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欢送会(二)
敲了个吻 2020-02-27

      看的时候并没有太大感触的情绪,写着写着才发现想说的竟然越来越多。我发现将《芳华》定位为文艺片或许是种肤浅的错过。在它里面,我还看到了人性。这是一部写过人性、历史、文艺、爱情、亲情的电影。而今天要写的郝淑雯,是那个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里剖析,都能成为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先看看演员自身李晓峰是怎样评价郝淑雯的吧:“我想塑造的不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郝淑雯只是比较有正义感,她不是欺负你,只是她的世界和你的不一样。何小萍一个月不洗澡,在她看来就是很脏很臭,但那不是歧视,只是无法理解。”确实很中肯,李晓峰把这个角色理解透彻。那她的世界和我们如何不一样?父亲是师长,母亲是护士长,真正的投胎小能手。一出身就赢了文工团里其他人九条街,家境富裕,相貌姣好。原著中对她的描述是:丰满女兵,一米六九,还没碰到她就能感到她青春体温的冲击波。卧槽,马上就让我对应起来女兵们在舞蹈室比胸的那一幕,严歌苓所言不虚。

      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熏陶,外貌出色,性格敢言,偶有嫉恶如仇的高光时刻,所以她当之无愧被选为最管事的宿舍长,连舞蹈老师她都敢直接开怼,从不怕报复。搞得好,她就是那个见义勇为,愿意帮刘峰出气又不失文雅的阔太;也像《甄嬛传》里华妃世兰和曹琴默的结合体,出身外貌智慧全面开挂。搞不好,分分钟变成《少年的你》的魏莱,成为主持校园霸凌的头号人物,甚至在命运的捉弄下,像魏莱那样失去生命。

      当然,郝淑雯没有如果,因为她有一个特殊的定位——70年代的文工团成员,还是唯一一个拉得一手好手风琴的乐队成员。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哪怕郝淑雯真被宠得三观无立(看着不像,我只是作一个最保守的猜测),我还是会感叹家庭将她送进文工团是个明智的选择。在文工团里,她会因为出身和背景受到拥护,会因为外貌性格受到偏爱,更会因为正派文化的熏陶变得智慧成熟。这样的环境对一个女孩来说是多么重要的成长滋养!能给她尊重、自信、毅力、气质、透彻……别看文工团里条件寒碜、训练刻苦,其实在无形中极大地富养了郝淑雯。反过来,她的成功也会成就她的家庭——文艺兵也是兵,一个高级特产阶级里出了一个搞文艺的女兵,添点名堂,搞搞派头,消消杨门虎将的粗犷氛围,不也挺好的嘛?还记得最后的离别散会吗?居然是郝淑雯作为乐手却当的主持,明明不是专业所在,但从家族看来是多大的面子!我猜这也会是政委和老师给她当主持的原因。除此以外,文艺兵的生理压力没有前线士兵的大,平常情况下也不会有性命之虞,家人不用担心她会用失去生命的代价,换来荣耀幻光,不似《无问西东》里大义凛然的沈光耀,一将功成万骨枯,说不定她老了后还能靠唱唱曲儿赚外快,安度晚年基本没逃,太妙了。

(以上分析带有大胆猜测的成分,毕竟我历史不好。为什么这样猜?源于看名字——郝,北方姓氏,右扶风,鄠乡盩室县。从邑,赤声,来源于民风粗犷豪放之地。而淑雯,却是个充满恬静气质、书香气质的女孩名。)

      说了这么多,到底郝淑雯算不算善茬?在影片前半段看来,她某些行为还是挺招黑的:对着何小萍咄咄逼人,一点小事就要闹到政委那里去;闻着何小萍泡过“馊水”的衣衫,不怀好意地哄笑;最终和陈灿好上了,才让人恍然大悟,想起她对萧穗子的各种暗示,发现她某些直爽果敢不过是一种利己主义式武装,让人可恨得后知后觉。我想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两个这种女孩子吧?天生贵气优越,懂得人情世故,只要你不撞到她的枪头上,她对你就是无害的。虽然她看似“迫害”过何小萍,但其实她自己并不自知这是种“迫害”,或者“排挤”,她只是按照她的风格和原则处事,只是小萍的形象为事件蒙上了某种悲剧色彩罢了。

      我从没深责过郝淑雯。在何小萍偷偷拿林丁丁的军装去拍照后,她义愤填膺,因为“革命队伍里容不得沙子”,认为要处罚何小萍。这时候小萍无疑是往她的枪口上撞了。要不是林丁丁在公在私地帮小萍辩护,估计小萍早被送上法庭了。但作为一个旁观者,郝淑雯做得真没毛病。偷东西涉及了人格问题,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理应遭到惩罚的,郝淑雯虽快言快语,容易伤人,倒是三观端正,做事按照规矩和原则。可林丁丁呢?明知道是“说你是品质问题,不算过分吧?”,说出来后又加上一句“算了,还是给她一次改过的机会吧”,旁人看来挺明理挺仁慈,实质上丁丁暗含的伪善肯定不少——毕竟小萍撞见过她和干事暧昧,小萍也没揭穿她。就冲这件事,我把对郝淑雯的喜爱排在林丁丁之前。

      郝淑雯的形象是饱满立体的。一出场时,给她耳朵镜头就是侧耳拉手风琴,偶尔抬头瞥一瞥指挥;一低头,眼角盯住门边的动静,眉眼间尽是恃才傲物——不看谱我也不怕错调;错调了我也不怕;也不敢苛责我:因为我是干部子女。就是这个初见镜头,一开始就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好感。看下去发现,在气质和外貌上,其实她和林丁丁、萧穗子各领风骚,但直爽的她,却能比林丁丁多一丝傲骨,短发的她,却能比萧穗子多一丝妩媚。再加上优越的出身,不难明白为什么后来陈灿选择了她而不是萧穗子。

      这种饱满不仅仅在于她对自己形体气质的自信上,还体现在她为人处世上。她有善有恶,你无法单一把她定义为好或坏。(夸一句,在塑造形象中,冯小刚真的是很成功,能让我不知不觉中写了这么多= =。)但在她的生存中,我总能看出来一种超越皮囊的魅力。小萍偷军装,她嚷着要告诉政委;丁丁哭诉触摸事件,也只有她敢在安慰的同时直言不讳:“为什么张军医抱得,吴干事抱得,刘峰就抱不得?”,一句话揭开林丁丁到处留情的真面貌;再遇刘峰,她出手相助,要知道一千块钱在那个年代并非等闲。与此同时,她溅了战友一衣服水也不想道歉,因为“部队就是北方人的天下”,“江山都是我爸打下来的”;她在得知陈灿的背景后,迅速情好,一句“我们门当户对”就将萧穗子打下阵来;明知粗活大家都嫌弃,却还起哄刘峰是“活雷锋”,在直爽的打趣中让他包揽部队里的脏活累活……细细发现,其实她在直爽的同时没把自己的心眼丢掉,还是个明理人——“假话不说,真话不全说”罢了。更多的时候,她的行为和气质构成一种无意识的手段,让她在任何集体中都深受拥护,甚至是任何时代,都是幸运和吃香的。

      同样是结婚,最后林丁丁发福了,而郝淑雯蓄起了长发,形体依然丰满靓丽。我一厢情愿地想,也许世人和剧本都是偏爱郝淑雯的吧,因为在她身上体现的精神特质比林丁丁光辉很多,所以,我们都愿意,赋予她的躯体更为长久的青春特质。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