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求文、推文的小组,像《设计师》、《从众》这样现实题材的小说,几乎从来不是主流。大多数读者想看的,仍然是直截了当的爱恨纠葛、狗血四溅的感情拉扯以及X张力爆棚的刺激文字。
这种需求并不“低级”或“低俗”。就我本人而言,也从不认为看文学名著的,比看网络小说、废文海棠的读者“高级”多少。讲真,四大名著中不少情节也相当“黄/暴”,相信不少人都看过贾琏拿清秀小厮泻火的段子。
毕竟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背负的责任已太多,网络环境也不乏极端和暴力的言论。小说更像一个出口,能够给我们空间,去畅想一些完美的爱情,不掺杂任何功利色彩的永恒,以及直白的欲/望。
说回《从众》,邵博闻和常远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认清了对彼此的感情。但常远的病让年轻的爱人退缩了。分别十年,再次重逢。感情依然还在,可破镜重圆这个词却不太恰当。
无论誓言多么好听,疾病、贫穷、衰老……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可笑的是,不少人根本抵不过前三项,连小说中的男主角邵博闻也逃了。他而后坦言:我后悔了。这份坦言并不是面对常远,是常远的母亲。
在耽美小说中,出柜是一个百用不烂的桥段。这种反叛的情节很容易让少不更事的读者产生爽感,毕竟不少人用尽一生的时间,也无法摆脱父母的禁锢。另外,这个情节也是加深主角感情的一剂良药。
于是父母往往站在主角的对立面,他们的爱情,需要冲破这道枷锁,才能升华。可《从众》中的父母,并不是“工具人”。
常远的母亲池枚,是一个美丽温婉的女人,她是学心理学的,也能理解同性之间的感情。只是,在痛失爱子(常远的哥哥常清)后,她全部的心血,都牵挂在唯一的儿子身上,尤其是常远还有记忆障碍这种终生难愈的疾病。她也想给孩子自由,却无法承受再次失去一个孩子的痛苦。孩子长大了,终究会离开父母,这种离开,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失去。
常远的父亲常钟山,有着和普通父母一样,单纯朴素的思想。孩子长大了,应该结婚生子,传宗接代。他一开始也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和男人在一起。然而前者的反对太强烈,以至于后者无法更强烈地反对。常钟山心疼妻子,更心疼孩子,最终扛起责任的还是这位老父亲。在这里,我要为现实中的父母说一句话,哪怕他们有着我们认为的,顽固不冥的思想,在更多时候,他们也远比我们这一代人,坚强和有责任心的多。这是时代塑造的性格,当然,也造成了很多悲剧。
我们这代人,一直在追求与众不同、做自己、实现自我、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有些责任是无法逃避的,当前者与后者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直到故事结束,常远和母亲的关系依然没有“结果”。但生活却仍在继续,他不会因此放弃和邵博闻的爱情。
这样的结局,是不是很无力?但《从众》却并没有带给我这样的感受。故事的主角都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和我一样,每天面对工作中的鸡零狗碎,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时候也有。等到了三十来岁的年龄,要考虑父母的身体和未来的养老,也要平衡爱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有了孩子,家庭的琐碎千头万绪,根本判不出孰是孰非。
好在,还有爱人相伴。真正的爱情,并非一定要经过大风大浪才能检验,多少爱情经过了生死考验,却败给了柴米油盐。
就在池枚疯狂地质问常远,当你老了呢?他(指邵博闻)还会像现在这样陪在你身边么?更何况你还有病!
常远既无奈又心酸,他能理解母亲的担忧,但也不愿意像个巨婴,一辈子被母亲照顾和限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许爱会消失,可至少,我们现在是在一起的。
别的小说看完了,你会知道那只是个故事。可是《设计师》和《从众》看完了,你会觉得这些人就是现实中活生生存在的人。他们没有金手指,也没有叠加什么buff。但是会给你力量,让你觉得生活可以继续,哪怕前方千难万险。
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是无数甜蜜温馨的瞬间。一直写到四十多章,俩人才终于互诉衷肠,在一起了。连作者本人都忍不住吐槽自己:铺垫太久。
在街心公园,长途旅行回来的常远终于正视了自己的内心,过去这么多年,他依然喜欢邵博闻,尤其是对方比年少时期更多了成熟男人的帅气和魅力。
表白也很幽默:“你儿子缺爸爸么?”
邵博闻喜极而泣:“太缺了,缺得他爸爸十几年都单身。”
如果论起耽美文中有没有不讨人厌的小孩,我认为虎子值得一票。也侧面体现了邵博闻的魅力,善良且智慧。这个收养来的孩子得到了他的宠爱,他也以身作则,展示了什么叫做言传身教。
俩人手拉着手回家,在车里接了个吻,还是作者一贯“清水”的文风,又写了二十多章,两人才第一次发生实质性的关系。
这种节奏,一般的读者真撑不下去。导致《从众》这本书的点击量和收藏也少得可怜。我这个铁粉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读后感还要怎么写,才能给我喜欢的文增加点流量。
【推文文案:吃多了肉想解解腻的,可以拿《从众》换换口味。】
在《从众》的番外,《设计师》中的两位主角也出来打了个酱油。彼时邵博闻已经因为积德行善,拿到了巨额拆迁款,终于在故事的结尾当上了甲方爸爸,而钱心一的“小蝴蝶”,也终于有机会在一座新的建筑物展翅飞翔。他们聚在一起的一顿饭,为《从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同处在建筑行业,也同处在一个公司,自然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其次,他们几乎有着同样的奋斗阶段,心酸和泪水都被对方接纳,遇到迈不过去的坎,会有人在背后推他一把。不论是邵博闻和常远,还是陈西安和钱心一,比起激情四射的爱,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像是灵魂伴侣。用一句老掉牙的评价,他们彼此的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道阻且长,未来还有更多挑战。如果说《设计师》开启了工科男的浪漫,《从众》则真正展现了一个家,最完美的形态。与性别无关,如果男人也看耽美,建议向邵博闻学习一下,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爸爸。
最后的最后,从《设计师》到《从众》,晋江全文免费无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