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主张设计
我了解到价值主张设计这个概念源于从成都回来后在重庆一家创业公司的面试。
这是一家A轮创业公司,在某个空白细分领域做得也算风生水起,面试官是一个28岁左右的刚结婚的男人,他抑制不住嘴角的微微上扬。
创业公司的面试和腾讯这种大公司氛围不太一样,大公司相对严肃,学生与面试官双方都比较正式,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倾向于一本正经的问问题。在这个公司,面试官把我带到会客室(有沙发有茶艺工具)给我泡了一杯茶,以聊天的形式进行的面试。
先是聊了一些生活问题,再就我的作品进行深聊,但是和腾讯不一样的是,腾讯是基本我在说自己的作品,而后者是他发表他的看法。这种情况或许也不能一概而论,和面试官的风格有关。
大公司面试对于个人技能要求没那么重,而创业公司则要求马上能上岗做事。这个面试官说需要一个初级的PM来帮他做执行层面的一些事,包括做PRD、竞品分析、原型,他觉得我的经验有所欠缺但相信我很快能学会,可惜的是他要的比较急并且要全职不要实习。(或许是拒绝后安慰我?)
不过他和我聊了很多工作中的经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主张设计这个思维方式。
价值主张设计的核心是应用不同的工具找用户所需的价值主张,并始终保持产品的价值主张与用户一致。在用户价值与产品价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契合的点,从而寻求一种双赢的商业模式,构成产品的闭环结构。
价值主张画布有两面,用户概要可以描述对用户的理解,价值图描述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
用户概要有3个部分,用户工作、用户痛点、用户收益。
用户工作包括功能性工作(要做某个具体的事情,如:吃饭、写报告)、社会工作(想要呈现出某种社会状态,如:时尚、睿智)、情感方面(如:满足社交、获得成就感、安全感)。
用户痛点包括不想要的结果(功能层面:做不好;社会层面:做了影响不好;感情层面:做起来不爽;辅助层面:不喜欢做A是因为不喜欢做B),障碍,风险。
用户收益包括必要的收益(没有这种收益就不做),期望的收益,渴望的收益,意外的收益,并且收益具有关联性。
需要注意的是描述用户概要时,要如社会学家一般跳出产品去完整的描述用户的所有属性,要为不同的用户进行千人千面的描述,要把收益、痛点的每个点描述的具体。
价值图有3个部分,产品、痛点缓释方案、收益创造方案。
产品即我们需要设计的产品。
痛点缓释方案即描述产品如何减轻或解决用户的痛点。
价值创造方案即描述产品如何为用户创造收银员。
需要注意的是,产品不能孤立创造价值,产品必须与特定的用户的工作、痛点、收益关联。另外,一个伟大的价值主张是在工作、痛点、收益间取舍,没有一个价值主张能满足所有用户或一个用户的所有需求。
当用户的价值与产品的价值匹配时,可构成闭环,创造经济价值
这种思路有助于在产品定位时更加高效而精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效。
2019.4.21
知乎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imshihong
一个幼年期的产品经理要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