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研究心得
志丹县高级中学 曹振伟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是从教与学中遇到的教学问题入手,去研究解决的办法,它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延续,不需要周密的实践方案,广泛的理论依据,也不需要精辟的论证策略,具有“短、平、快、活”的特点,因此受到我们教师的欢迎。
一、确定微型课题研究内容的反思
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 也可根据在教学反思、相互听课等活动中,发现自身和学生出现的教和学的问题,确立课题,进行分析研究。
教学中发现,数列不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高中学生数列难学,公式性质多,学生对公式理解不透彻,推理能力弱,转化不到位等问题,课题组成员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构建“三线五环节”的自主学习线:“三线”指的是教师线、问题线、学生线。教师和学生线都是围绕问题线展开,三线互相关联;“五环节”指的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巩固提高—反思总结。遵循课题研究原则,课改理念反思教学、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了《高中数学数列教学策略研究》这个微型课题,并展开研究。
二、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反思
1.明确微型课题研究的形式。参与的人员不能太多,小组形式开展,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把研究落到实处。
2.微型课题研究的目标要准确。微型课题的研究是从学校出发,从课堂出发,从个人出发所提出的紧贴生活的实际问题。微型课题的研究可以从微观处着眼,立足于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为目标,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要适度。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来自于教师教育教学实际,要求教师在教育层面上突出师生关系民主化,知识学习个性化,教学指向生活化。因此,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一定要小,小课题的研究是做实实在在的教育小品,但同样能收到大的效果。课题虽小,但是问题一定要突出,由点而面,把大的理念归纳到小的活动上来,就容易操作和探索研究。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几点体会
1.课题研究并不是很难
学校里的教育科研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复杂、高深,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实现对教学经验与总结的一种提升,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分享。
2.课题研究不能游离于课堂
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不同于专业理论工作者的研究,以行动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为基本方式。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些方式的立足点,我们就明白了教师做课题研究其实不是游离于教学以外的负担。一线教师以行动研究为主,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师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在教学行动中探索思考解决的办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获得改进问题的新方法。
3.教育科研并不神秘
当一个教师面对一种教育现象和事实,能够沿着提出解决什么问题、期望想获得什么结果、设计解决的步骤方法、假设采取了设想的步骤和方法可能会带来哪些结果、自己要向别人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和成果的思路与方式,解决问题的实践行动,就是实实在在的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