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周 湧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一般乃私家园林,亦住亦隐,乃所谓“大隐隐于市”也。既然园林适于居住,那么就没有谁愿意把一座墓留在园林里了。然而,实非如此,在苏州城西北的阊门下塘,泰伯庙东侧的五峰园里,偏偏把一座“柳毅墓”留在了私家园林里了。
(五峰园照片。周湧摄。)
五峰园,始建于明代。传说此园为江南文豪文徵明的侄儿画家文伯仁(1502-1575)所筑。文伯仁虽号五峰、五峰山人、五峰樵客等,但文伯仁性格暴躁,一度为祖产与其叔文徵明对簿公堂,之后,败诉入狱,出狱后流入他乡,何有财力、心力在苏城建园?
(文伯仁苏州石刻像。图片选自网络。)
而五峰园另一有记载的筑园者为杨成(1521-1600)。杨成乃北宋“龟山先生”之后裔,龟山先生就是成语“程门立雪”者杨时(1053-1135)。杨成,字汝大,号震厓,谥庄简。他不但是名门之后,自己也官位极高,官至“浙江副使”(正四品)等。据《五亩园小志》记载:杨庄简公成宅,在梵门桥西,一在桃花桥南,即杨家园。又载:柳毅桥西有五峰园,相传柳毅葬处。明为杨庄简成宅,有五石峰,各高二丈。
五峰园筑园者此说较为可信,应为明代杨成所筑。
那么,当年有权有势有又钱的杨成,在当初筑园时为何不把园内的柳毅墓移走呢?这或许要从杨成祖先杨时说起。
(五峰园内的柳毅墓及柳毅亭。周湧摄。)
杨时生活的年代为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可谓经历了“宋室南渡”,及南北宋朝代交替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不得不提起的故事,就是“泥马渡康王”。
传说中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版本很多,这里简述一下与江苏相关的一个版本。
相传康王骑马逃至长江边,马已累死,人也乏困。于是康王见江边有一座叫“圆悟堂”的破庙,庙前有两只泥塑的马立着,康王在庙门口呼喊无人回应,便进庙休息。哪知此刻金兵追来,迷糊中就听到有人在他耳边呼喊:“马已经在门口备好了,快上马逃啊!”康王以为是梦,但是出庙门后果然见星光下正有两匹骏马等在那里,于是,他便飞身上马,骑马渡江而逃。
过江后康王松了一口气,下马而歇,然而等他再想牵马而行时,定神一看,原来此白马是对岸泰兴圆悟堂门前的一匹泥马。
(泥马渡康王图片。选自网络。)
康王即南宋开朝皇帝赵构。赵构立朝后以为这匹泥马就是柳毅的化身,泥马渡江,是水神柳毅助了他的力,于是,在他当朝后,在南方广建“柳毅庙”、“柳毅祠”、“白马庙”、“水仙庙”、“水神庙”等纪念柳毅。
再说五峰园里的柳毅墓。
柳毅因唐朝李朝威传奇小说《柳毅传》而广为传名。然而,千传万传,柳毅总是离不开苏州。传说柳毅是出生在苏州城里滚绣坊的一位书生,他因考试落榜后,在陕西泾阳附近草原上遇见太湖洞庭龙君的三公主。这三公主远嫁泾河龙王二公子后受尽欺凌虐待,龙女遇见柳毅后,便托他传信给洞庭龙王。柳毅得龙女见洞庭龙王秘籍之后,从洞庭东山入井顺利见到了龙王。之后,此事被洞庭龙王的胞弟钱塘龙王得知,便出兵泾河,救下三姪女。此后,洞庭君和钱塘君为感谢柳毅,欲把三公主嫁给柳毅,但遭柳毅婉拒。
(柳毅传书图片。选自网络。)
几年后,三龙女扮成良家女子,托人说媒,嫁给了孤寂中的柳毅。柳毅和龙女婚后即得一子,后来一家人迁居苏州阊门,并在此居住长达四十年之久。柳毅过世后,墓葬在阊门内泰伯庙东侧,至明代划入五峰园内。
如此说来,当年“宋室南渡”的贵族后裔杨成到明朝时非但没有把古老的柳毅墓迁走,而且有特意将柳毅墓规划进五峰园的动机在内。
杨成祖先杨时。杨时虽然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拒受“工部侍郎”衔,但是亦未还乡,仍有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宵宫衔位。建炎四年,“杨时以年事已高为由请求告老。高宗封他为朝请大夫,仍任龙图阁直学士,并赐他官绢200疋、白银300两,以养天年。杨时推辞说:“我只请求陛下给我的家乡福建施舍恩惠,不再有赋税和地租”。高宗准奏,从今以后福建省豁免租赋,以示优待。”(转引百度)
由此可见,杨成祖上杨时是得了宋高宗(赵构)的恩惠的。而柳毅,乃是救康王赵构的白马化身,杨成理应替祖报答宋高宗和柳毅两人。这样看来,已居苏州城内梵门桥西的杨成,特意选择柳毅墓地,建造五峰园,也是别有用心的。他或许在四百年之后,为了报答柳毅对宋室,以及对随宋室南渡的贵族的恩惠,特意选择在柳毅墓前,筑五峰园来纪念柳毅,以报其对宋室及杨家的恩情。
当然,杨成筑五峰园报答柳毅的恩情,也只是笔者一种大胆的猜想。不过,想来此猜想也可能就是杨成选址建园的初衷。但愿如此。
(柳毅亭近照。图片选自网络。)
如今,五峰园里的柳毅墓、柳毅亭(墓亭)犹存,园内的“三老峰”、“丈人峰”、“观音峰”、“桃坞庆云峰”、“擎天柱”峰,这五峰又历经四百余年的风雨,为柳毅守了四百余年的墓。看来当初杨成觅来五位忠实的“石菩萨”(禅宗亦视石为菩萨)为柳毅守墓,也是有他一番用心的。
周湧原创于苏州留园一隅
作者简介:周湧,男。祖籍上海浦东,出生于苏州军人家庭,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2013年起从事文学,文史创作,并发表文章。2017年出版《吉安盐商旧闻》(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间,主要在《苏州杂志》、《苏州日报》等市级平面媒体上发表文章,同时也在市级、省级公众平台,大学网站等电子信息平台上发表文章。并且,《西山岛上的房客》、《西山房东》等多部作品获各类征文奖。网络及平面文学作品《策马红尘》累计点击率过万。另外文史作品《葑园记忆》被江西吉安市档案馆收藏。累计出版和发表作品(含网络)约40万字。
(作者照片。周湧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