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寒假作业二参考答案
芳草地放歌 2020-01-22

寒假作业二参考答案

1.A [B.修禊(xì) 一椽破屋(chuán) C.侘傺(chì) D.一年半载(zǎi)

2.D(A.壬戌B.斑驳 陨落C.振聋发聩)

3. D(A.③存:问候B.②疚:痛苦C.①次:旁边③章:通“彰”,显著)

4.B(名作状/形作名/意动/使动/名作动/形作动)

5.C ( A.动词,向往/音节助词,无意义B.用来……的/……的缘故C形容词词尾D.自己/难道,反问语气)

6.B(①③⑥判断句,②⑤定语后置句,④被动句,⑦状语后置句,⑧省略句。)

7.D(土神叫“社”,谷神叫“稷”。)

8.C(A主语残缺,去掉“通过”;B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D句式杂糅,去了掉“而定”) 

9.B( “巧夺天工”应该形容人工制作的东西)

10.D (3分) 解析:从上文看,“最为慷慨激昂的正气”就是指的一种精神:英雄气概、抗敌意志。余项则是与这种精神相关联的诗文风格、作家、作品,特别是《正气歌》,作者仅仅在此顺势借用了一下“正气”,但其真正所指在上文。

11.A (3分) 解析:A项曲解原文意思。“苏轼完全混同于渔夫樵农”并不能作为“苏东坡分)。

12.B(3分) 解析:A项,“文化的碰撞”片面,原文第二段指的“文化”;C项,“与他们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也相一致”错,李清照应在苏轼之后,陆游和辛弃疾之前;D项,“扬眉吐气的厚度”不是以“把东方女性在晚风细雨中的高雅憔悴写到了极致”为因,而是以“她在民族灾难前沿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浩叹”为分)。

13.A (3分) 解析: A项,“海归”回国并非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而且还怀揣“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14.C(3分) 解析: A项,吸收海外人才过程中的问题也有留学生自己对国内形势不了解等原因;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5.(6分)参考答案:①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海外人才回国创业。②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强烈愿望。③先进的设备、优厚的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6.C(C项“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分析错误,从文章主题来看,主要是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残害,因此没考中的原因应是科举制度的黑暗,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17. ①以“白光”为题点明了小说的内容(线索)。小说就是围绕陈士成因落榜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写的。(2分)②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陈士成十六次未中,最终落水而死且无人收尸,其一生如同惨淡的白光。(2分)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白光”隐喻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以其为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罪恶本质。(2分)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以‘白光’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小说标题设题。首先理解标题的内涵,然后从情节、形象、主旨的角度分析其妙处。从文章内容来看,小说标题“白光”有如下几层含义:月亮放射出的清冷的光;陈士成因发疯而眼前出现的虚幻的光;旧时迷信,地下有财宝的地方会有一种亮光。这几种光交织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白光”,这是陈士成利欲之心的象征。小说其实是以“白光”隐喻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陈士成在它的迷惑下,心理变态,心灵扭曲,由悲怨到狂乱,一步步走向死亡。文章以“白光”为题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罪恶本质,彰显了小说的主题。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借鉴戏剧的结构艺术,通过高度概括和精心选材,把主人公几十年应考不中的遭遇,浓缩在一天内集中体现,以“白光”为题点明小说主要描写内容,围绕陈士成因落榜而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写,并通过因白光而“挖银子”这一情节,把陈士成扭曲变形的心理,推向了高潮,深刻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精神的残害。

封建科举,希望通过中举来进入仕途,获得功名利禄,受科举制度之害而不觉悟。(2分)但两人又有不同,陈士成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从未放弃过功名,他总想着通过科考赢功名,光宗耀祖,渴慕名利(2分)而孔乙己则迂腐不堪、穷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自欺欺人。(2分)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探究”陈士成与孔乙己的异同,这是比较题,比较的点是人物形象。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统治阶级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对他进行残酷的控制,推残了他的肉体,剥夺了他的生路,而且在精神上毒害了他,使他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和痛苦。文章刻画了一个被封建思想所毒害所麻木而最终又被社会抛弃吞没的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形象和他的悲惨命运,对吃人的封建文化教育和害人无数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陈士成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这陈府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

19.按照要求补写句子。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来源:学科网ZXXK]

(5)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0①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    ②而要认识到到祖国的可爱   ③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

21.首次实现海风海浪同步观测的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该次新闻的导语部分说的是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再提炼下,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新闻的主体部分,第二节开头句“中法海洋卫星首次实现海风和海浪同步观测”,和导语部分提炼的新闻整合为,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首次实现海风海浪同步观测。)

22. ① 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② 修缮审批手续繁琐。

③ 维修资金难以保证。

(6分。每一方面2分,若超字,每一方面扣1分。)

<p Indent" style="text-indent:0cm;;line-height:17.0pt">23.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分成两个阶段:(2分)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基础背诵、阅读分析、写作等三个专题(2分);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2分),同时进行各专项的弱点强化(1分)。

20①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    ②而要认识到到祖国的可爱   ③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 

21.首次实现海风海浪同步观测的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该次新闻的导语部分说的是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再提炼下,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新闻的主体部分,第二节开头句“中法海洋卫星首次实现海风和海浪同步观测”,和导语部分提炼的新闻整合为,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首次实现海风海浪同步观测。)

22. ① 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② 修缮审批手续繁琐。

③ 维修资金难以保证。

(6分。每一方面2分,若超字,每一方面扣1分。)

23.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分成两个阶段:(2分)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基础背诵、阅读分析、写作等三个专题(2分);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2分),同时进行各专项的弱点强化(1分)。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