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来到河北博物院,直接上3楼。
按历史时间看展,先进《石器时代的河北》展厅。
旧石器早期,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出土的草原猛犸象,形状庞大威武。
纳玛象骨架(复制品)
纳玛象头骨
这些装饰品出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于家沟,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虎头梁村西南约500米的于家沟内,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至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饰品用贝壳、螺、鸵鸟蛋皮及鸟骨等材料,经打磨钻孔制成。
北福地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村乡神石庄村村南台地上,新石器时代遗存,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面具,出土遗物陶刻面具有10余件,图案有人面和兽面,兽面有猴、猪、猫科动物面,每种面具四周都有小穿孔,应为系戴时穿绳之用,推测当时祭祀所用,我国最早的史前面具,研究原始宗教或巫术的重要资料。
玉玦、玉坠饰,北福地遗址祭祀场出土。玉玦,用作耳饰,类似今日的耳环,
进入《《河北商代文明》
河北是商王朝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商早、中期在豫北、冀南一带五迁其都,有学者认为今邢台市曾为商王朝国都,至今河北省已发现商代遗址100余处,定州北庄子墓地和藁城台西遗址是河北境内二处重要遗址。
藁城台西遗址,商代中期,位于藁城县西二十华里,南临石德铁路,北靠滹沱河。1973年~1974年、1983~1985年,河北省文物部门先后两次对台西遗址展开考古发掘。其中第一次发掘发掘房址12座,墓葬110座,灰坑107个,祭祀坑两个。 遗址中出土了丰富的陶器、铜器、骨器、石器、玉器和蚌器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七项世界之最”发现。
饕餮纹铜钺
钺身近似正方形,宽弧刃,两角翘起,侈于器身,肩部均匀分布三个长穿。内长方形,中部有一圆穿。钺身两面均饰饕餮纹,眉作云雷纹状,目外眼角下垂,圆睛凸出,巨口镂空,内有两颗尖利的兽牙。内后半部两面铸变形雷纹。
饕餮纹铜瓿
盛酒器。直口,短沿外侈,方唇,短颈,圆肩,扁圆腹,平底,矮圈足。颈部饰两周平行凸弦纹,肩部饰目雷纹和圆圈纹。腹部饰饕餮纹,眉稍上卷,阔目圆睛,鼻凸起内卷呈螺旋状,巨口獠牙,两尾下卷。圈足饰目雷纹,目杏核形,睛部突出。
四面人头形陶器盖
泥质灰陶。器表磨光,呈四瓣蒂形,盖面无钮,下有子母口。每瓣上阴刻人头形一个,相互对称,面容相近,鼻头翘起,高颧骨,尖下巴。眼睛的刻画与台西遗址出土的一件黑陶簋口沿上的陶文符号“臣”字基本一致。
骨笄
定州北庄子墓地位于保定定州北庄子村,1991发掘墓葬42座,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出土文物数百件。
蕉叶纹铜觚
大喇叭口,颈腹较细,圈足较矮,切地下折成直角。纹饰以云雷纹为地,口下饰一周对夔蕉叶纹,其下饰夔纹,腹和足上各饰饕餮纹两组和四条扉棱,圈足上部饰蝉纹一周。
蟾蜍纹提梁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