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变身只是换装,变声才厉害!来看《穿梭孖宝》直播间现场
前后文化 2019-02-26



城市印记系列之九



25年,大浪淘沙始见金  |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阿爷睇牛佢上山岗喔...虾仔你快高长大喔...』一首别具韵味的粤语儿歌在轻轻的话说那时的广州文化,儿歌总有相似的地方,就像童年里都有相似的『过家家』。说起过去,就像这座花城同样也有说不完的故事。



1993年广州广播电台节目《穿梭孖宝》开播,原本的点心师父陈迪生、护士小姐周庆文,通过广东电视台第三期培训班来到广州广播电台,两人又因为电台调岗成为了《穿梭孖宝》的主持人。到2018年,整整25个年头过去了,在大浪淘沙的广播生涯中,陈迪生、周庆文便是『大浪淘沙始见金』成为了广东广播界的『声音工匠』。


93年收音机是非常主流的娱乐方式,孖宝以变声的语言形式加上音效、配乐等设置的结合,把平面的电台广播演绎出了『广播电视剧』的多方位感官效果,让听众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也是大受追捧。时光里的穿梭孖宝是粤广地区孖宝迷的记忆、乐趣,也是这座城里难忘的岁月历程。




风风雨雨,喜喜乐乐  |


孖宝工作室写到,『风风雨雨、疯疯语语;起起落落、喜喜乐乐!』是孖宝的见证。我觉得这不只是孖宝的经历,也是孖宝迷的经历,我们都在各自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中和孖宝一起成长。『孖宝,好熟悉好亲切,像一起长大玩耍的街坊』,『这个记忆会陪伴我们一生』。孖宝迷对广州味的穿梭孖宝情深意长,也是独家记忆。



孖宝走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绝不是轻易能办到的。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25年的广播人没有侥幸,『声音工匠』更不是随便说说。为寻求更好节目效果,他们会到处去寻找灵感,有时还甚至会把自己关在台里两三个星期。硬要说个见证从陈迪生头顶『水土流失』可见一斑。


人生难得的是找到一生无悔追求的东西,那种是苦犹甜的感觉,从不会让你觉得辛苦。就像这25年同样是孖宝在用时间见证自己无悔的追求。




分饰多角,无我即是真我  |


『穿梭孖宝』拍档的25年间,一直以『鬼马』、幽默而又不乏教育意义著称,两位主持人经常一人分饰多角,现场『爆肚』更是家常便饭,堪称广播界一绝。


陈迪生开玩笑说这个声音的变化,要善于人格分离。完全忘我的状态,是很难的,而更难得是在『我』和『ta』之间来回自如。当扮演某个角色状态时,你还要想怎么去演,就说明已经失败了。



周庆文说,演一个阿婆,我整个状态都是阿婆,不单声音是阿婆,我的身体语言、动作都是要像阿婆。如果演小朋友或者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的状态又会回到那边,演一个角色的时候,我是没有自己的,一种无我的状态。


声音可以模仿,但是性格特点最难揣摩,音似而神离只能说技巧而不是技术。分饰多角,来去自如,说是无我实是真我,自控能力可谓惊人。




广州『声音特产』  |


《穿梭孖宝》一直都是以粤语为传播方式,粤语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25年的孖宝,以声音的艺术打造『视觉』之筵,以电台的电波传递百变欢笑人生。《穿梭孖宝》是广州的印记,也是广州的『声音特产』,透过孖宝的声音看到的是包容的广府文化,乐观的广府精神。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