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记曾经的探访之2016年4月沈阳培育巷和昆山西路老城区探访
王克思 2022-01-31

早在几年以前,本人就从百度全景地图得知,在沈阳市大东区培养巷和沈阳市皇姑区昆山西路原车辆厂附近,有两片老棚户区存在。为此,本人在2016年4月14日对那两片老棚户区进行了探访。只可惜,当我去的时候,原车辆厂附近的老棚户区已经被拆除,而培养巷附近的老棚户区当时也已处于“等待征收”的状态。本文将叙述那次探访的全过程。

话说在2016年4月14日上午,本人来到位于长江街的215路始发站,在那里乘车前往培养巷。

大约50分钟后,我在小什字街附近下了车。

下车后,我沿着大东路往培育巷方向走。

在附近简单吃过午饭,我直接来到培育巷附近,而当时那里已经开始拆除。

在此呈上两张笔者从百度全景地图上找到的那里当年老楼的相关图片。

言归正传。进入培育巷,我看到了路旁的盛京小学。

看了旁边的介绍,我才知道,这所小学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

通过百度全景地图,我才知道,这里原为“大东二校”。

二次言归正传。在盛京小学停留了一会儿,我直接向左拐进一个小巷子,而眼前却是一片破败的景象。

在此继续呈上几张本人从百度全景地图找到的培养巷当年原貌的图片。那个时候的培育巷,可以说是沈阳市中心内难得的“宁静所在”。

三次言归正传。在小巷子里走了一会儿,我看到了当时在巷子尽头的培育巷棚户区改造指挥部。

征收指挥部附近是另一栋老房子和一个老厂房。

其旁边的一个小工厂似乎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

结束了在培育巷的拍摄,我开始向大东门方向走去。

走到大什字街,我看到路旁出现了五层老楼。

其对面的小区内当时还有一组平房,而从房子上的电表和天线判断,当时平房里还有人居住。

平房上还有“拆”的字样。

拍完这排平房,我来到静美小学后身的小胡同里。

此时我能看到原沈阳纱布厂的老房子。

拍完这些,我来到距离那里不远的育才巷,路旁是周恩来少年读书地旧址。

当时我还详细拍摄了少年周恩来雕像。

其后身则是带有“年代感”的老房子。

离开了那里,我又来到大东门附近。

过了大东门,我来到附近的248路公交车始发站,并在那里登上一辆当时248路的柴油公交车。

乘车途中,我拍摄了沿途经过的法国汇理银行奉天支行旧址和奉天邮务管理局旧址。

大约55分钟后,我来到248路位于昆山西路附近的终点站。

下车后,我来到原昆山西路5号巷附近,发现原来的巷子已经“不复存在”了,而路旁当时还残存着当年的老房子。

在此依旧呈上笔者在百度全景地图找到的其附近当年的图片。

四次言归正传。来到汾河街与昆山西路的丁字路口附近,那里有一栋五层老楼。

之后我沿着汾河街,来到峨眉山路。

路旁还残存着部分老房子。

而原来的昆山西路5号巷已经被彻底封死,无法进入。

而路旁的老围墙当时也不知道能留存多久。

在此仍呈上本人在百度全景地图找到的昆山西路5号巷当年的图片,以纪念曾经的“旧时光”。

最后言归正传。既然昆山西路5号巷已经消失,我只得结束拍摄,来到附近的282路公交车始发站,乘车返回本人当时位于沈阳市内的住处,当天的拍摄到这里也就全部结束了。

最后以笔者以前拍摄过的282路公交车老图片作为本文的结尾,在此同样也呈上一段笔者搜集到的沈阳机车车辆厂曾经的一区棚户区影像,具体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原沈阳机车车辆厂棚户区影像

到这里,本文的内容就全部呈现完毕了。回想起那次拍摄,我的内心依旧“无法平静”,毕竟那里也曾代表了“老沈阳”的一段历史,而且那更是一段“永远也回不去”的历史。在此,就以本文来纪念逐渐“消逝”的“老沈阳”。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和阅读,谢谢!!!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