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国家级运营标准要来了 长租企业从野蛮生长转向“拼长期“
轻租 2020-10-17

具备“史上最严”之称的《住房租赁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已于10月8日截止,作为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规范性文件,由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发起,预计2021年正式颁布。

据知情人透露此次条例涵盖了出租与承租、租赁企业、经纪活动等住房租赁领域方方面面。

租房市场亟待行业标准出台

自2016年中央提出“房住不炒”“购租并举”,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算是真正把租赁住房当成一个行业来讲。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再到如今向全社会公布住房租赁条例的征求意见,趋使着住房租赁市场逐步进入理性开发、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据公开数据统计,2015年底我国长租公寓房间数量仅为100万间,而在2016年底迅速增长至200万间左右。从当前租赁市场需求增速来看,未来十年将是住房租赁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到2030年,中国房屋租赁市场的租金规模将超过4.6万亿元。

中国拥有14亿人口,未来可能会是全球最大一个租赁住房市场。但在这个巨量市场中,尚未有国家级的行业标准去规范该领域的市场行为。

当然,行业标准的制定,甚至立法之前的关键点,涉及方方面面。以供给端为例,从宏观上看,住房租赁市场需求仍在增长,但底层资产的供给受限,只能通过改革的方式,将闲置房源改造,如工业用房、仓储用房等。即在土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之下,改造成租赁住房,降低供给侧成本。

企业需拼“长期主义”内功

无疑,住房租赁是长期存在的经济行为,但长租公寓市场在国内发展时间不到10年,真正迅猛增长开始于2015年,市场需求催生了这一行业快速发展,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

疫情以来,部分公寓运营商出现了“暴雷”跑路现象。最核心的原因是前几年一些长租公寓企业盲目进入行业,激进收房快速扩张,一旦遇到资金链不足的问题,企业也就随之倒闭。

对此,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表示,随着国家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标准》正式颁布和住房租赁条例进入立法阶段,可能会给长租机构运营商带来短期阵痛,但长期是好事,可以提高行业门槛,清除扰乱市场违规经营的企业,给正规经营的企业带来安全感。

事实上,轻资产的模式是公寓运营商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些企业基本都是瞄准“长期主义”,注重产品力打造和正规经营的企业。鉴于此,无论是出台标准还是立法,都预示着整个长租行业从前期高投入转入了拼长期能力的平稳期。

轻租从创立之日起,一直秉承着保障租住安全为己任的理念,打造安全便捷的智能出租屋管理平台,跟国家号召的方向基本一致,合规合法经营,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不断践行长期主义,为推动租住数字化转型出一份力。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