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纵容董小姐的4 + 4”造假是在动摇国本
孙东 2025-05-01


近日,一场围绕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某的桃色风波,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网络上激起千层浪,而事件的涟漪,竟牵扯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背后隐情。

肖某生活作风糜烂,与多名医护人员存在不正当关系,已然跌破道德底线。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在手术台上公然将患者安危抛诸脑后,让病人独自承受长达 40 分钟的煎熬。如此行径,严重践踏了医德,最终他也为自己的恶劣行为付出惨痛代价,被开除党籍并遭医院解聘。即便医术精湛,可人品缺失,未来恐怕难有医院敢接纳他。

本以为这场闹剧就此落幕,然而,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与肖某有染的董袭莹相关信息被层层挖出,犹如揭开了一块布满污垢的遮羞布。董袭莹,这位桃色事件的女主角,被曝出学历造假、医术水平堪忧等诸多问题。她自称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可网友却扒出她实际就读的是哥大隔壁类似国内 “三本” 的巴纳德学院,且疑似通过社区大学 “曲线救国” 转入,硬蹭哥大招牌。而协和 “4 + 4” 项目明文规定只收 “世界前 100 大学” 本科生,巴纳德学院根本不符合招生门槛,她的申请材料却能顺利过关,网友直指其父母权势在作祟。不仅如此,协和 “4 + 4” 每年高达 15 万的学费,是普通医学生的 30 倍,普通家庭难以企及,董袭莹却能轻松支付。

董袭莹的协和博士论文也被扒出正文仅 30 页,参考文献占一半以上,关键章节还存在复制粘贴情况。按协和规定,“4 + 4” 学生需 3 年规培才能行医,她却只规培 1 年就上手术台,还因操作失误差点害死患者。丑闻曝光后,她的 3 篇论文在知网 “查无此文”,协和对此却未作任何回应。此外,协和 “4 + 4” 要求的两位医学副教授推荐信,普通人很难拿到,董袭莹却轻松搞定。科室轮转时,她本应去脊柱外科,却托关系赖在胸外科 “镀金”,其他规培生抗议还遭领导威胁。董袭莹怀孕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国际部建档,享受 VIP 服务,能轻易插队获得专家号,肖某还敢在工作日请假陪检。2024 年 7 月 5 日,董袭莹手术失误被护士批评,肖某竟扔下全麻患者,带她离场 40 分钟,致患者生命体征三次报警,险些丧命。涉事护士早在 2024 年就多次举报,医院却拖到 2025 年舆论爆炸才开除肖某。

就在大众热议此事时,4 月 28 日,一则新消息再次将事件推向高潮。有网友发现,中国医学科学院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上一篇发布于 2023 年的文章《植根多学科的沃土 长成医学的参天大树 —— 王辰校长寄语协和医学院 2023 届毕业生》,近日悄悄删除了关于董袭莹的内容。原本文章中提到的 “董袭莹同学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这句话,在 2025 年 4 月 25 日的修改版本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改动瞬间引发广泛关注。毕竟,董袭莹因与肖某的出轨风波已成为舆论焦点,如今她的学历背景又遭质疑,而协和医学院的这一 “悄悄删除” 操作,实在耐人寻味。2023 年 7 月,协和医学院的这篇文章本是为展示 “4 + 4” 培养模式成果,文中校长王辰特别举例的优秀毕业生中就有董袭莹,并强调其哥大经济学本科生身份。如今这句话被删,校方却未给出任何解释。不仅如此,这篇文章在其他网络平台的转载版本,也在协和医学院修改原文后陆续跟进,删除了关于董袭莹的表述,这种 “全网同步修改” 绝非偶然。

4 月 29 日,极目新闻记者致电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政办公室,试图探寻删除原因,然而工作人员并未正面回应。这种沉默,无疑加剧了外界的猜测,究竟是校方主动纠错,还是迫于舆论压力?事实上,董袭莹的学历争议并非首次浮出水面,早在肖某出轨事件发酵时,就有网友对她的教育背景提出质疑,认为她 “夸大履历”。协和医学院作为国内顶尖医学学府,在毕业生介绍中出现如此模糊表述,其审核机制难免遭人诟病。更关键的是,董袭莹目前仍是协和医学院的 “4 + 4” 博士,同时在中日友好医院规培。若学历确实存在争议,是否会影响她的执业资格?而协和医学院此次 “悄悄删除”,是否意味着校方已掌握某些信息,却不愿公开说明?

截至目前,董袭莹本人对学历争议始终未作回应,协和医学院也依旧保持沉默。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修改前的文章截图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网友的讨论更是从未停止。

这件事背后,其实折射出几个更深层的问题:高校在宣传优秀毕业生时,是否应该更加严谨?如果确实存在信息错误,为何不直接澄清,而是选择 “悄悄删除” 这种看似掩耳盗铃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公众人物的学历背景,是否应该接受更严格的监督?

近年来,从明星到学者,学历造假或夸大履历的案例屡见不鲜。每一次类似事件曝光,都会引发公众对诚信问题的激烈讨论。协和医学院作为医学界的标杆,本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身,为行业树立榜样。但这次的 “删除操作”,却让人感觉更像是在回避问题,而非解决问题,无疑损害了自身的公信力。

目前,事件仍在持续发酵,网友的质疑声也愈发强烈。如果协和医学院或董袭莹方面仍不回应,舆论的猜测只会进一步升级,对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负面影响也将不断扩大。而对于关注此事的广大民众来说,他们最想要的,或许只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一个关于真相的交代。

真相到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希望相关方能够尽快给出合理的解释,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学术和医疗领域的诚信得以捍卫。唯有如此,才能重拾公众对高校和医疗行业的信任,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推荐文章
评论(1)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