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重磅】揭示装修除醛界一大“黑洞”!

      今天,小瑞要向大家揭示除醛界的一大“黑”洞,却是情理之外,法理难容。因为这实属明知故犯的欺骗行为,它便是所谓的光触媒除醛技术,被专业人士成为“世界之骗”。

光触媒除醛原理

      光触媒,由日本东京大学的本多建一教授和学生藤岛昭发现,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够一定程度上分解甲醛。

光触媒市场现状

      在日本,光触媒主要用于杀菌消毒。在国内,由于反应条件的局限,光触媒并不适用除醛,因为纯净的光触媒(二氧化钛)只能吸收400nm以下的紫外光,在自然环境下,紫外光占有比例较低,不足自然光的10%,因此,室内基材表面喷洒的光触媒由于没有室外400nm的紫外光照射,不能发生催化作用,所以通过喷洒光触媒来清除室内甲醛并不可行。然而,国内市场依然还充斥着大量以光触媒为主导的挂羊头卖狗肉行为。

      2018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的规定,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抽查了杭州市及电商平台销售的20批次空气净化产品,不合格9批次,批次不合格率为45%。

      可以看出市场上依然充斥着大量的不合格光触媒产品,据记者走访北京海淀、丰台等地区的多家除甲醛公司发现,销售的光触媒产品不仅有乳白色透明液体,还有透明、乳黄色、浅蓝色各种品类,眼花缭乱,不一而足。

      2019年1月,据一篇倍受关注的网文《用生命在开庭》暴露,广州法院新审判业务大楼的空甲醛超标,法官戴口罩上班,庭审因有人出现“中毒”症状而不得不中止,此事受到舆论关注。而据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表示,中标大楼空气治理项目的广州市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2018年11月7日起曾对大楼全部区域进行光触媒处理。12月14日,该公司再次对社会关注的大楼负1层区域进行第二次光触媒处理,并且在今年1月14日18日进行第三次光触媒处理,对其余楼层法庭区域进行第二次光触媒处理,该事件直接证明了所谓的光触媒除醛并非传说中的神奇。

紫外线的危险性

      2018年2月,广州一消费者购买了北京方德中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除甲醛服务,然而由于商家并未按约定采取除甲醛操作,紫外灯照射导致一家三人均被严重灼伤。

      据科学研究发现,紫外线对人体照射的危害主要有:光感性皮炎、皮肤红斑反应、电光性眼炎、诱变致癌、产生光化学烟雾和有害气体等等。所以,光触媒除醛技术即使采用紫外线照射辅助,依然暗藏着严重的危险性,还很容易引发二次污染。

      由上可知,光触媒除醛技术被称作“世界之骗”,不无道理。很多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的无知获取个人利益,实属除醛界的黑洞,迫切需要看清,还消费者一个真相。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