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意见反馈
LOFTER-网易轻博
浏览
APP
登录
注册
核能发电的风险
永俊微言
2020-12-22
1954年6月,苏联在距莫斯科106公里的奥布宁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开始了核能发电的新纪元。
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可运行核电机组达442台,2019年度全球核能发电量高达2657亿度。
核能发电,具有低耗高效,清洁环保,安全系数较高的优点,但依然有发生核事故的风险,而且一旦发生核事故,就是一场大灾难,后果十分严重。
65年来,有案可考的核事故达23次,其中最严重的有如下2次:
一次是1986 年4月26 日发生在苏联乌克兰境内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特大核事故,核反应堆猛烈爆炸,大量泄露放射物质,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导致31人当场死亡,200多人受到严重辐射,并在以后的15年内因此致死9.3万人,另有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以内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普里皮亚季城成了一座废城。据有关方面统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两千亿美元。
另一次是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使得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严重污染了周边地区和海洋。福岛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支付损害赔偿费一项就高达约7.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600亿元)。
有了这样两次重大的核事故以后,65年来一直存在着的是否应该彻底放弃核能发电的争论再一次热闹起来了。
一位瑞典核物理学家形象地比喻说:核能就像马戏团里的猛兽,听话时让人感到其乐无穷,而一旦失控,后果就不堪设想。
各个国家在决策和实施核能发电项目时,都对核电站的运行安全和环保安全充满了高度的自信,并都信心满满地向本国人民承诺保证核电的安全。但无情的事实证明,核电站的安全系数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人定胜天”其实也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人类意想不到的远超核电站设计承受标准的天灾(大地震、大海啸)或人祸(战争轰炸、设备老化、人为失误),都会造成“意外”的核事故,让人类的自信彻底成为笑话。
于是,本着未雨绸缪,不留隐患的精神,德国联邦议会于2011年6月30日投票批准了放弃核能的议案,决定在2022年前关闭德国境内所有的17座核电站,今后通过建造更多的风力发电站和天然气发电站来填补放弃核电后的空缺。
德国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核能安全部长诺贝特*勒特根在事后评价说:“这对德国而言是伟大的一天。”
2017年5月21日,瑞士全民公投通过《能源战略2050》,瑞士不再新建核电站,并最终实现零核电。
2017年6月19日,韩国永久关闭古里核电站1号机组,文在寅总统宣布,韩国废除以核电站为主的发电政策,走向零核电时代,为此,韩国全面取消新建核电计划,不再延长核电站的设计寿命。
意大利曾于1987年举行全民公投,决定停止使用核能。又在2015年6月12日、13日连续两天的全民公投中,以多达90%——95%的反对票否决了重启核能的议案,从此意大利与核能发电彻底告别。
与发达国家纷纷放弃核电不同的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却在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核电站。
笔者对此感到深深的忧虑。
尽管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概率很小,但毕竟存在发生的可能性。一场以空中打击和使用导弹武器为常态的局部战争,一场意想不到的特大自然灾害,都足以引发核事故,而核事故一旦发生,就会是一场难以估量的重大灾难,核辐射造成的环境污染,不知要影响多少周边地区,不知要影响几代人的生命安全,几十年或上百年靠核能发电得到的经济利益,不足以弥补一场重大核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是一件急功近利、有明显隐患、得不偿失的事情。
须知,日本曾经长期被国际同行美誉为世界上最成熟、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国。试想,以日本的材料、技术和工匠精神,尚不能有效地抵御特大地震和海啸带来的突然袭击,不能有效地保证核电站的安全,那么试问其他国家在遇到同等级别的天灾人祸时,又能有多少把握百分之百地保证核电站的安全?
笔者以为,核电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隐患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些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已经放弃或者准备放弃核电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眼光是长远的,他们的决策是对人民负责的,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 杂文
# 长文章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俊微言
关注
热度 0
评论 0
分享
推荐文章
把被动写成主动的伪史数例
中国文化既有精华亦有糟粕,糟粕之一就是由御用史官撰写的许多把被动写成主动的虚假历史。 把被动的历史悲剧改写成主动的历史喜剧,是古今...
永俊微言
选择性向右看齐
部队的队列训练有个口令叫“向右看齐”,我国的政治经济也常常“向右看齐”,而且还是有选择的“向右看齐”。 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通常把...
永俊微言
上海试行房产税的效果
上海试行房产税的效果 文\永俊微言 2020.11.01 上海市从2011年起试行征收房产税,至今已经9年。但起没起到抑制房价的作...
永俊微言
查看更多
评论(0)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移动客户端
|
风格模板
|
官方博客
|
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
|
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
|
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
关闭
this.p={forbidShare:0,headLine:"",hotCount:0,favoriteCount:0,isFavor:false,isFollow:false,author:'永俊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