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我加入项目组之前,音熊已经有了第一版demo,一款帮助乐器演奏学者找陪练和琴房的O2O产品。可能是发现和创始人Ms.Ding的预期有些出入,负责产品孵化的友人找到了一直在专业学习长笛的我。经过和创始人的两次交流,我发现Ms.Ding做产品的真正原因其实并非这样,于是,真正的音熊之旅开始了。
一上来我提到,已有的demo并不是Ms.Ding想要的,那么,造成这样的原因设什么呢?在我看来,没有确定核心痛点是首要原因。于是,我和她面对面,倾听她讲述女儿学琴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不同类型乐器演奏学者的不同目标与需求:
玩票型 - 无考试压力 - 无硬性指标无需督促
教育型 - 考级压力为主 - 有硬性指标需要督促(占比大、可标准化)
专业型- 有比赛目的、精益求精、有个人解读、追求个人风格 - 需要专业化个性化指导
》》》目标人群:教育型钢琴演奏学者
技术:
根据曲库中每首曲子,每个小节中各个音符的相对长短,与收到的音频做对比,判断用户的节拍是否准配;
手机麦克风阵列收音后,将音频翻译成pitch值,与曲库中的标准pitch值进行对比(难);
识别出用户练的时曲子中的哪一句(极难)
内容:
由考级教材与常见练习曲组成的曲库
邀请钢琴教育从业人员为作品进行划分、备注等工作
Function Group:
音熊只能钢琴陪练机器人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教育型钢琴学者养成必要的音乐修养和习惯,从而让他们在顺利得完成考试任务的同时真正爱上音乐与演奏。
Site Flow:
产品的站点流程不仅仅要考虑到某一天的整个过程,还要考录到一整个阶段(可以以作品为单位)中“了解作品-拆分作品-巩固作品-复习与反洗作品与演奏要点-养成习惯”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