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情之一字与经营迷思
辛小微·札记 2022-04-20

先说点题外话:念头只在脑海里兜转而不输出为文字或实际的产出的话,就真的只是飘在空中的思绪而已,同春绿的空气里飞着的柳絮没什么两样。因为要准确地表达(无论是通过语言还是别的方式)心中所想,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整理的过程,措辞更是既有规律还有艺术,所以输出的过程不是单一的提取动作,这也是对大脑皮层的一种锻炼。——这些都是说给自己听的,警醒自己要付出行动。

说回正题:最近两天其实在和侯老师闹别扭——准确地说是他在生我的闷气。我甚至不是很能理清他生气的点,只是我比较敏感地觉察出了他的语气和态度不是平时的轻松自如,甚至有赌气让我难受的成分,因为他知道这样我其实会难过,以往数次类似的情境中,他能从我的反馈里看得出我的讨好。

我其实每次在这样难受的时候、在等待中煎熬的时候、在做出修复关系行为的时候,都会反思自己。第一时间我会反思自己是不是错在哪里,而下一刻我会反思自己算不算被PUA了。因为讲道理我其实是非常惯于保护自己自尊的人,如果我意识到我的情绪被“拿捏”在对方手里,被激发起来的危机感会让我很难过——尤其这说明我的主控感遭到了侵犯。

但昨晚睡不着的时候转念一想,这种失控是爱情或者是让人产生心理依赖的亲密关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正因为在乎的人对自己的影响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你的情绪才不再完全有自己主宰和控制,不然何谓魂牵梦萦为你着迷呢?想通这一点的那一刻,我脑子里就出现了“情之一字,若能轻易自控,便也不算是情了”,因此情里的痛楚也有了甘之如饴的一面,这就是爱着你的感觉,就像天上有白云也会有乌云,树上有绿叶也会有红叶,所以有快乐的时候也会有难过的时候。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只会想着尽快讨好然后摆脱这种难受的状态,只想着尽快“一切恢复如初”,用的是问题解决的思路,觉得绝对不要冷战,赶紧把话讲清楚,该道歉我也会道歉,你也别老是得理不饶人,彼此都赶紧开心起来。其实细想这也是一种图省事和偷懒的表现,尤其是这种心态不改变的话总会有下一次,重复的拉扯又如何让人不想翻旧账呢,这并不是所谓沟通了说开了真正解决了,反而像是缓兵之计和积累的沉疴。

侯老师也曾和我说过,被我激怒后他的反常也好、敷衍也好、冷待也好,就是对我的报复,我应当有承受这个代价的自觉,因为他被伤害了的情绪也不是大家坦坦荡荡说开了就能马上消解殆尽——伤口结痂都没那么快呢,哪能指望连疤都消掉呢?

总之吧,要按这么想,我也不能感觉自己受了委屈就非要往PUA那方向想,毕竟亲密关系的基础也是平等的,不能老这个人迁就着那个人。且说老实人平时不惹他的时候除了嘴欠点儿,人对我的好我也不能因为这一两天的闹心就给晕轮效应晕没了不是。再推测下他这场闷气的源头,大概率是我不爱听他给我讲的话题,可让我说我又没什么别的新鲜话头能续上,归结起来又和之前提到的连上了——是我的生活已经贫瘠成这样了,每天都不能自己寻到点小确幸小乐子分享了,还不让别人说,结果搞得个两人没话说的场面真是尴了个大尬。如果一直放任这种苗头,后面还有大半辈子可不就要过麻了?可我也真不想变成中年夫妻亲一口、噩梦能做两三宿内样。所以感情中的温度和新鲜感的确是要花心思去经营的,倒不是光为了谁,也是为了对自己好一点儿,让生活更有滋味一点儿。

所以这回我没有再像之前那样一定要非把话掰扯清楚,而是就像侯老师说的那样,那我就承受这样的难过,我就受着算是你给我的罚,你要是舍不得我,也不会让我煎熬太久——我当然也是有赌的成分,结果确实也是我赌赢了。他虽然是不如平时的腻歪热情,但也没有真的完全不搭理我,话里话外透出的敷衍也是故意做给我看的,那我就哄着呗,我来摆好脸,我来找话题,尴尬的难受我撑着,任你撒气撒够了,当双方的负面情绪都消解,我可以很敏感地察觉到修复的信号,磕绊就算过去了,这也是“不说”的默契。

话到嘴边的沉默 避免伤人的结果

那些不完美的细节 都是珍贵的体验

——张哲瀚《不说》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