

  • 《 call me by your name》

我有时候读书的反射弧非常长。这本也是如此。

开头的部分重读了两遍,然后一口气读到结尾。在没有看电影之前我就一直在质疑导演怎么把少年大段内心独白的细腻情感展现出来。通篇读起来的时候,隐约从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对对对,我也曾这样,小心翼翼的希望入他的眼眶。他鬼马又如履薄冰的样子就是年少感情最完美的刻画。这本应该算是17年非常想买但是因为电影太火亚马逊一直缺货的一本了。

“I know exactly what phrase in the piece must have stirred him the first time, and each time I played it. I was sending it to him as a little gift, because it was really dedicated to him, as a token of something very beautiful in me that would take no genius to figure out and that urged me to throw in an extended cadenza. Just for him.”


其他诸如,《浮世畸零人》也非常不错,只是写孤独的怪胎没人比得上聚斯金德在我心中的地位了。被小姐姐安利的《美好的七年》和在西西弗书店看完的《动物集》属于走过路过读了就赚到的作品。毛姆的小说也读了不少,那句“比起洋葱煎牛排来说,爱情又算得了什么呢”一下子点亮了通篇的主题,上流社会的觥筹交错衣香鬓影固然不错,但还是觉得格局不够宽阔。今年基本从推理毕业,但还是不得不提一下换了山白朝子做名字的乙一先生,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实力,小号发文也是可以的。

nonfiction:

去年年末励志17年要多读一些非小说。还好还好,这个目标算完成的不错。

  • 《墓中回忆录》

随便抄一段

“帝国毕竟覆灭了,我的生活中倒下了一片巨大的废墟,如同翻倒在一条默默无闻的溪流中的那些古罗马残骸。然而对那些不在乎这些东西的人来说,重大的事件本属无谓,从上帝手中滑落的几年光景对这种种的喧嚣报以无尽的沉默。”

算是意外之喜,没想到今年读到这么喜欢的一位法国作家。由于原版太长了,中文翻译过来的时候只节选了夏多布里昂先生的一部分絮絮叨叨,增加了想学法语的筹码。

他的身份地位注定他的眼界高于一般作家,费尔南多的散文里恰好提到夏多布里昂,确实后者更胜一筹,无论是书写技巧还是着眼的维度。

  • 《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

嗯,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放出来朝拜一下。

  • 《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

Bakewell小姐算是今年读到的最喜欢的在世作家。咖啡馆写的流畅可爱,哲学家们因为立场不同老死不相往来,对方去世之后,又无限追忆惆怅,就像《宿敌》里琼一句“No comments”

后放下电话的无限惆怅。读完这本明显拉高了对波伏娃的喜爱程度,顺便把《存在与虚无》纳入明年的书单了,嗯,作为一个坚定的追星粉,了解敌人很重要。

  • 《How to live》

Bakewell小姐总是喜欢把副标题起的很长。

蒙田先生属于总是在耳边,一直没有读的典型。多谢这本开启了明年的蒙田list。我本来以为他是highbrow的人,没想到生动可爱性格内向有钱优秀。对,还有一个好相方。”Because it was him, because it was I”。你看,人生总是公平,得友如此,代价是此后数年间接连不断的失去。他情意恳切地陪伴在弥留之际的好友床前,知道此生之际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人。好友在世的时候,他总希望一起被人们提起,当时也确实如此,尽管他是颜色略逊的那个;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读到他的时候,所幸还是不可避免的谈到这段对他影响深远的友谊。

  • 《东京本屋》

凭书签就赢了好嘛,甩市面上那些虚伪肤浅的书店书100条街。书店只是作为一种载体形式,真正串联起来的是人心啊。

  • 《布里格手记》

翻遍了所有的中英台译本,觉得还是这版最和胃口。内容无可指摘,好玩的是找蒙田译本的时候梁宗岱先生的译集正好有里尔克的作品,顺便还有我一直想读的《十四行诗》,这要感谢《斯通纳》,其书不是很喜欢,提到的诗篇真是太优美了。

找到好的译者总是十分开心的事情嘛。

偏见:

  • 《说吧,记忆》

畅销书不可信。这是读完这本最深刻的体会。对不起纳博科夫我因为《洛丽塔》黑你黑太久了,没想到自传倒是写的很好看。

  • 《拍卖第四十九批》、《作家们》

再读100本再来吧!

作家们:

加缪:没有新书可读QAQ,就是摆出来朝拜一下。墙头年年变,男神永流传。有时候买一本书只要三秒钟,比如《法国人是如何思维的》简介里看到“加缪是谈到法国避不开的话题…”,买!《咖啡馆》副标题:......Jean-Paul Sartre, Simone de Beauvoir,Albert Camus, Martin Heidegger..,买!.

村上春树:就是畅销好看,等3月

里尔克、蒙田:花完今年的人品值,遇到这两位。

熊培云:熊老师基本是我唯一贡献国内作家销量的地方,

遗憾:

  • 《火花》、《剧场》

想读原作,又吉桑和shigei的好感度,随着半年诈尸一次的番组蹭蹭的上涨。

  • 《THE NORTON SHAKESPEARE》

 我…明年....算了....不立flag了。《生活与命运》我再也不diss你厚了QAQ

  • 《The Paris Review》

podcast安利卖的非常成功,好好好,我明年订杂志还不行嘛!


总结:

还有读到其他不错的书,谷崎润一郎们啊,上译出的短篇系列想收一套;编剧小姐的散文集啊,雅人叔的散文集啊;《西方哲学史》、《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嘛》、《七堂极简的物理课》、《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公正》啊等等都算不错的入门读物;还有新散文《小说家》啊等等等等等。今年读的书普遍都在质量不错,最低的可能就是打了一星的《自身深处》,哈哈哈哈,实在喜欢不起来。

日常感恩自带安利技能的妹子,今年妹子快速发展的日语水平,是我有朝一日读《火花》原作的希望火把(指望我自己就算了,喂!)。

明年计划顺着男神照亮的道路读哲学;科幻方面,布拉德伯里我真的快忘记你了,拾起来拾起来;小说方面,emmmmmm,我肯定会管不住自己去读村上君的长篇,和唐诺老师的安利,所以就不立flag了。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