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科创板,跟新三板最大不同会是什么?
一零哥 2018-11-29

科创板,这个时下最热板,到底为什么要开?到目前为止,讨论最多的就是注册制,其实没有切中关键。

无论如何,科创板与新三板的区别都不在于注册制,这是两者的相同点。虽然,关于科创板的其他细则有关部门还在研究制订之中,但透过证监会、上交所及现行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我们还是能够看出,至少在顶层设计层面,科创板的确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这些使命原本属于新三板的,但在新三板上没有实现,所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赋能这条短板,必须要补上。到底有什么短板?领导们没有明说,不过大家都知道,二级市场门槛太高,科创企业够不着;一级市场缺乏流动性,资本退出难,变现难。那么好,补短板必须找一块门槛不要太高,并且还有流动性的板子,新三板没有成为这块板子。

那么,科创板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依据领导发言和法律依据做出大胆设想:

第一,发行制度上,没有悬念,肯定注册制了。但发行标准上,也就是上市门槛问题,很可能比照新三板的创新层标准,无非是从利润-营收-市值-净资产-融资额等几个维度进行细化,为什么不太可能低于新三板创新层?因为数量太大,蜂拥而至,监管压力大,且与新三板没有区分度。

第二,交易规则方面,证监会和上交所负责人都没有透露,但是这恰恰是科创板和新三板最根本的区别所在,那就是科创板极有可能采取竞价交易。因为科创板的法律依据援引的是全国人大《授权决定》,而该授权的范围是拟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发行的企业,简单说授权范围是针对IPO市场,而IPO市场的交易规则就是竞价交易,如果科创板不采用竞价交易,那么跟IPO市场有了本质区别,援引《授权决定》就有突破之嫌(详见《科创板:是增量改革还是重复建设,需保持适度理性》)。而新三板目前的交易规则是做市商报价制度,跟真正的上市交易还是有本质区别,这是目前新三板流动性差的重要原因。虽然我们认为新三板也可以施行竞价交易,尤其是在1500家左右的创新层上,甚至是在创新层基础上再细分出精选层,试点竞价交易。但目前,距离政策实锤还有不少距离,如果科创板推出了,新三板还推不推竞价交易,还要打个大问号。

第三,投资者适当性方面,主要是指投资门槛方面,应该明显低于新三板,有人说是个人投资者金融资产50万元的标准,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新三板改革呼声中,降低投资者门槛也是重要的方面,曾经流传过一个版本,就是在创新层,投资者门槛降低到50万。但也不会太低,因为科创板可能不会鼓励大众都去炒股,而是引导理性投资,主要是通过公募基金投资。

做出上述判断,还有一个依据,就是科创板要体现出一二级市场的平衡,平衡什么呢?一级市场门槛底但没有流动性;二级市场流动性好但门槛高。平衡就是门槛不那么高,但又能保证流动性。二级市场推科创板,允许包括不盈利但估值高的科创企业上市融资,一级市场推新三板分层,让创新层甚至精选层的企业达到IPO标准,在一二级市场衔接处达到水平趋同、标准趋同、监管趋同的效果。这样,一方面很好的接纳那些已经海外上市的企业回归,另一方面,完善了资本市场的基础体系,对发挥资本市场在供给侧改革中主战场的作用,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也能起到真正作用。

当然,科创板的完整制度设计包括方方面面,但跟新三板的主要区别应该体现在上市标准、交易规则和投资者门槛等方面,而最大的看点在交易规则。这是新三板改革的延续,如果这么期待,科创板确实是显著的改革增量。到底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