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关于广州的记忆
🏃 2024-01-12

关于广州我知道的不多,为了工作曾经去过那里。

对于广州最初的印象,是21年刚入职一个月来出差时,恰好遇到瞬息万变的天气。那天从机场打车到宝德酒店,站在酒店的园区里回头看了眼天空,蓝天烈日;没想到办完入住,回到房间,窗外竟然就已经是瓢泼大雨倾盆而下,那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倾盆”一词的分量。后来随着肩上的担子逐渐变重,来广州也逐渐频繁;不过毕竟是出差,为了工作而来到这种城市,没有、也不想和它建立任何连结。

直到22年上海疫情期间,老板打电话问我要不要relocate到广州,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去到广州能得到哪些东西,虽然他说的也不够清晰,但是方向上我是认同的;但是我的本能拒绝,我却很难讲出个所以然,因为说到底离开上海是我从来没考虑过的选项。上海到底有什么好,其实我也很难说的非常清楚,我的直观感受是喜欢这座城市的“文化”:这种相对现代、精致、多元的文化氛围也许是更吸引我的。然而实际上,不管接下来的半个月我是如何患得患失地反复纠结,其实挂了那通电话后的一小时,其实我就已经决定要去广州了。坐在去广州的高铁上,我写下:“行程未想好,起点经已太远。”


正式常驻广州以后,有一次上海的同事来广州集体出差,喝了点酒;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我愿意来广州。为什么我会愿意来呢?真的是为了那些其实都没画清楚,我也没有完全吃下的饼么?当时的我其实已经有自己思考过的答案。我说,曾经我觉得我的性格是趋于保守的;但是实际上总是冲在风口浪尖、或是稍微被环境推一推就做出非常激进的改变。我过去的种种选择、做法、心态事实上表明,其实我从来就是不适应安稳的生活的。虽然我喜欢上海,对广州无感,在每个casual的选择中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上海;但去广州真正成为一个option时,在我挂完那通电话后,打败我的最终是对生活巨变的澎湃向往。

这个解释有没有说服任何人呢?不确定,但是当时微醺的我简直就像发表一场演说一样完成了我的回答,正如我在来到广州前的那些夜晚翻来覆去时所想的那样。可惜激情归激情,月底我还是写下:“但是两个月,确实没有让我喜欢上广州。”;又过两个月,我写下:

“我实在喜欢不起来广州这座城市。尽管这个结果在我决定离开上海时就已经心中有个大概,但是真正当我在广州呆了四个月,在这个国庆假期还没开始之前就坐上飞机离开广州的时候 我觉得也许我确实没有能力去挖掘这座城市的美好。当然,一个城市的好与坏往往不是客观存在的,观测者不同得到的结论肯定也不同;就比如说很多人会觉得广州节奏会比上海慢,消费更低、美食也更多;那我当然也认同,广州有很多特色小吃、地方小吃也远比上海正宗,租房4800就可以租110平;但是当我每天经过村里颠簸的路面往返公司,在公司如工厂车间一般的办公室里每天工作到晚上十点十一点,放假了完全不知道附近能去哪里逛哪里玩、也完全找不到人玩的时候,我只能说 我实在喜欢不起来广州这座城市。”

“虽然我也承认我对广州的认知肯定是相当狭隘的,甚至由于我的偏见很多时候我在抗拒认识它的好;但是还是有很多我主观上想吐槽的地方。比如说公司方圆十公里,好像也只有正佳附近稍微有点可以逛的,其他地方的所谓商圈都又小又破;但是正佳附近商圈又过于集中,每次都跑到同一个地方也让人提不起兴致。再比如广州的iidx机器在北京路步行街附近,但是这地方十几公里跑过去要40分钟,更要命的是那个屏幕居然是60hz、广州剩下的iidx也都是60hz,一下子又让我失去了去玩的动力。”

也许是当时工作压力太大,也许是岑村的环境太差,也许是房间的采光不好,让我觉得看广州哪都不顺眼。期间我还去了一趟天河公园,当时这个公园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吵”。嘈杂的合唱歌声,小孩的打闹声,公园随处可闻的广播声;就连花花绿绿的树木也成了“吵”的一部分。当然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我耳机里周末仍在进行的会议声。不过有趣的是这个公园仍然有人烟稀少的一半区域;看见草坪是有人灌溉清洗过的,我终于满意地在上面闭上眼睛躺下,结束了我烦恼的下午。22年我在工作中获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主观客观上的成长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终究当我提笔写22年总结时,我起了个漂亮的title:“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事与愿违”;我写道,

“在广州度月如年的7 8 9月,终于在10月版本交付后,卸下了重担开始了新的团队,11月岁月静好,12月带队攻坚,阳中抵达上海,阳康度过平安夜,跨年后回到了广州。‘回到了广州’这个用词,当我翻21年总结的时候也不免感慨,当时我清楚地写道:‘兜兜转转一直到这个周末出差到广州安顿下来,才终于开始提笔为2021年画下一个句号。’同样是在广州完成我的年终总结,没想到‘到广州’这次已经成了‘回广州’。回武汉/回上海/回广州,这么多年来,人生永远是在‘回去’的路上。......  我将在这里可见地继续在一段漫长的周期内经营我的生活;也许最终我真的可以发现如何在广州找到我想要的生活,如何在有限的条件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也许甚至结果是我会因为呆不住广州而选择更多的找时间往外走,也许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总之,还是希望明年的现在我至少能真正的找到我能在广州拥有的美好生活。”


“找到我能在广州拥有的美好生活”,其实这是少有的我算是完成了的新年flag。23年过完年回来,某天去公司的路上突然发现科韵路中间变成了粉色;那晚我反常地没有打车回家,站在路中间对着花瓣拍,用google识图查到了原来是洋紫荆。那天成了我对广州重新燃起热情的开始。很快我又退掉原来黑暗潮湿的租房,换到了一个更大、更亮、装修更好的新房;我写道:

“随着岑村紫荆花开以及我搬到新租的房子,我开始发自内心接纳广州这个城市。... 去了越秀公园和东山湖公园。只能说在这些公园我得到的兴奋有限,尤其是东山湖公园其实让我觉得很一般;不过越秀公园还算不错,虽然进门就和天河公园一样吵,好歹它也有很大一片相对人少宁静的区域,和一些非常有层次感、有纵深的角度,可惜的是我的相机很难拍出那种感觉。也让我想起其实天河公园其实也有一大片安静的草坪,我当时还在那躺着休息,但是也许确实是心境不同了吧,当时从天河公园出来我确实对它印象还是挺差的。

“后来也尝试去打羽毛球;刷dy看到别人打以后,深刻觉得这个确实是我唯一真心喜欢过的运动。不过结果上来讲,我去打了两次以后还是放弃了,一方面确实第二次去的时候只会拖后腿对我来讲确实是个负向激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觉得如今我确实还有很多更想做的事去做,而打球这种事就是我只要参加,一天剩下的时间就因为太累啥也干不了了。”

“走出天河,我对广州这座城市的街景有了新的认知,让我知道原来越秀区其实才是真的文化聚集地,愿意更多往外走。在这中间我也去了几家不同的咖啡店,有了一个感觉是:广州会有很多家庭式的咖啡店,店主会更愿意跟顾客产生一些连结,而上海则基本都是商业化的咖啡店了,让我觉得有些..温暖?虽然随着我去了更多的广州甚至上海的咖啡店发现正例反例都还有,但是好歹也是个切入点。后来又约了白云山爬山,也算是让我知道了爬山是啥感觉;不过只能说我觉得爬山同样没能在我的心里激起波澜,又是一件让我不激动不反对的事,虽然同样也有一些不错的风景角度。”

23年中终于去成香港,因为买MLA的碟去了唱片店,倒是让我开始追逐更多形式的音乐,为了买唱片去了几次臻音堂。总体而言我其实在社交上比较被动,很难很快地融入到各种圈子中。但是有时候在一些常去的地方成为熟客,能意外地被认出来,我又感到很开心,有一种“落脚点”的感觉;就像上海的elevator,烈火;广州的小磨样咖啡。一些独处的周末午后,当我拉开房间的所有窗帘,看到阳光下清晰的火炉山,看着唱片机上的黑胶旋转,音响放出轻松的音乐,也许这是我在广州有过的最惬意的时光。可惜好景不长,在迷茫的十月底,我又写下:“最近我又开始没那么喜欢广州;也许真的是因为工作不尽人意吧,我又开始觉得我来到广州是出差,是为了工作,它不是一个让我愿意在这儿长期生活的地方;尤其是我想到夜色中的上海,哪怕是公司门口那条吹着冷风的纯黑的街;它和小区门口的村路比,是如此的天差地别。”


一直到23年底,当我又一次来到天河公园,大姐姐问我这个树上开的什么花?我脱口而出,洋紫荆;这才一惊,原来洋紫荆不是只有春天才有的。我对广州的偏见和欢喜,其实终究也是绑定上了我的心理状态。关于广州我确实知道的不多;从觉得它一无是处,到觉得充满人情味、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再回到对它的迷茫。城市本身并没有好坏,对它的评价更多还是随着个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我因为愿意、希望尝试一段新的生活经历而来到广州,却又因为先入为主的细节偏见疏于对城市的探索,虽然至少在刚刚过去的23年,这个城市还是让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终究是找到过我能在广州拥有的美好生活。

回过头整理这篇文章时,我终于走到了与这座城市相处的终点;告别一段生活,告别一座城市,收拾好冲向新的生活新的城市,站在许多事已经尘埃落定的今天,回过头看广州,其实对它的感情已经比较释然。今早黄埔的太阳洒在街道两旁的树木上,街景看起来简洁整齐,环境不吵不闹,也许住在这里也会是一种选择吧。最后还是不免把逼装完,说一句:

让我再次拥抱你,广州。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