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歌单:
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5203062464&userid=56921404)
今天,来讲讲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一直不是那种容易听懂的作曲家,他的曲子往往结构宏大而精巧,但是那些抓耳的部分往往掩盖在重重叠叠的结构中。他对我来说,风格不是那么好听。但是我感受得到他的曲子的精巧,每个角落当我仔细思考刚才的那一段,能听到一层层的和声,难过的是,我没有好好的学过曲式分析,除了觉得巧妙,我听不出多的东西。
先是四首交响曲,所有四首曲子停下来,触动我的有两段,第一段是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https://music.163.com/song?id=408277135&userid=56921404),不同于所有我听过的交响,这首曲子开头就是一个强起,提琴组拉出深情而略带绝望的句子。我突然想到了在那些时代潮流中被裹挟着前进的普通人,历史洪流滚滚而下,我们都要被迫做出无奈的选择。他的交响曲太不一样了,我无法从中看到简单地意向,而是无数画面、无数故事,在我眼前晃过,叠加。就像他的乐句,像是无数汇在一起的波浪。
第二段,是第一交响曲的第四乐章(https://music.163.com/song?id=408332026&userid=56921404),我把谱子摆在这里(https://cnks.imslp.org/files/imglnks/usimg/3/30/IMSLP66090-PMLP01662-Brahms_op.068_Sinfonie_Nr.1_4.Adagio_Allegro_non_troppo_ma_con_brio_fs.pdf),开头:定音鼓重重的敲出三声之后,提琴组和木管组奏出撕裂一般的高音,之后减弱,开始拨弦。之后,在昏暗的低音基础上,奏出有些凄苦的高音,在我心里,这是被命运压迫时痛苦的尖叫。
直到2分45左右,圆号奏出温暖而悠扬的动机:
3分14,长笛接过这个动机(吹长笛我的表示,这一段真的太凸显长笛的音色了,像闪耀着日光的雪山顶):
之后,直到4分40,这个动机又被更强的重复,像在为爆发而蓄力。大的要来了!4分40,首先是大管和圆号,朴实的奏出第二个动机:
之后,长笛和oboe加入(这两个真的是夫妻关系啊):
之后,越来越多的乐器加入,开始变奏,谱面开始做无尽的变化,勃拉姆斯是最强的变奏大师,最强的。每次看谱面,我都摇头晃脑跟着打节拍,把一个句子移到不同的乐器上,各种各样的乐句形态变化和对位变化,太美了,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我是一个变奏曲爱好者,从简单的乐句开始,发展成参天大树,这个过程无比激动人心。这一乐章,每次当第二个动机奏出的时候,我都会想哭。这多像蓬勃的生命啊,我们永远都在面对挫折,但是我们永远可以前进,永远可以去挑战命运。勃拉姆斯写了二十年,我想起我对王同学讲过的一句话:一辈子太长了,你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机会,去做这件事。
然后是两兄弟,海顿主题变奏曲(https://music.163.com/song?id=408332034&userid=56921404)和学院庆典序曲(https://music.163.com/song?id=408277126&userid=56921404)。
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海顿主题变奏曲,非常。它有一种规整的美感。还是看谱面:
原始的动机是短短的一段,圣安东尼众赞歌:
同样,勃拉姆斯把它变成了长长的十几分钟的大曲子,我很喜欢的一段如下:
grazioso的意思是优雅地,这一段是第七变奏,有一种在冰上滑行的轻巧感。
为什么喜欢这首曲子呢?听这首曲子像是在爬山,缓慢而坚定的前进,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爬到顶,但是我只知道,我在不断的前进,这就足够了。
对于学院庆典序曲,我想说,我听到庆典上红酒杯子相撞,闻到了肉的香味,在最后,听到了大家开心的唱着歌。青春的张力,喜悦,都在其中了。
然后是一首秋天的曲子(https://music.163.com/song?id=1469212347&userid=56921404),勃拉姆斯的小曲子我听的很少,尝试着去听,大多数我也理解不来,但是这首例外,上来就是一个深情的句子。我仿佛一下就想起家乡的河流和山林,还有天上的白云。这是一首适合秋天的曲子,有一种安静的辽阔感。他很少直接写温暖的句子,我觉得他写这首曲子的时候,一定是晒着秋天的太阳,然后刚睡完一个饱饱的午觉。
不过勃拉姆斯可不是个冷酷的人啊,他和舒伯特两个光棍写了音乐史上最有名的两首摇篮曲(https://music.163.com/song?id=1486042593&userid=56921404)。很久很久我都不知道这首歌是他写的,听惯了他曲子里的金戈铁马和各种各样让人叹为观止的精妙技巧,回到旋律本身,这首歌一响起,我真的有点想我妈。能够为全天下的孩子们带来安慰,我觉得比多少荣誉,都更有意义。
本来想写写勃拉姆斯和舒曼之间的故事,还有他勤奋的一生,但是我找到了比我写的好得多的人,我就把别人的文章引在这里吧(请介绍一下勃拉姆斯? - 解磊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615764/answer/778446953)。顺便,我想说说舒曼,舒曼对我来说更难懂,但是那首梦幻曲,我永远都会记得,简单的,朴实的温暖(https://music.163.com/song?id=496869500&userid=56921404 我觉得大提琴的声音更适合这首曲子 然后,我带一点私货 https://music.163.com/dj?id=2067780032&userid=56921404)。
坚韧,执拗,会陷入奇怪的爱情困扰。勃拉姆斯像不像我们身边的同学?有些古怪,很坚韧,看起来不太好接触,但是内心温柔无比。多有意义的人生啊,没有多少人会记得他的交响,更没有多少人能记得他的三重奏,甚至那首摇篮曲,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作者是他。但是你一哼起来那几个音符,大家都会接下来下一句。
死之前留下什么是有意义的呢?普通人是没办法像这些大师一样,留下自己的作品,当认识你的最后一个人也离开的时候,关于你的一切就彻底不存在了。但是没有关系,可以继续制造学术垃圾,拿到学位,然后后人读到你的论文哑然一笑,可以这样也能毕业那我也来。和你的朋友们好好玩耍,他们难过的时候,想到和你在一起玩的场景,也许就有新的勇气呢?好好对爸妈,放假了就回家去看看,家里的床睡的不是更香么。有喜欢的姑娘要讲出来,世界已经很冷酷了,多一点爱意,不是会更温暖一些么(想带喜欢的姑娘去看流星雨)。总之,给你身边的人,给这个世界,留下或温暖,或潇洒的背影,也算没有白活过。
再会 (Fahr Wohl)
再会,这个我又爱又恨的世界,请忘记我,但请记住我的创作。
这是大师的遗言,我们没有巨作,但是能在世间散播温暖,也是巨作了。
————————————————————————————————————
小故事环节,第一个:
听海顿主题变奏曲和学院庆典序曲的时候,我在武汉实习。就在藏龙岛旁边,我每天中午吃完饭都会骑车去湖边发呆,南方冬天的太阳啊,真的太暖了。那一个多月,我走遍了藏龙岛的北岸,背着长笛到处去吹。等红绿灯的时候,栾树的荚果被风一吹到处飘像秒速五厘米的场景,从没在这个大县城待过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有湖水蓝天的地方真的太棒了。我爱武汉,我爱江河湖海。
第二个:
听那首三重奏的时候,是在家里过十一。我听着这首歌在家乡的树林里钻来钻去,南方的十月,到处都是桂花的味道。南方啊,春天会一直下雨,夏天太热,冬天也喜欢下雨,只有秋天,这里会露出蓝蓝的天空和淡淡的云,傍晚,能看到树尖的轮廓慢慢与天融成一体,天的颜色,从淡蓝,慢慢变成深蓝,金星点缀其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的畅快感。听着这首歌,感觉自己的思绪,也飘到了高高的白云之上。咸宁有个潜山,邓队长告诉我说,秋天会有一满山的桂花,我喜欢桂花,找时间想去看看。
第三个:
在学活吹梦幻曲,听到长笛的声音充满了整个巨大的建筑,这种感受,我还想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