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除了被用来做为殊胜的供品之外,由于香的芬芳远闻,经典中也常以其来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如《戒德香经》中,佛陀告诉阿难,只有持戒之香不受顺、逆风的影响,能普薰十方。而《六祖坛经》中,也以香来比喻戒定慧解脱知见五分法身,称为“五分法身香”。此外,香也被用来比喻念佛的功德,如《首楞严三昧经》中,以“香光庄严”来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来功德庄严,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气一般。
三、供香的方式
供香表达了一份虔敬的心态,一份真心的祈盼,一份与佛菩萨交流的信心、愿力、悲心和菩提心。上香一般用单数,用一支或三支。一支表示一心向佛,三支或表示礼敬佛法僧三宝;或表示礼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也表示戒定慧;或表示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普渡一切众生。
四、以香修持
佛家还把香引为修持的法门。其中最著名的是《楞严经》中的香严童子,以闻沈水香,观香气出入无常而悟道。
佛教认为香对人身心有直接的影响,能助人达到沉静、空净、灵动的境界,达于正定,证得自性如来。所以,佛家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缘。佛家自古就提倡在打坐、诵经等修持功课中使用熏香,在寺院内外也是处处熏香,以营造良好的修行环境。佛教中对香的品类也是精心选择,分为供佛、禅坐、祛疫等不同用途的香品。
同时,不仅使用上等的单品香料,还按照特定的配方调和制作合香,不同的修持法门、不同的修持阶段,都会使用不同配方的合香。所以,许多修持成就的法师同时也是炮制合香的高手。