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辗转反侧,描神画韵,刻石铭心,我却怯于让你知晓…”
晓芙已经习惯早起,然后先轻手轻脚地去厨房生火做早饭,趁着熬粥的时候,去杨逍屋里。他这会儿也已经醒了,会静静地坐在床榻边,等着她扶自己起身洗漱,之后在桌边等晓芙把早饭端进房,由他摆放碗筷,盛粥添菜,好让晓芙得空去帮雁儿起床梳洗,三人一起用膳。晓芙也习惯饭后,二人轮番在院内教雁儿识字练字,弹琴识谱。雁儿晌午后会午睡,这里则是属于他俩的时段,练剑、书法都是常态。有时怕惊扰雁儿,晓芙会推着杨逍,到庄园后的竹林中,监督她练剑。几次杨逍坐在轮椅上,也会陪她练习。
起初,晓芙不同意二人过招,觉得“欺弱”。杨逍则得意又嘴欠地表示——
“我坐在椅子上,一手扶椅,单手与你过招,你也未必能“欺弱”…”
晓芙虽心中气不过,也拗不过,但出招都会收着,生怕伤了他。杨逍自然知晓,只得“不是君子”,每次截下她的招式,都把她往自己怀里拽,背后贴,逼她出功力——
“你再不出手,可不好哦……”
几番下来,杨逍倒是教会了晓芙几手实用又轻巧的近身防卫招式。而“弹指神通”此等精妙的武功,自然也不在话下。
等雁儿醒后,他俩则会收起“张牙舞爪”,焚上香,沏好茶,改到棋盘上,接着“对弈”,雁儿则在一旁“观战”偷学。
日子仿佛就在风轻云淡中,波澜不惊地渐渐流逝…
一日午后有雨,晓芙则在杨逍房中看书。雁儿醒后,雨过天晴,晓芙想院后竹林中的竹笋应是长势不错,便提议带雁儿去拔几颗回来,晚饭尝尝鲜。杨逍嘱咐她们小心路滑,别再摔了,晓芙则和雁儿一并推杨逍在院中小憩。
竹笋果然是新鲜,不一会她们就有了收获,还顺带采了些荠菜。林中野花正美,晓芙便为雁儿扎了个花环戴在头上,二人手拉手,有说有笑地往回走。快走到院门口,晓芙望见院中坐着的杨逍,突然扬起手,一只信鸽扇动翅膀,飞出了庄园。雁儿觉得有趣,松开晓芙的手,奔到杨逍身边。杨逍转过身来,温柔地摸摸她的头,嘴角却挂上一丝苦涩的笑。晓芙不知何故,走上前,问到:
“怎么了…”
“没事…准备晚饭吧…”
“我们挖了竹笋,还有荠菜,准备包荠菜竹笋饺子…”
“好…辛苦…”
可整顿晚饭,杨逍都一反常态的默不作声。晓芙心里打鼓,以为他是不爱吃这口。饭后晓芙安顿了雁儿,再回到他房里时,杨逍则背对着她,在房间的角落里,一言不发,晓芙也不知他这是怎么了,只得也沉默着,慢慢收拾。半响,杨逍才开口,
“晓芙,我有话跟你说…”
他突然的一句,让晓芙有些心慌。杨逍徐徐转过身来,直盯盯地望着她,把她看得更是慌乱。而后他垂下眼睑,轻轻说到,
“雁儿的外婆,后日便会到了…”
晓芙没想到他说的竟是这句,突然反应过来,下午那会儿便是飞鸽传书吧,不由松了口气,
“哦,这是好事呀…”
“…晓芙…你很希望这天,早点来吗…”
他微微抬起眼帘,眼底渐渐泛上一层薄雾,她从未见过他这幅表情,似有不甘,期许,柔情,苦楚。晓芙一时不敢看他,语无伦次,
“…不…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晓芙深深吸了口气,接着解释到——
“雁儿…雁儿的父母…毕竟已经身故了…她理应远离江湖尘嚣,和亲人过平静安宁的生活…”
说完,晓芙怯怯地抬眼观察杨逍的反应。他依旧眼睑低垂,默不作声。沉默的空气半响才被打破——
“…你说的对…她应该远离这江湖的是是非非…”
他微微直起身子,脸上泛着五味杂陈的笑,
“辛苦你明天帮雁儿收拾…”
“…放心吧…”
“明日你专心照顾雁儿,不必备我的餐食,也不必进我房内收拾,我想静静地休息…”
听到后句,本以松了口气的晓芙,突然紧张,
“可是…”
“没事,你回屋早点休息…”
说罢,他转过身去,不再说话。晓芙望着杨逍的背影,有很多想说的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惆怅中,她默默合上门,退出了杨逍的房间…
第二日,雁儿起床后,晓芙便告知了外婆的事情。小姑娘的大眼睛中闪过光,随即又暗淡下来,她紧紧地抱住晓芙。晓芙温柔地摸着雁儿的头,说到:
“雁儿乖,姐姐也舍不得雁儿啊。可,雁儿也应该去陪外婆了…”
雁儿抱着晓芙好一阵才松开,重展笑颜,她手指了指杨逍房间的方向。晓芙有些为难,可依旧温柔地抚摸她的小脸蛋,
“你杨逍叔叔,他…今天不太舒服,想好好休息,雁儿乖,我们就先不去打扰他,好吗…”
雁儿懂事地点点头,但难掩失落。晓芙无奈,只得又抱住她。
此后整一天,杨逍都把自己关在房里,没有一点动静。晓芙给雁儿收拾行囊,照顾她餐食,还在庭院中陪她练字、弹琴,杨逍房内却没有任何回应。晚餐过后,雁儿静静地坐在床头,不言语。晓芙有些看不下去,靠近雁儿,
“雁儿,你说我去给他送些吃的,好不好…”
小姑娘的小脑袋拼命点着,晓芙夸她懂事,嘱咐她就在房里休息。自己从厨房端了吃的,走到杨逍房门外,有些怒气推开了门——
房内的杨逍,背着门坐着,听到动静也不回头转身。晓芙把东西放在桌边,叹了口气,
“你好歹吃点东西…”
“雁儿的东西收拾好了吗…”
“你放心,都收拾好了…”
“辛苦…”
“可雁儿想见见你…”
杨逍不接她的话,默默伸手,指着床榻旁的一个柜子,说到——
“柜子里有些盘缠,你都给雁儿带上…”
晓芙无奈,顺着他的指向,去打开柜子,发现了一个锦囊,便伸手去拿。拿取的瞬间,余光瞟见锦囊的后方是一把宝剑,定睛一看,才发现正是自己的佩剑,
“这是我的剑!你没有落在醉香楼?!…”
“…你的东西,我从来细心保管…”
晓芙正要追问他,为何之前不还给自己,杨逍已经推动椅子,来到书桌旁,取过一卷卷轴,递向晓芙,
“把这个,转交给雁儿…”
晓芙疑惑地上前接过卷轴,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幅工笔人物画,画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她与雁儿,二人抚琴的场景。画风细腻、笔底春风,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若非细心观察,是绝无法如此精准传神地刻画二人的神韵。画面里,晓芙居左,眉黛青颦,翩若惊鸿。左下角一个楷书的“芙”字,点明她的身份;雁儿在右,粉妆玉琢,巧笑倩兮。右下角一枚小小的篆书印章里,一个“雁”字,正是她的名字。
晓芙看着画轴出神,顿觉这才是杨逍整日将自己锁在屋里的真正原因,不由心起波澜,
“你为什么不自己送给雁儿呢…”
杨逍依旧不回答她,从书桌上又取下一方锦盒,侧身再次示意晓芙拿着,
“明日辰时,你送雁儿到东南方三里外,溪水边的大柳树下,雁儿的外婆会在那里等你们,把这个交给她…”
晓芙狐疑地接过,不禁开打盒子,里面静静躺着一枚小小的方印。她端详了一会,方印材质特别,似乎是上等的玉料。印身上有雕刻暗纹,图案别致。拿起看那印上的刻字,正是方才画卷上,那枚“雁”字。晓芙扭头望着杨逍,杨逍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这枚印章的玉料是昆仑山特有的,暗纹也是明教独有。我说过,要保护雁儿一生平安,你把它交给雁儿的外婆,告诉她,如果她们有任何需要,亮出这枚方印,定会有明教人士暗中保护她们…”
“难道你不去送雁儿吗?!…”
杨逍的眼神暗淡下来,他缓缓转动椅子,再次背身对着晓芙,
“你说的对,她应该远离江湖的争斗,平静安宁的生活,记住那些美好的事和人,比如…你…”
他顿了顿,用微微颤抖的声线接着说,
“至于我…是我安排不周,令她失去至亲,所以…”
他极力克制自己。晓芙与杨逍相处这些时日,经历种种,从初出茅如的懵懵懂懂,到如今也明白江湖并不是她原想的那般单纯正义,而是险象环生,不乏尔虞我诈。她心疼雁儿的经历,同样也心疼眼前的杨逍,她摇着头,急忙想上前,走近他,
“…杨逍,不…不是的…”
“晓芙!”
第一次,他厉声训阻了晓芙。晓芙定定地站着,满眼担忧地盯着杨逍的背影。他微微抬起手,示意她别靠近,却始终没有转身,没有回头,
“…去吧,早点休息,明日还得起早赶路…”
晓芙只觉得手中的画轴、印章,是分量无比的嘱托与期许,让她无所适从,空气和时间似乎凝固了。最终,她收起所有的东西,一步三回头地往门边去,拉开房门的一瞬间,杨逍开口,
“…谢谢你,晓芙…”
她看着他没落的背影,无限惆怅,几乎是强忍着自己的担忧,离开了他的房间。房门合上的那一刻,杨逍痛苦比闭上眼,嘴角挤着苦笑摇头,从怀中又掏出了一枚圆章,还似乎带着他的体温。这枚圆章与刚才那枚不同,是青绿的玛瑙,质地温润。杨逍摩挲着圆章,手指温柔地触碰印上刻的字,正是楷书的“芙”字,
“…辗转反侧,描神画韵,刻石铭心,我却怯于让你知晓…”
第二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晓芙便醒来起身。昨夜,她将东西带回房中,想法子告知安抚雁儿睡下,便已是折腾到了半夜,自己却几乎一夜未眠。她轻轻地踱步到院中,却发现杨逍的房门敞着,他坐在门前,双眼失神地望向院内。感觉晓芙走近,才回过神过来,直起身子,
“…晓芙,你推我到院中吧…”
二人都没有再说话,晓芙缓缓推着他,来到院中停下。杨逍低着头,过了半响,
“…赏我壶酒喝吧,晓芙…”
晓芙欲言又止,又不置可否,深深叹了口气,转身去往厨房。等她回到院中,发现杨逍并不在原处,而院中亭子的帷帐却被放了下来。她绕过凉亭,发现杨逍正在帷帐后面。他抬头望着她,
“…去吧,叫醒雁儿,时候不早了…”
晓芙替雁儿收拾好,拉着她的小手,缓步往庄园外走去。雁儿回头,不舍地环视院落。晓芙心疼,俯下身,拉着雁儿,
“雁儿,他…”
小姑娘却展露笑颜,懂事的摇摇头,反而挽着晓芙,坚定地大步流星往园外去。晓芙一惊,边走边回头望了一眼杨逍避着帷帐的方向,他始终安静着,没有动静。一大一小,都令她心疼。
而杨逍,在帷帐后,目送她俩离开,
“…我…终究是…怯…”
(完)
写在完结篇后的话:
终于还是写到的完结篇。至此,十话内,饮食起居、柴米油盐,琴棋书画、焚香习武,甚至篆刻,一个都没落下。这话中,杨逍为晓芙雁儿画像的灵感,来自前几日演员过生日时,有大神在超话里发的工笔人物画。所以以左使的才情,自然落笔生花,毕竟容颜已刻骨。而他实际上刻了两个印章,只是晓芙的那个,他这会儿还怯于赠她(印章是非常私人的东西,如果有天某人送你印章,便是极其文艺的表白了…)
故十话文字,补充“龙泉之夜”到“送走雁儿后来,应是惟一告白”两大名场面之间,正片没有的剧情,前后大家自行接上即可,算是满足了自己的小小私心。赶巧有你们相伴支持,越写越心安。
只是,如果不是自己写完都不敢相信从甜向到虐心可以无缝对接,对自己最后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人物怎么会这么做,是我写崩了吗?!但带入对白,又觉得自己都写的心碎了,胃绞着疼,怎么不是人物的真情实感呢?!疑惑自己对人物矛盾的行为刻画是否刻意?
但最终,我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设计,因为人本来就是复杂矛盾的,这版杨逍,更是如此。他害怕告别,他生命中几乎每个人重要人物(阳顶天,范遥,晓芙,不悔,甚至无忌)的离开,都不是他主动选择。他甚至不懂得应该如何去面对分离,而选择逃避告别行为,认为只要不告别,这个人就会有一直在自己身边(参考他发的重誓——若非死别,绝不生离)。所以我写这第十回,在雁儿要离开,杨逍为她俩画像刻章的时候,他明白了自己内心,看清了自己对于晓芙的情感,所以他一定要想尽办法,留住她,这样才能够接上并解释正片里的“应是惟一”和“灯笼一夜”(虽然最终还是难逃命运…)。
杨逍这个人物有非常重大的性格缺陷,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让人物变得更加立体抓人。幸好还有纪晓芙这样的灵魂伴侣,杨逍所有的柔软和不安都只暴露在她的面前,她会包容他的孩子气,理解他支持他疼惜他,即使无法终身陪伴他,依旧是杨逍心底的那抹亮色与柔情,无可取代。她的伟大在于,给予他真正的温暖和理解,与他有心灵的碰撞;为他延续血脉,也以死捍卫自己忠贞的爱情。世人皆言杨逍“用强”,纪晓芙则用女儿的名字告诉天下——“不悔仲子逾我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