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字母
1.1. 輔音
1.2. 元音
2. 書寫方向
3. 基線
3.1. 標點
4. 音值
維林諾(Valinor)的儒米爾(Rúmil)於維拉紀元(the Valian Year)1179年發明了阿爾達(Arda)最早的文字[AAm]。有一次,托爾金將該文字稱爲「儒米爾字母(The Tengwar of Rúmil)」[AppE],但它的準確名字是薩拉提文字(Sarati )(每個字母稱爲一個sarat )[QE]。
薩拉提文字是一種表音文字,每個字母都代表語言中的一個音素。薩拉提文字母的音值比騰格瓦文字的音值更加固定,因此薩拉提文字是真正意義上的「字母文字」——從多個角度來說皆是如此。
在薩拉提文字中,幾乎所有可行的發音都有對應的字母標示,因此它在一份文獻中被稱爲「通用精靈字母」[R15]。沒有一段薩拉提文本使用了所有存在的字符,僅需使用適合於文本語言的一定字符。
儒米爾是一位熟練的語言學家,薩拉提文字體系建立在他所處時代通行的語言學和語音學理論基礎之上。 在傳統昆雅語語音學中,元音視爲改變輔音發音[FQD]的「修飾」音素,而非完整的音素。
因此,祇有輔音寫爲完整的字母形式;而元音寫爲附加符號( tehtar從未用於描述薩拉提文字的附加符號,故不在此使用)。 根據書寫語言的不同,元音附加符號加在之前或之後的輔音字母上。而一些輔音變音(如長音、後接的s、前接的同系鼻音)亦由附加符號表示。
一些文獻表明薩拉提字母的形狀有過較大改動[R12, R17]。而例文證實了這一觀點。事實上,如圖1所示,不同樣本中僅有少量字符是一致的,即使這些字符的形狀略有不同;在不同例文中存在着它們的變體。(音值以國際音標標註)
圖1:始終使用的字符
[從上到下分別是塞音(plosive)、擦音(Fricative)、鼻音(Nasal)、滑音(Glibe)和流音(Liquid)]
應該清楚的是,薩拉提文字的例文是由托爾金在幾十年的時間裏陸續寫成的,在此期間他不斷的創造出新的字形。要確定這些變化在何種程度上代表了薩拉提文字理論的變化,以及它們是否表示文字本身的巨變並不容易。
在薩拉提轉寫英文的例文中,無論現代英語的音值如何,總是將羅馬字母R轉寫爲薩拉提字母 r。因此<their >和<through>(早期形式),<care>和<great>(表音式),<earth>和<bread>(晚期形式)中的R都轉寫作薩拉提字母 r。
元音附加符號的使用通常沒有較大差異,僅僅在相似音素之間符號的對調。圖2總結了常見的元音附加符號及其音值。
圖2:元音附加符號。
元音附加符號總是朝向所附字母的同側。圖2 顯示了附於字母左側時的形狀(一般情況)。當他們置於薩拉提的右側時,他們的形狀被顛倒或「鏡像」。
當沒有相鄰輔音供元音安放時,元音附加符被置於載體之上。載體通常爲直線形,與書寫方向平行或垂直。長元音有時用特殊的載體來表示,但通常以雙寫附加符號表示。
由 FQD 可知,在費艾諾的時代之前短直線形狀的元音載體源自表示原始埃爾達語中[ɣ]的薩拉提字母。理論上說,在昆雅語元音前一定有輔音,那些沒有前接輔音的元音事實上是前接的元音在語言演變中消失了;濁擦音[ɣ]是這種輔音。 這個音存在於原始埃爾達語中,但在其演變爲昆雅語後消失了;在實際發這個音時,用其他的字母表示。
根據R17 ,薩拉蒂「最初是 從右向左 書寫的,或者以牛耕式轉行書寫法(boustrophedon)[從右向左與從左向右交替書寫]書寫。但是在書籍和草體(cursive)中,它通常是從右上角開始從上到下書寫,而從左上角開始從上到下書寫的形式也有存在。」
大部分的例文都是從上到下書寫的,但大多數多行文本實際上是從左上角開始書寫的,而非右上角。還有一些例文是橫向從左到右書寫的,就像羅馬字母一樣。
因此,以下是被證實的書寫方向(括號中給出參考例文):
從右到左書寫[R17, RV1b]
牛耕式轉行書寫
從左到右書寫[R16, R19b, R21]
從右上角開始,從上到下書寫[R17]
從左上角開始,從上到下書寫[R1, R2, R20,R22, RV1a]
精靈的雙手同樣靈活,因此他們可以用兩隻手寫出一樣美觀的文字。 從右向左書寫時,他們會使用左手,反之則使用右手,以免遮住剛剛寫好的文本。[EHFN]
與許多例文一致的,R17如此提到:
在書籍中使用薩拉提文字時,所有的字母都懸掛在一根基線上。這根基線被筆直且連續的寫出,並且輔音置於基線之右(或橫寫時的之下),元音置於基線之左(或橫寫時的之上)[R17]
但許多例文[R1, R16, R20,R22, R23, RV1a]並未寫出基線,其中一些例文本應使用基線的獨立文本。(前句原文:A substantialnumber of samples omit the bar [R1, R16, R20, R22, R23,RV1a], while some of these include separate texts where the bar is inplace.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例子是否證明了「書籍用法」與其他用法的區別。
在一些簡短精闢的文本,字母與基線的 左側 對齊[R22, R23]。 [譯註:依照陪圖,這句話指的應該是在簡短的文本中會有一條靠左的隱基線。]另外兩個例子,都是托爾金教授的名字,都是圍繞基線鏡像寫成(一度被忽略)[R22, R23]。在後一種情況下,元音符號也是鏡像的,會置於鏡像字母的底部。
無論書寫方向如何,每個字母的方向都與下圖字母的方向相同。這意味着從左到右書寫與從右向左書寫相比,字母是互爲鏡像的,字母也總與基線同側。 因此,談論一個字母的右側、左側、上部或下部是不實際的,因爲這取決於書寫方向和基線位置。
在這個網站上提到的四個方向如上圖所示,正面總是指閱讀的方向,而 頂部 總是指基線上方。
一個特殊的用法被稱爲「侏儒(Gnomish)用法」[R21],這種用法是橫行書寫的,元音附標的方向也與橫行書寫的一致,但字母的方向與直行書寫的一致。
在本網站的薩拉提文樣本中,書寫方向總是從上到下的,除非是用於專門說明其他內容。
標點
在薩拉提文字的書寫中,少見標點符號。雖然在對它的描述中提到了許多標點,但實際使用的只有兩個(一個出現一次,另一個出現兩次)。這兩者似乎都對應於一般的句號。第一個是兩個點,寫在基線的兩側;而另一種則是把點加倍。
與每個薩拉提文字母對應的發音稱爲「音值」。 音值的詳細說明可以在〈Sarati的音值〉一節中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