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课题第一阶段总结
曹振伟 2021-07-06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

第一阶段总结

志丹县高级中学  曹振伟

在2020年4月,我们课题组开始了市级微型课题“高中数学数列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成员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研究,已初见成效,现将第一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 课题基本情况

1.研究内容。研究,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有两个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们对

数列是高考中的一个重点考察内容,但数学的内容多,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重重。课题组针对高中学生数列难学,公式性质多,学生对公式理解不透彻,推理能力弱,转化不到位等问题,课题组成员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构建了“三线五环节”的自主学习线:“三线”指的是教师线、问题线、学生线。教师和学生线都是围绕问题线展开,三线互相关联;“五环节”指的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巩固提高——反思总结。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2.研究方法

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调查分析法、资源归纳法、经验总结法。

 

二、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1)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阅读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在数列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学习了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中得到充实。

(2)组织课题组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研究并制定了数列教学计划,组织集体备课,上课例研究课,形成教学课例。课题组成员还探讨了新课改标准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

两个月以来,课题组共召开2次会议,即于2020年4月召开两次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组,明确课题研究内容,落实研究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3、在学校开展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

2020年4月上旬,课题组设计出“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及“数学合作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于4月中旬,在志丹县中学对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三、初步取得的成绩:

1.反思教学模式

构建了“三线五环节”的自主学习线:“三线”指的是教师线、问题线、学生线。教师和学生线都是围绕问题线展开,三线互相关联;“五环节”指的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巩固提高——反思总结。

2.课堂教学研究过程诊断

(1)从教材内容来看,数列课程单元课时不紧、内容偏少。但需要补充的较多,最后课时非常紧,容量非常多。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这两个模块学习难度较大,尤其是错位相减法和裂相求和法,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

(3)普遍性错误中多数为策略性错误;

(4)一贯性错误中多数为心理性错误;

(5)学业成级低的学生频发知识性错误。

四、课题研究的再认识

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课题组初步确立了课题研究过程,即:依据理论——过程实践——理论验证。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备课组中说课、评课的效率明显提高了,现在能有效说议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在集体备课中,备课组成员能够注重讨论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分散重难点、如何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评估学情,与组内实现资源共享,集众人智慧于一堂,互相学习的意识增强了。

五、存在问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够,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

2、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大家注重课堂教学,无论是备课准备教学方面还是课堂教学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下了很大功夫,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学生的导学案上面的学习反思没有及时整理,对学习资源没有及时整理。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针对课题研究的现状,我们提出了今后课题研究的大致设想: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2、加强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3、强化实践研究。

4、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5、整理和归纳阶段性课题资料,建立课题分项档案。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