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翻译)今天的bump冷知识——bump所属的事务所

  原文链接

    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BUMP所属的唱片公司也就厂牌是“TOY’S FACTORY(玩具工厂)”,但大家知道BUMP所属的事务所是哪间吗?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人?。在这篇记事中,关于BUMP OF CHICKEN是和哪些人一起工作着,我想用组织图来进行说明与BUMP相关的事务所和人物。

BUMP OF CHICKEN所属的事务所是“longfellow”

    BUMP OF CHICKEN的所属事务所是「LONGFELLOW」,正式名字是“有限公司ロングフェロー”。名字的意思直译的话就是“长久的伙伴”,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一位诗人,名叫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也可能是从那里取的名字。虽然事务所旗下只有BUMP OF CHICKN一组艺人,但是,LONGFELLOW并不是独立的事务所,而是“Hipland Group”旗下的Hipland Group集团的关联公司。

用组织图来表示大概就是这样

    虽然可能有点乱令人难以理解,总之「LONGFELLOW」这间公司是野村达也先生担任代表的Hipland Group公司的一部分。

    虽然Hipland Group有自己的事务所[Hipland Music]并有各种各样的艺人在,但「LONGFELLOW」完全是为了管理BUMP OF CHICKEN而设的事务所

    顺带一提米津先生并不是完全所属Hipland Music,而是工作上受Hipland的协助的关系

    从组织图来看,说BUMP和所属于Hipland Music的艺人是同一事务所可能有点牵强,但鱼韵的鼓手江岛启一先生曾在“职业鼓手在太鼓达人上擅长吗”的节目上说过“(BUMP OF CHICKEN)是事务所的前辈”,所以选了《天体观测》。

    所以也可以说BUMP OF CHICKEN是鱼韵、KANA-BOON等艺人同属一个事务所的

发现BUMP的才能的野村达也先生

    野村达也先生作为Hipland Group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现仍以有先见之明的干练制作人的身份活跃着

    是否采用一个新的艺术家的标准,从主观上来说就是喜欢还是讨厌那个音乐,从客观来说就是那个音乐是好还是坏,这一衡量标准很重要。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厉害的地方在于能找到适合艺人们的宣传方式。

    比如说在BUMP初登场那个时代,SPACE SHOWER TV等专业音乐频道、广播、网络逐渐开始有影响力的时代,成功地利用了它进行了宣传活动。

    到了鱼韵出现的2000年代后期,随着iPhone的普及,宣传的方法也转移到了SNS和YouTube上。可以说是在相当早的阶段就注意到了SNS的影响力。

    而到KANA-BOON出场时已经进入了音乐节的时代。因此野村采取了增加在KANA-BOON在Fes上的曝光来获得粉丝,然后让他们来个人演唱会的战略。从这样的感觉可以看出野村是相当能干的制作人。艺人本身的音乐当然是优质的,但也正是有这样在背后支持着他们的人,艺术家们才能更好地活动着。

野村先生和bump的相遇

    据说野村先生与bump的相遇是在1998年,在听了bump的录音磁带后,受到藤原基央的声音和歌词的表现方式的强烈冲击,第二天就去了见他。说到1998年,bump还是处于独立制作时期,当时19岁左右。

     野村先生尊重了bump极力不想在电视上露面的想法,成功地以适合每一位艺人的宣传方法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粉丝。 

bump讨厌出演电视节目的理由

    当时乐队顽固地讨厌电视演出的理由是,不知道接触那个媒体的人们是否真的在听自己的音乐。例如,即使电视上播放了bump的曲子,听到这首歌的人可能只是在开着电视,不一定是喜欢音乐的人。因此,都集中在音乐杂志和SPACE SHOWER TV上,进行了宣传活动。

当时,乐队一直保持着反地上波般的立场,在判断音乐迷是否在前方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出演该媒体。在考虑在这一媒体前脑海中能否浮现出听众的脸后再和艺人们一起决定。在这之中我选择了SPACE SHOWER TV、FM、音乐专业杂志、摇滚杂志。

                                                                                 ——————野村达也

    藤原先生说过那句“演唱会不是在显像管前一边咬着仙贝一边看的东西”非常的出名,但我想他的发言的真意是“想和听众面对面”吧

    在bump刚出道的时候,因为是电视以外的媒体逐渐带来影响力的时代,所以很好地利用了它来进行了宣传活动。在鱼韵登场的时候是SNS和YouTube等的黎明期,野村先生早就在YouTube上制作了鱼韵的官方频道并进行宣传

    就是这样的感觉,野村先生总能寻找出适合时代的推销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出艺人的魅力

「LONGFELLOW」的组织图

    事务所内的关系图大概是这样的感觉。从Hipland的官方网页上看,LONGFELLOW的员工数除了董事长以外只有一名。因为不知道经纪人高桥先生在哪个位置,所以就和成员放在一起。其他还有Yukihiro Asada,这个也不清楚。经纪人高桥浩章被成员们称为“高ちゃん”。在pontsuka上也时常成为话题被提到。hide酱曾经把零件的盒子撞到高桥先生的车上,然后被狠狠地骂过(笑)。

    以前官网上曾有过类似【TAKAHASHI DIARY】之一成员的介绍

制作人MOR先生是乐队的一员?

    我个人推测,制作人MOR先生不是LONGFELLOW的职员。是原本,作为玩具工厂的职员担任bump的指导,传闻在ユグドラシル时期成为了自由制作人。因此,MOR可能是LONGFELLOW雇佣的制作人,或者是BUMP OF CHICKEN成员的身份也不一定。实际上MOR先生的工作是和乐曲制作有关的。所以通讯社名上也写着“BUMP OF CHICKEN&MOR”,所以可能是乐队名是“BUMP OF CHICKEN”,制作者是“BUMP OF CHICKEN&MOR”的意思也不一定。

事务所和唱片公司的区别

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我以为唱片公司里有事务所(笑)。

我想大概看完刚才的组织图的话会稍微更容易有印象。

首先,事务所简单地说就是在辅助艺人的活动。

然后,唱片公司将艺人制作的歌曲做成CD出售。

类似事务所向唱片公司发出“请制作CD”的请求,在和同行做生意的感觉。

BUMP OF CHICKEN的情况就是,事务所是LONGFELLOW,唱片公司是玩具工厂。

说点题外话,乐队在独立制作人时代,曾在一家名为ハイラインレコ一ド的公司发行过CD,据说在正式出道的时候,有10家唱片公司发出了邀请。

(再说个题外话,出道前有间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员曾单独约谈过藤君,提议让他从当时的BUMP中脱离出来,和他们准备的乐手一起出道,被藤君以“不是这4个人就没有意义”为由拒绝了。)

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总之无论是事务所和还是唱片公司都是为了能让艺人集中在制作活动上而给予协助。

总结

以这样的感觉介绍了与BUMP OF CHICKEN有关的公司和人物,请问感觉怎么样?

如果能成为更多的知道和bump相关的事的契机就太好了。

有CD的人在歌词卡片后面的页面上有制作相关人员的名单,请一定要确认一下。

推荐文章
评论(5)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