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A Documentary Film——《火山挚恋》(一)

这部《火山挚恋》一直在我B站的收藏夹里放着,终于,2月13号晚上我想挑部电影看:就它了吧。

应该是受到了最近各大APP上有关情人节的宣传标语、活动等影响,听的歌、看的电影都有意地往”爱情“这两个字眼上去靠,比如最近这两天我就一直在循环李健的那首《日落之前》。翻看这首歌的一些评论,里面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好的爱情会让人如虎添翼。“这话很”新鲜“,因为这一两年里我已经听到过太多太多的人对于”爱情“消极的、愤懑的、失望的说法了,仿佛一下子”爱情“本身就已经患上了抑郁症、易怒症等等这些疾病,人们口中总是冒出”恐婚“”恐育“”单身不结婚“等等话语。好奇怪啊,毕竟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特别憧憬一个王子来娶我呢,怎么?难不成王子已经变成土匪了,人人喊打?可就算身边的人、网上的段子都在抱怨爱情,我却还是依然对它持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感,我就是觉得它一定是美好的。在我看来,”美好“并不等于”完美“,这份美好不只是去形容爱情本身,更多的是描述爱情中的两个人——我们俩是美好的,我们俩对于爱情的所作所为是美好的。可是我落后了吗?有些人好像对于”美好“两个字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总是期待着一份”美好“的爱情降临到自己身上,这份”美好“必须是完美的,永恒不变的,但凡出现一点瑕疵,它就不”美好“了,也不能要了。这时候,爱情要是一种商品就好办多了,可是当爱情真的有一天“商品化”了,估计人人都想做单身狗吧?



不觉得人与人的相遇是一件十分奇妙、神奇的事情吗?我经常会想我为什么会遇到某些人,为什么会在那样的时间点遇到,为什么遇到他们后我会跟他们聊那些东西......太玄乎了,以至于我只能用“同性相吸”“缘分”等等这些同样玄乎的词语去解释它们。相遇本身就很难得,深层次地相知、相爱、相依是件幸福的事情,那代表着一种肯定,肯定了自己做的一次选择。这是很耗费精力的一次选择——真正想要了解一个人估计要耗上一辈子,因为人多少都会变,毕竟变化才是永远的不变。如果说唯一一次坚定的选择让我耗去了几乎所有的勇气,那么选择之后所走的每一步便都是我爱你的表现。我们很容易被“相同点”打动,因为我们渴望认同感,在这份认同感里,我们一开始收获的可能是爱情的假象——满足、快乐、虚荣......剥离了这些假象,或者说去掉这些相同点,我们才真正面对爱情本身未知的、危险的面孔。因为“相同点”可以从太多的人身上获得了——父母、知己、老师、同行者......所以,你如果让我去定义什么是爱情,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人去奔赴爱情,我可能会回答:因为他的未知,因为他带给我的未知,我渴望了解这些未知。


因为不想随意地将宝贵的时间放在一个随意的人身上,所以有些单身主义者便觉得采取“不随意”“不将就”的态度面对爱情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自己也一直这么想,宁可摔一跤头破血流,也不想今天歪个脚、明天骨个折。可是扪心自问:当看到别人那一个个甜蜜瞬间时,真的不想要爱情吗?想,怎么会不想呢?谁不想大冬天有个温暖的熊抱呢?“抱团取暖”是一种保护行为,爱情有时候起到的好像就是这种可以“弱懦”的作用。人是感性动物,有情感就会弱点。如果说理性的思想是支撑着人类行走在钢筋水泥中的动力,那么感性的内心便是人类灵魂的寄宿。寄宿都没了,哪来动力啊?如今24小时高速运转的钢筋水泥世界,需要的是一批又一批“动力人”,这是个很难再逆转的趋势,于是那个小小的“寄宿”处被一压再压,即使看不见,却还是不能否定它的存在。等某一刻它突然冒出来,冷不丁地敲我脑袋,告诉我该交“房租”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还有个小破屋子。情感被压抑到极点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就像哪一天死火山突然爆发了,所有周围被划定的“安逸”都会变得面目全非。沮丧、失望、放弃、颓废,这些都随着爆发一同到来,可是收拾、整理、重建、平静却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更多的代价去获得。“不将就”挺好的,但是不是也不能将此当作“安全区”?毕竟像鸵鸟似地把头倒立在沙子里也啥都看不见啊 。


“两个人都会观察世界,但方法各有不同”

遇到一个人之前,我会不断地构建我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从我的角度看可能是伟大的、华丽的、独一无二的、永恒不变的,可是有一天,我会遇到一个突兀的人,他会带着他引以为豪的世界告诉我:你看,这是我的。两个骄傲的灵魂在相遇的那一瞬间感受到了一点自卑、一点残缺、一点不一样,这些自卑、残缺、不一样又重新构造了一个世界,换一个词吧,重新构造了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我们又会创造出更多的骄傲、精彩、快乐,这个共同体包容了先前的两个不同的世界,显得如此之大,如此迷人。

面对未知,除了好奇,还会有一种情感,叫做恐惧。恐惧等于不确定性。我无法确定对于毫无预见性的人、事,我有没有能力、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勇气去面对、处理。这也算是自我保护意识吧?用恐惧、用一个一个疑问、否定去排除自己认为的未来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事情,这些造就了一个“保护区”,其实更应叫“舒适区”。有人说,面对爱情需要赌一把。挺对的,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是:面对爱情,我敢不敢寻找到另一个自己?人的本性是偏向于懒惰的,偏向于舒适的,偏向于安全的,可是如果问爱情的附属品有哪些,我可能会将“改变”放在其中。当好奇心战胜了恐惧,成熟的爱情应该会让两个人找到不同的、不一样的自己吧?哪怕只有一点点?


“我老觉得爱情奇怪,它是一种宿命的东西。对我来说,它的内容就是‘碰上了,然后就爱上,然后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情人节快乐。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