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别离
敲了个吻 2020-02-13

      或许,我永远都学不好别离。

      人生中总是充满这样那样的别离:地上断了翅的蝶,雾散之后的满月,冷了续杯的咖啡……我从没一次可以从容地说出再见。谁能预料到人生的际遇呢?就像土地上的庄稼,播种有时,收割有时,生死有命。可笑的是,即使结局归同,真正的别离来临时,我却总是如陷浓雾。我想我肯定是个多情的人,时而落泪,时而强忍,时而笑对。为的不是爱之将逝,不是情之将消,而是为了内心深处明知别离是定律,却总是忍不住感到难过,而黯然追悼一番。有什么能比明知故犯更无力?

      生离的力量远胜于死别。死别是肉体的消逝,这个事实像块巨石,轻易就将心灵击碎。深夜的一个急电、卷岸的一次海啸,闯灯的一辆救护车,总是急促而仓皇。当你拾起话筒,竟是未语泪先流,得知挚爱已经奔赴极乐,快得容不下你在枕边哀泣挽留。此刻我们都成为突击检查不及格的小孩,逃避不是,重启不是,改变不是,课程名叫“别离”。

      若说死别是巨石,生离便是漏斗里的细沙。我们一颗一颗,一把一把将漏斗填充,望眼欲穿,终于有一天漏斗反转,相聚的时刻来了。可是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很快又迎来了生离。这种别离真是让人畏惧又期盼,因为人们自己害怕结束的同时,又总会幻想新的开始。它让人念念不忘,时而发作,时而休眠,不得安生。中国有个时间叫“头七”,就是去世的人七天后魂魄回归的日子。原来死别并不困难,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反而,坚强地活着需要极大的勇气。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需要“头七”,让活着的人、生离的人都有个期盼,有个念想,接受并学会徒然地追思。

      我尚且感恩生活,没让我经历过死别。印象中,“死亡”离我很远。花有百日红,花开堪折直须折。可命中注定般,我仍经历了许多的生离。拥有过,失去过;相知过,背离过;相爱过,分离过……那些远离的人啊,你们还好吗?

      犹记得第一天上幼儿园,母亲站在马路对面和我告别,中间只隔着车流,却像隔着银河,我默默地向前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突然某一天醒来,后知后觉,噢,原来我已经告别童年了。无数个深夜,这种茫然若失的感觉将我包围。那个“我”,生离了当时的母亲。我在长大,母亲变老。时间是单行的巨轮,我无法让她青春永驻,她也无法回到那些和我最亲密无间的时光。除此以外,那个“我”,还生离了当时的自己——童年。早已遗忘,第一句学会讲的话叫什么,第一回奔跑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哭泣是为了什么——就连失去了什么,我都无法总结,如坠雾中。

      人们总会给别离赋予仪式感,同窗结束是为毕业,夫妻分道是为和离,国家破碎是为分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世间的别离,终归悄无声息。这是个令人心碎的结局。于是人们在伤心中回忆,在失去中寻找,在告别中成长,痛定思痛,练习如何说出再见。乐观者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悲观者则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就连歌词都写道,“原来诗跟离别,可以没结尾。”

      我想我永远都学不好别离了,因为我永远在离别。

活得精彩结尾切勿流眼泪

来让我诗歌班里悄然沉睡这是自然程序

开心的派对 散后无法聚

我于烛光里 祝福一句句 

都心满意足

2020.2.13.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