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再出发
当我打开电脑,敲下这一行字的时候依然是2023年的2月22日的凌晨了。恍惚间2023 年都已过去了快1/6,我在此时终于提起了笔,来记录过去的2022。今年已经是记录的第7个年头了。自己其实在新年的第一天就打算来写这份年终总结,奈何一拖再拖竟也到了今日。我自己也常在想,为何会拖延到如此地步?为何甚至有点惧怕打开这份文档?大抵过去的一年,或者说过去的几年自己始终在徘徊与彷徨吧!每次在总结过去的一年时,我总愿意翻看一下之前几年自己的总结。也正是因为翻看过去,才知道自己陷入这样的状态已经有近4年了。这样的感觉,我不喜欢,很不喜欢。
哈哈,还什么都没有写,竟先发了一段牢骚!书归正传,大抵是三年前开始,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或者说对自我生活的感知在逐渐退化。如果我没有翻看微博,朋友圈,相册的记录,我甚至都想不起一件能让我脱口而出的,值得记录的事情。如果不是自身生理机能的退化,那简直太过可怕。我曾无数次地和一些朋友讨论过的话题,那就是对生活的麻木。过去两个月,我一直在整理着自己的心情(仿佛过去的二三年里我都在整理中)。我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出一个生活的逻辑来试图掩盖过去的慌乱。但转念一想,只是记录就好了,往事之事不可追无论过去的一年是怎样了,终究生活还是要向前走的。于是,我停止了思绪,当初决定每年的总结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指引未来的方向,那我结论先行,先定下今年自己的底色——快乐再出发。
因着航班是夜里到达,美国的夜是很难找到一些可以果腹的食物的。一下班的我立刻冲到Brookline的日本超市买了鸡块饭,寿司,还有饭团。即便不能带着Betty吃大餐,那也是绝不能草草敷衍了事的。可爱的Betty借着滑雪的名目来给我过生日,本来是下午到达的飞机因为天气原因一直拖到了凌晨1点左右。本来是她要来到Boston去取给我订的蛋糕,然后晚上见面时刻给我一个惊喜的。然而,在雨雪交加的这一天,她历经了改签,延误,再改签之后,我们终于在寒风中见了面。在一个大大的拥抱后,我们赶紧上了车。Betty喝上了我准备的热乎乎的奶茶,我悬着的心才放下。这样天气的夜是没有堵车的,我以最快的速度带她回到了酒店,热好了吃食的我们享受着甜甜的蛋糕。在这样一个冰雪交加的夜,我在蜡烛前许下了新一岁的心愿。
阿妹的演唱会
秋风送爽,百花争艳。我时隔一年再次登上了去DC的飞机。阿妹的演唱会本来是可以买在纽约的,然而买在DC则是因为那是朋友所在的地方。从机场出来,安哥已经在航站楼门口等我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上次的相见仿佛还在昨天。我们一路听着武林外传,疯狂接着台词,这是独属腐竹们的快乐。第一站就是DMV唯一的一家东北菜馆,尖椒干豆腐,锅包肉,大拉皮配上小烧烤,直接给我顶到爆。吃完之口立刻KTV安排。欢唱两小时后,我们出发去了MGM。借了安哥的光,我还是第一次住这么好的酒店。演唱会的场馆就在MGM。安哥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看演唱会,突然搞得我压力很大。幸好是阿妹,无论是唱功还是舞美音效,都是无与伦比的至尊享受。我买的票又是第四排的正对舞台中心。一场演唱会下来,我俩嗓子都哑了。演唱会结束已经是午夜时分,我们又在MGM大吃了一顿。回到房间,虽然没有酒,但是深夜卧谈时间已经开启。从现在的生活,到情感,再到婚姻。我们的聊天一直到凌晨破晓时分才算结束。再醒来已经是中午了。早上醒来之后,直奔我们去年去过的AJ台菜,小吃一顿后又立刻安排了有米酸奶。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安哥送我到机场,两天的旅程圆满结束。我从来不是在乎什么风景,景点的。只要和对的人在一起吃吃喝喝,真的是百分百满足。
Flash Trip可以说是我这一年的主题了。星期六飞到纽去看上一场朗朗的音乐会,星期天再飞回Boston,颇有点说走就走的旅行意味。这是我第一次听钢琴演奏会,朗又是世界顶尖的钢琴演奏家。虽然我自己对音乐、艺术毫无天分和理解,但是音乐的美妙就在于随着节奏和韵律的响起,你会被自然而然地代入到另一个美妙的世界。一首茉莉花响起,全场安静。紧接着朗朗无间断弹了将近三个小时,具体弹的什么曲子我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他的炫技以及连续性着实让我惊讶。我向来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总觉得比如弹钢琴这种熟能生巧的事情,只要我学习,花时间练习,我也可以。然而,朗朗的演奏就是帮我打破幻想的一记重拳。我是打心底里佩服的,我即便努力,也大抵一辈子也达不到朗朗的水平的。世俗如我,脑子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这100块花的可太值了!
来看演奏会的大部分还都是国人。有意思的小故事就是,因为我是一个人,所以我们一排八个人,我坐在整排的最边边。找到座位坐下的一瞬间,我人麻了,因为旁边整整齐齐做了6个七八岁的孩子,以及另一个坐在边边的家长。我本以为整场音乐会会被就此搞砸。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音乐响起后大概20分钟之后6个小孩子齐刷刷地进入梦乡。均匀且富有规律的平缓呼吸反而让整场音乐会变得十分治愈。
戴阿姨是我去台湾交流时候的寄宿阿姨之一,在台湾的40天,我们一起去了许许多多的景点,餐厅。戴阿姨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每一场离别的时刻我们总会相约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再见。然而事实就是,大多数情况下这都只是一份美好的希望罢了。因此,当我知道戴阿姨来了美国之后, 我毫不犹豫地联系了戴阿姨。我自然是格外珍惜他乡在相逢的机会的。
当年去台湾是阿姨做东找待我,如今自然是我做东来招待阿姨。早早订好了古巴菜餐厅,早早来到了阿姨住的地方来接她以及她的女儿莘荃。甫一见面,自然是一个大大的拥抱。虽然时隔六年,但我并不觉得阿姨有任何变化,笑起来的样子还是那么亲切。然而阿姨见到我却是感慨万千。阿姨不住感叹我的变化,一句话简单概括,瘦出天际的帅小伙!哈哈,到了餐厅我们不停歇地聊了三个小时。从当年去台湾的一桩桩一件件,到后来因为两岸关系的恶化导致交流的暂停,我的工作,我的人生规划,阿姨的退休生活。我仿佛一个离家多年的孩子在给我的家长汇报着离家后的一切。我很开心,阿姨也很开心。饭后的我们又在Cambridge转了好一阵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能和阿姨再见我是十分十分十分开心的。很难说我是因何开心。或许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感恩吧!虽然只是一顿饭,一个简单的聊天,但是我心中的感恩之情难以言表。这其中蕴含的回报感的满足大抵是我最大的慰藉。老生常谈,我真的很感谢生命中认识的,遇到的,所有给过我帮助的人。这种情感和馈赠我总是无以为报的,但是哪怕是仅仅的再相见,一顿饭,一次聊天都会让我倍感欢欣。
如果非要给2022定上一个主题那一定是分别。这些分别是真正地改变了我的生活的。五月,镭镭回国。八月,刘聪一家回国。至此,我们2017 UConn 小分队只有我一个人留在美国了。
镭镭这个小废物连回国的机票还是我帮忙找票代给买的。镭镭回国我自然是要回去送的,一大早上开着小车回到了我最熟悉的UConn. 镭镭的公寓已经完全被搬空了,有一些剩下的没人要的锅碗瓢盆美其名曰送给我,实则是他懒得去扔了。直到他在美国的最后一题天,我都在吐槽我的镭镭。我开了两个小时回去,就请我吃了个外卖?哈哈,当然,他回国前已经不知道来Boston请我吃过多少顿了。我只能说为我镭的情商继续发愁!然而,这一次镭镭居然还给我准备了礼物,是一个水瓶座的小项链。男孩子之间的告别,没有婆婆妈妈。吃过了饭,给了镭镭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便开上了我的小车回去了Boston。
刘聪玉葵一家是八月回去的,我自然也是带了一个hand-made的流体熊和祝贺他俩毕业的蛋糕作为礼物回去的。看了看宝宝,简单地聊了聊一些有的没的,我便离开了。
大概是刘聪他们回去了一个月之后,我才渐渐意识到我的生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前虽然啊我在Boston,他们在UConn,但我总觉得自己是有一种归属感的。只要我想,我可以随时开车一个半小时回到那个我最熟悉的地方。我不用担心吃什么,不用担心去哪里,因为总有那么三个人会给我准备好吃的,会坐在他们家的沙发上,哪怕不说话也不会感到尴尬。然而他们离开了,现在的我似乎再没有那种安全的归属感了。诚然,我还有好多朋友,同学还在UConn,但是我没有亲人在那里了。而我也自此陷入了纯粹的孤独。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归属感的国度。我也是在这一年里理解了从前课本里描述的飘零之感。自那以后,我很少再回去UConn了,因为那已经不再是我曾经的UConn了。
2022 最刺激的一个活动就是跳伞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想玩一下。本来想自己去,然而在最后一刻,居然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学妹。二话不说,当晚连夜去订位置。
我向来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哪怕是一直想玩的蹦极,跳伞也没在怕。然而,一种恐惧在签生死状的时候莫名的浮现了出来。简而言之,就是在报名时要签风险告知书,一共有四十几页,告知你可能会以各种形式死去。哈哈哈。起初的几页我还仔细地阅读每一个字。后来,我就疯狂签名。在我的认知里这就和使用app前同意使用须知是一个道理,反正你都是要同意的。
出发去罗德岛的那天天气还是很好的。天空很蓝,云朵稀疏。我和朋友先去炫了一顿中东菜。不得不说这个烤羊腿和kabab是真的好吃。和店员聊天的时候,店员说这家的主厨是从黎巴嫩逃难过来的。吃罢了美好的中东菜,直奔跳伞场地。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美国小姐姐,她爸妈陪着她一起来的。载着她的飞机飞上天的一刹那,她的母亲默默地闭上了眼睛,之后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们聊天。果然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关乎国度与文化,她说她可实在是太紧张了。还没等看小姐姐平安落地,我已经被教练拉过去做training了。我的教练人超nice。一边training 一边和他聊天。教练是一个全球跳伞教练,他还在北京的一个跳伞基地工作了两年。这是他在这工作的最后一个月啦,谈到他的next-step plan。教练的眼睛闪现一丝欣喜但其中又掺杂了一丝隐隐的迷茫。他说他想去到南边,一个物价便宜,生活闲适的地方settle down,或许他应该找一个女朋友结婚生子。Training的过程很简单,总结下来就是跳下飞机的一刻保持banana的姿态,当教练拍我肩膀的时候我就可以略放松一些享受美景和driving的过程了。小型飞机的引擎轰鸣成功的遮盖了所有的紧张与不安,飞机上的我只听教练吼了一声jump 我就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自由落体的时间大概有30s左右,那种飞翔的感觉真的爽到爆,仿佛自己在云里穿梭。降落伞打开的一刹那,速度瞬间慢了下来。我终于可以恢复正常的呼吸,并且可以缓缓地欣赏一下眼中的风景。动态的俯瞰和登高是不一样的,激动,开心的时间总短暂的,大概10min左右就落了地。从跳伞场出来,我和学妹又买了奶茶,打卡了Brown University。然后便各回各家啦。
一般情况下,写到这种地方就要上价值观了,然而我真的没有什么好分享的,在我的心里可能这就是和去看了一场电影一样稀松平常。我也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一辈子只尝试一次的事情,或许下次有朋友来了,我还会带着他们一起再跳一次。如果非要总结点什么,那就是跳下来的时侯,无论你感觉多么窒息都要闭上嘴,做好表情管理。如果想要拍摄效果更好的话,可以提前两三个月开始一下瘦脸计划。
2022所有的电子快乐源泉都是来自于快乐再出发。兄弟们的友情,相处方式,那种大起大落后面对生活的松弛感,无一不是不让我羡慕的。但是最让我羡慕的是他们的幸运。起于微时,风吹雨打,时间砥砺,他们终究还都在同样的行业,同样的环境中,这是何其幸运的。若是有哪一个不在这个领域,这个圈子了,再浓的友情也很难持续下去。
回首过去的十几年,一路走来,我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亲密如0713, 甚至更甚,但事实是大家总是在渐行渐远。并不是我们不想维持着这份友情,而是大家分属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空间,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目标,自然而然地不再有交集。过往的,曾经的美好固然会延续一生,然而相比于人生长度的延展,固定的长度终究会被持续增长的基数而稀释。我记得曾经和澜君聊过,她说她很羡慕我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在不断地结交新的朋友,而且可以说一直在向上社交。但其实随着年龄以及身份,地位,亦或是所处人生阶段的不同,这些新朋友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属性。倒没有什么所谓的好坏,只是在不断的接受变化中偶尔也想要一丝忙里偷闲的喘息吧!
去年的一整年,我几乎是零社交。这是我对自己的最新的观察。回顾过往几年的生活,我发现每当我状态特别好的时候,我的社交是非常频繁,主动且迅速的。每当我陷入一些人生的困境时,我的社交便是低迷,被动且缓慢的。这种所谓的状态好坏其实是自己的一种人生状态的周期性反复。我记刚来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整个人都充满了斗志,面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到了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时候,整个人丧到极点,读博士这件事情我已经全无兴趣。后来到了第四年,毕业找工作来到Boston,我又整个人都积极到不行。目前也是工作了一年有余,我对自己的工作也厌恶至极。究其根本原因,多半是因为新目标的设定,实现,以及现实对我的阻碍。当然很好的一点是,无论是对博士的厌倦还是对工作的厌恶都并不是因为我做不好,相反我就是因为太熟悉和娴熟于这事情了。博士的四年毕业,工作的迅速上手和晋升让我感到无趣,因此我便有了新的目标。自己向来是一个有了目标就去行动的人,正是因为这种不懈的追求,有的时候会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绝望,AKA来自于外部环境的限制。比如我目前也会因为在美国的身份问题而增加我找工作的难度,这些外部因素并不以我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然而它却在无形之中干扰着你,让你耗费心神。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到底还是个俗人,当面对生活的绝望和无可奈何时我只会仰卧起坐,既躺不平又坐不起。既不能潇洒面对,却又厌恶踟蹰的自己。这就正是人生的囚徒困境。反映出的社交的周期性反复只是一个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自己面对人生的纠结于彷徨。
提到身份的话题,就不得不再夸夸我全天下最好的师姐。我还记得那是盛夏,师姐叫我去伯克利旁边吃椰子鸡。其实吃椰子鸡事小,我师姐主要就是叫我出来谈一谈让我办绿卡的事情。虽然我并没有和师姐说过很多我这方面的打算,但是师姐是了解我的,她知道我在这方面是不怎么上心的。师姐详细地给我讲了绿卡的流程以及如何去和律师沟通。我的好处就在于,很是听话。师姐和我聊完之后,我便着手和公司谈了起来。虽然直至我提笔的今天,事情有很多的变化,但是,我对我师姐的感激之情总是溢于言表的。
关于绿卡和身份的问题则又凸显出我这个人的轴。我非常讨厌受到限制,比如如果公司给我办绿卡的话,我可能就需要因为这个事情而不能跳槽。我奇奇怪怪的点就是,或许给我办了绿卡我也未必会跳槽,但是我跳不跳和能不能跳这是两回事。我可以不跳,但是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剥夺了我跳槽的权利,这是我很不能忍受的一件事。当然,在美国找工作,如果你有绿卡,那找起工作来的negotiation power又会很不一样。然而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我从没有想过我一定要待在美国。我很想去世界的很多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我很享受全新的环境。我很爱追求新鲜感。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自己似乎对整个人生充满了绝望。我回国工作,首先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然我也不想要996,007。我对自媒体,对商科都很有兴趣,可是我总是在问自己,即便我去做自媒体,去了商科,那有怎么样呢。生活还不是一样的乏味与平淡。当然现在还没有成功上岸的我也是没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郑东霓在龙城中说过,“我闭着眼睛向前奔跑,睁开眼后发现却还在原地。”虽然我的童年成长环境没有像东霓一样悲惨,但是我们对于人生的选择却是出奇的相似。得到了又怎么样,失去了又怎么样。这个世界已经糟糕至极,我在这人间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从未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活着似乎也已是无趣至极。
范总拉着我入伙做了一个留学工作室,我们一起帮着我的客户们完成硕士或者博士的申请。我的话虽然主要是负责文书的写作部分,但是更多的像是一个多面手,无论是客户沟通,还是文书写作,或者是客户选校。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今年,真正由我全程带的学生一共有3个。在我的帮助下,他们都拿到了offer。范总很开心,因为给我的case都是比较困难的。像Haoyuan的GPA只有2.7左右,竟也拿到了Boston University的offer。
看到这些孩子们拿到了offer,我很是为他们开心。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讲,我并不是一个唯学历论的人。但是我完全理解,在他们现在的人生阶段,这些也都是或主观,或客观的别无选择与无可奈何。看到这些小朋友们对未来和生活的憧憬,有时候我也是很开心的,回想自己在那个年纪和时期的时候似乎比他们还要炽烈和狂热。对于这份工作,我很感谢范总的邀请与信任,我也很感激能去了解另外的鲜活生命的过往人生,我最感谢的是赚到的不多的外快,哈哈,总是够我吃好多顿麻辣烫和过桥米线了。
2022的下半年,我沉迷娜娜和国国的美食视频。有人叫他们翻车区up主。但我真的好喜欢,他们的视频真的超级治愈,他们的治愈又是那样坚定而有力量。
首先是那种透在骨子里的自信,他们总是在不经意的地方翻车,总是做出来的东西面目全非。但是他们总能从一个全新的,具有创造力的视角来解读这种别样的成功。在他们的字典里似乎是没有失败两个字的,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地接纳。
其次是他们不会将问题无限放大,没有打发的奶油,没有挂霜的糖浆,没有一些食材就找平替。似乎一切都不会阻止他们将这件事情坚持做完,他们并不会因为一个步骤的不顺利 而沮丧而无限放大导致半途而废。
最后,最大的亮点是温暖,爱笑的姐姐。我经常会想是什么成就了这样温暖且完整的两兄弟?当我听到姐姐爽朗的笑,像赞美幼儿园小朋友一样纯粹而由衷的夸奖,我大抵是了解了他们的成长是充满真挚的爱与适度的期待的。那种来自骨子里的自信,是因为无论你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都会有姐姐或者家人毫无理由,毫无道理,毫无条件的去和你一道,去欣赏你 一个不加任何形容和修饰的你,就仅仅是你而已。
反观我自己过去二十几年的人生。我得到的爱都是有形或者无形地带有条件的。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朋友,他们无时无刻都在给我放大着一步出错满盘皆输的恐惧。尽管我现在已经意识到这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毫无必要,但是从小到大二十几年的影响是有惯性的,是很难去改变的。
2017年,姥姥去世了。姥姥过世不到一个月,我就来到了美国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2019年的时候,我回国休假,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后来的一段日子里,我终于意识到。其实我的生命里,我的姥姥就是像国国,娜娜的姐姐一样的存在。只有在姥姥面前 我整个人是极度松弛和舒适的,我就仅仅是和她在一个共同的房间里,甚至不需要有任何交流与沟通。那种安全感与舒适感,就已经将我环绕。这也解释了我每次放假只要不出去玩,几乎每天都会去姥姥家。哪怕早些年的时候她家连WIFI和电脑都没有。
诚然,生命中爱我的人很多很多。但是自从姥姥的离开,我的生命里大抵也是再也无法体会到那种美好的感觉。
每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我作为哥哥的角色。在面对弟弟的时候,长年累月下来的惯性。导致自己比父母更甚,现在回忆起我曾经和我弟弟的一些聊天与谈话。我都倍感羞愧,那个时候,我常常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所谓的“成功”作为借口,来对我亲近的人施以暴力。
我大概是从两年前意识到的这个问题,自那以后,我在和弟弟,和身边任何人的交流与沟通中,都努力地尝试着做到更加柔和与纯粹。待人之道终究是待己,我其实只是在逐渐 疏解和治愈自己罢了。我也只是不希望在这个操蛋的世界里,我的言行打扰到他们本可以闲适、恣肆、温暖的人生而已。
2022 的庆哥在疫情之中参加了高考。我对庆哥的高考成绩倒是没什么过多的要求和期待,因为毕竟庆哥平常的学习状态就一言难尽。真正让我觉得难受的是庆哥在高考第一天结束跟我的微信对话。甘肃高考作弊冲上热搜,庆哥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预期和我气愤的诉说着这件事。
对于高考作弊这件事,我本身是没什么惊讶的,因为我还记得07-10那几年吉林的高考作弊全国都是出名的。我早已接受了这种世界运行的真理,公平下的不公。然而面对着一个对未来,对公平充满信心的少年,我竟一时语塞。我不知道该怎样告诉他或者说让他理解这世界的阴暗。我知道,这都是他人生的必修课,但是作为一个哥哥的角度,我仍旧觉得,在他这样的年纪,或者说本应该享受这人生的美好时光的年纪,把这世界的残酷揭露有些过于残忍。然而,我也着实是没什么办法。我没有办法昧着良心让他相信未来,相信光明的明天。我对于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昧着良心去编织一段善意的谎言。
今年的总结既拖拉又敷衍,我自己也知道。2023过去的四个月发生了很多很多事,这些都在影响着我的心境。写作与心境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我希望自己的2023,首先可以快乐,其次可以换一份新的工作,最后我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