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商业洞察(一):戴上洞察力的眼镜看商业
一零哥 2020-02-21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给他一个问题,他就能分析出通篇的逻辑,给他一个通篇的逻辑,他能抽象出一个通俗易懂的总结。很多人都能够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只有少数人才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再看这样一组数据,瑞士信贷发布了一份2019年的财富报告,里面就提到,占全球人口10%的富人,拥有全球82%的财富。更有意思的是,根据统计,2019年全球财富总值是360万亿美元,其中44%,也就是158万亿美元,掌握在全球最富有的1%的人手中。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个就是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成功的故事都是有因有果。如佛陀释迦牟尼都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马太福音中所说的强者,这些全球1%最富有的人,能够达到如此成效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商业洞察力!

先回顾一个震惊心理学界的实验。

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选取了一批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优秀的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狱警,另一组扮演囚犯。监狱实验在斯坦福大学地下室开始,起初,扮演狱警的学生们都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当一个体贴的狱警,扮演囚犯的学生也感觉很新奇好好体验。第二天,有些囚犯们就感觉吃住的环境很差,发生了暴动,狱警们自然不愿意,开始镇压囚犯,甚至开始暴力对待囚犯......实验到了第6天被叫停。实验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学生们是要素,狱警和囚犯的定位是链接关系。原本一样的学生,因为有了不同的角色而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就是系统决定了个体要素的行为。我们遇到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往往是因为没有看清楚。系统等于要素和链接关系的集合。通过商业洞察力的分析,我们要能够分析清楚要素和链接关系,更要明确认知,想要改变或调整系统,要变化的往往不是要素,而是链接关系。

回过头来讲,商业洞察力的本质是什么?洞察力的本质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商业洞察力就是在商业领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很多人都具备看到现象的能力,这叫做“观察力”,只有洞穿表象,看到内核的本质,才叫做“洞察力”。商业的过程是复杂的,是一项工程,是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黑盒(Black Box),并没有看到盒子里的东西。比如,很多人去买手表,看的是品牌、样式,但是真正的行家却关注,手表内部的机械结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看系统的表象,洞察内在的连接关系,高手往往以此找到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去实现商业预期。

如著名系统动力学家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 Meadows)所说:“真正深刻且不同寻常的洞察力,是洞察系统后如何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

当前,新冠肺炎仍然处于严峻状态,疫情的缘故势必要影响很多企业的发展,甚至是生存的问题。就像朋友说:“最近很多项目都停止了,担忧”!不过,商业进程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大势,需求一直存在,疫情的影响让很多企业关上了业务的大门,但是却打开了商业模式这扇窗,疫情给物质业务按下暂停键,却给数据数字经济按下了加速键,物质流动受阻,而非物质流动加速。

在疫情阶段是企业下沉思考的好时机,业务收缩但是模式升维,戴上洞察力的眼镜结合所处行业的商业的进程,冷静分析企业的情况,看透黑盒子,然后去实践就会更加的通透。疫情风雨后,会有企业石沉大海,也一定会有企业大浪淘沙,成功上岸......

所谓: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戴上洞察力的眼镜更通透,即便湿身也能上岸!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